古代沒有身份證 古人如何證明自己的身份?(圖)


古代沒有身份證古人如何證明自己的身份?
證明官員身份的憑據有兩種 ,一種是敕牒,一種是告身。(繪圖:志清/看中國)

在古代,普通人不需要用特別的憑證或物件證明自己的身份,一封書信或者一件尋常信物就可以證實一個人的身份。官員與普通人自然不同,他們是拿朝廷俸祿的,一旦走馬上任就會被賦予相應的權力,所以他們身份是否屬實關係重大,當然需要有正式的憑據證明他們的特殊身份。為了防止有人假冒朝廷命官,古代的官員需要證明自己的身份,那麼,他們是採用那種方式的呢?

敕牒

證明官員身份的憑據有兩種,一種是敕牒,一種是告身,所謂的敕牒,就是油國家頒佈的委任書,上面赫然蓋有吏部的印章,是很難偽造的。剛到任的官員通常一敕牒為憑證,證明自己是朝廷委任之人。

告身

經核查屬實後,敕牒將放在報道的衙門備案。至於告身,則是有政府的專門機構製作的一種用以證明上任官員的憑證。這是朝廷額外的發明,用來做為另一道辨認官員身分的保險。告身制度自南北朝時期形成,上面記載著官員的姓名、籍貫、年齡、特殊外貌體徵,極其詳盡,不容易冒充,安全係數很高。到了宋朝,經濟條件好了,吏部統一製作。所以,宋朝時期,吏部屬衙官告院是專門負責製作告身的。

其實,告身使用的綾巾是十分講究的,所以看起來十分莊重、高雅。除了材質受到注重以外,告身還必須有朝廷的地點供應。此外,告身上寫有到任官員的年齡、籍貫和相貌特徵。所以就算告身被別有用心的人盜走,也很難冒充赴任的官員。中國早在南北朝時期就開始使用告身這種身份憑證。赴任官員用告身表面身份後,可以自行將其留下,以備用於其他場合。

因此,提到告身,我們就可以知道,它與敕牒不同,可以不用上繳,官員自己可以長久保存,相當於現今人們使用的身份證。

除了敕牒和告身這兩種通用身份證明物品,古代官員還可以用「魚符」和「牙牌」來證明自己的身份。因為朝廷真的是發明了不少能證明身分的物品,而且它們還都是以常見的動物標識來製成的物件,例如「魚符」、「虎符」、「龜符」、「龍符」、「兔符」等。像唐朝官員就佩戴魚符,而且根據官位品級不同,魚符就會以不同材料製作,三品以上材料為金,三品以下便是銀或銅。只是,要注意:魚符並不分文武,官員皆可佩戴。

宋朝官員佩戴牙牌或腰牌,它是由象牙、金屬製作而成的。無論魚符還是牙牌,上面都刻有官員的私人信息,如姓名和任職衙門等關鍵訊息。

可是,也有人質疑說,如果這些證明官員的身分物件被盜,或是被複製、被冒充的話,朝廷又該怎麼辦吶?

其實,在古代這也真是沒有什麼好辦法,朝廷只能三令五申防止偽造,或是禁止出借給他人,以免後續會造成嚴重後果。當然,若真是要犯法的話,當然就是依律論罪了。



責任編輯:雲淡風輕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