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潰壩前湖北各地逃生路線圖(三)(圖)

紅色預警之二:荊州市逃生路線圖

作者:宋征時 發表:2020-07-10 09: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三峽潰壩前湖北各地逃生路線圖三
荊州(圖片來源:Popolon/Wikipedia/CC BY-SA 3.0)

相關文章:
三峽潰壩前湖北各地逃生路線圖(一)
三峽潰壩前湖北各地逃生路線圖(二)

荊州市下轄沙市區、荊州區、公安縣、監利縣、江陵縣、石首市、洪湖市、松滋市,共計8個「預警亞區」。其中,沙市區、監利縣、江陵縣、洪湖市4個「預警亞區」位於橫穿荊州市轄區的長江干流以北;公安縣、松滋市2個「預警亞區」位於長江干流以南;荊州區、石首市2個「預警亞區」各自地跨長江干流的南、北兩岸。

作為「紅色預警區」的荊州市,其轄區內各地皆受到三峽潰壩的直接威脅,全部屬於「紅色預警亞區」。其中荊州市區(沙市區和荊州區)受到三峽潰壩的威脅最大,其程度或僅次於宜昌市區。三峽大壩崩裂後約2個小時,荊州市區就可能全部被淹,且水位會持續上漲,最終甚至可覆蓋荊州市轄區全境面積的95%以上(僅松滋縣最西端可倖免)。

荊州市轄區是湖北省平均海拔最低的幾個「紅色預警區」之一,全境內95%以上地形為湖區平原。現今荊州市轄區內大片地域,曾經為古代大湖「雲夢澤」水面所覆蓋浸潤。雲夢澤淤淺消泯之後,在地勢低窪的湖區留下了洪湖等大中型湖泊以及一組組小型湖泊群,還有大面積的沼澤、濕地。荊州自古多水患洪澇,此乃原因之一。

「萬里長江,險在荊江」。被稱為「荊江」的那一長江干流河段,幾乎全部位於荊州市轄區境內。荊江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迴腸」之稱。長江上游帶來的泥沙在此大量沉積,致使荊州防洪抗澇難度更為增加。為此,人們首先在江陵、監利兩縣沿長江北岸,修起了長達180公里以上的荊江大堤。但長江堤防中這最為險要的一段,其實並不足以確保包括武漢在內的江漢平原免於洪澇災害。因此,人們後來又在位於此段長江南岸的公安縣境內,設置了荊江分洪區,以減輕北岸的荊江大堤所承受的上游來水衝擊和壓力。但三峽庫水一旦由於壩潰而以浩大水勢傾瀉荊州,長江干流南側區區一個荊江分洪區(哪怕整整十個荊江分洪區)根本無法容納如此巨大的水量!而長江干流北岸的荊江大堤也完全無法抵擋雷霆萬鈞的特大洪峰之驚濤裂岸、駭浪破堤!

綜上所述,荊州市轄區的人們完全有必要準備提前逃生以自救。

荊州市長江干流以北各「紅色預警亞區」逃生路線圖

沙市區居民逃生方向:向北撤退至(作為大巴山支脈的)荊山山脈東南部餘脈
第一步:首先離開沿(長)江地帶,向北撤退至當陽市(宜昌市轄區)境內;
第二步:繼續向北進入位於遠安縣(宜昌市轄區)境內的荊山東南部餘脈,抵達茅坪場、龍潭河、范家坡或鄰近各處。

荊州區(北岸部分)居民逃生方向:向西北撤退至(作為大巴山主餘脈的)神農架山區東部邊緣
第一步:首先離開沿(長)江地帶,向西北撤退至枝江市(宜昌市轄區)境內;
第二步:繼續向西北撤退至半月、王店等處;
第三步:持續向西北撤退至雙蓮、雞球灣等處,隨後向北進入神農架山區東部。

江陵縣居民逃生方向:向北撤退至荊山山脈東南部餘脈
第一步:首先離開沿(長)江地帶,向北撤退至沙市區境內;
第二步:繼續向北撤退至沙洋縣(荊門市轄區)境內;
第三步:持續向北撤退至雷集、瀋集、牌樓等處;
第四步:持續向北抵達子陵鋪或鄰近各處,隨後向西北進入荊山山脈東南部。

石首市(北岸部分)居民逃生方向:向北撤退至荊山山脈東南部餘脈
第一步:首先離開沿(長)江地帶,向北撤退至江陵縣境內;
第二步:繼續向北撤退至沙市區境內;
第三步:持續向北撤退至沙洋縣(荊門市轄區)境內;
第四步:持續向北撤退至雷集、瀋集、牌樓等處;
第五步:持續向北抵達子陵鋪或鄰近各處,隨後向西北進入荊山山脈東南部。

監利縣居民逃生方向:向北撤退至荊山山脈東南部餘脈
第一步:首先離開沿(長)江地帶,向北撤退至潛江市轄區內;
第二步:繼而向西北撤退至沙洋縣(荊門市轄區)境內;
第三步:繼而向北撤退至雷集、瀋集、牌樓等處;
第四步:繼續向北抵達子陵鋪或鄰近各處,隨後向西北進入荊山山脈東南部。

洪湖市居民逃生方向:向北撤退至大洪山南麓
第一步:首先離開沿(長)江地帶,向北撤退至潛江市轄區、仙桃市轄區境內;
第二步:及時分頭北越漢江(漢水),撤退至漢江北岸的天門市轄區境內;
第三步:繼續分頭向北撤退至京山市(荊門市轄區)境內;
第四步;持續分頭向北撤退至大洪山區南部邊緣。

荊州市長江干流以南各「紅色預警亞區」逃生路線圖

松滋市居民逃生方向:向西撤退至清江以南的山區
第一步:首先向西撤退至地勢略高的劉家場、桃樹、王家畈等地;
第二步:繼續向西進入清江以南的山區,抵達仁和坪、界碑或鄰近各處。

荊州區(南岸部分)居民逃生方向:向西撤退至清江以南的山區
第一步:首先離開荊江分洪區以及沿長江地帶,向西南撤退至松滋市境內;
第二步:繼而向西撤退至地勢略高的劉家場、桃樹、王家畈等地;
第三步:繼續向西進入清江以南的山區,抵達仁和坪、界碑或鄰近各處。

公安縣居民逃生方向:向西撤退至清江以南的山區
第一步:首先離開荊江分洪區以及沿長江地帶,向西撤退至松滋市境內;
第二步:繼續向西撤退至地勢略高的劉家場、桃樹、王家畈等地;
第三步:持續向西進入清江以南的山區,抵達仁和坪、界碑或鄰近各處。

石首市(南岸部分)居民逃生方向:向西撤退至(湖南省境內)武陵山脈東北麓
第一步:首先離開荊江分洪區以及沿長江地帶,向西撤退至湖南省境內的津市、澧縣等地;
第二步:繼續向西撤退至地勢略高的碼頭鋪或鄰近各處;
第三步:持續向西撤退至位於湘西北的武陵山脈東北麓。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網站來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