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軼:不要動不動就核酸檢測 清零不可能(圖)

作者:戈御詩 發表:2021-11-09 23:5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今年夏天的疫情中,大陸居民排隊接受 Covid-19 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
今年夏天的疫情中,大陸居民排隊接受COVID-19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1年11月9日訊】(看中國記者戈御詩綜合報導)迄今為止的疫情種,北京當局一直採用武漢防疫中的病毒清零」策略,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以嚴格的封閉式措施和全員核酸檢測,阻止COVID-19的擴散。然而「清零」策略並不奏效,今年下半年中國各地疫情在不斷爆發,十一黃金週後的新一輪疫情在全國鋪開愈演愈烈。香港大學新發病毒性疾病學教授管軼大聲疾呼,不要動不動就做全員核酸檢測了,抗體檢測更靠譜。其主張針對當局的「清零」策略。然而中共敢測抗體嗎?

現年59歲的管軼教授是江西人,1993年到香港大學醫學院攻讀微生物學博士, 2000年1月開始在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系工作。現在他是香港大學新法病毒性疾病學教授,港大和汕頭大學聯合病毒學研究所的所長,同時也是中國衛健委高級別醫療小組的成員。

管軼教授在今年4月份《鳳凰網》的採訪中指出,無論SARS還是COVID-19病毒,都在原始宿主,也就是各種蝙蝠體內長期存在,存在上千年都有可能。但是蝙蝠體內的病毒很難直接感染人類,即使感染人類也就是1-2個病人。蝙蝠體內的冠狀病毒,只有在某種中間宿主的體內進行變異之後,增加了對人體的攻擊性之後,才能感染人類。但是,等他在去年1月21日到武漢考察時,剛出來的COVID-19病毒已經成長到很容易感染人類的地步了,所以他在第一時間發出警告,COVID-19的爆發規模將會是SARS的十倍起跳,並建議馬上封城。當時這聽起來確實危言聳聽,但一年過後,全球感染新冠的人數已經超過了1.3億。

今年10月19日,管軼教授在汕頭接受了鳳凰衛視中文臺吳小莉的專訪,該訪談在11月7日發布,但是整個訪談的文字稿都被刪掉了。

管軼教授在10月份的採訪中再次指出,COVID-19病毒已經完全適應了人類,就像甲型流感病毒長期在人類中流行一樣。要實現病毒「清零」的目標,估計沒有機會了。

管軼教授還提出,打疫苗之後,一定要檢測體內有沒有COVID-19的抗體產生。他表示,現在應該「呼籲不要動不動就做全員核酸檢測,檢測抗體比較重要,讓每個人都瞭解一下自己的免疫情況」。這個說法,似乎和中國現行的政策相違背。

中國仍然堅持清零政策,在國務院聯防機制召開的11月6日的記者會上,國家衛健委發言人仍然表示,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不動搖,要做到科學精準防控,發現一起殲滅一起,堅決遏制疫情傳播。此前,衛健委在10月26日也發出通知,要求各省市加強核酸檢測能力,提出酸檢測機構要向社會提供24小時核酸檢測服務,力爭6小時之內出結果。

這次管軼訪談的內容發布後,網民感嘆說,驗完抗體,傻子都不打疫苗了。多聽聽專業聲音沒有壞處,盲目打疫苗不科學。

網路評論人士王劍表示,管軼點出了問題的關鍵,在整個的疫情防控當中,抗體最重要,比核酸重要。因為打疫苗的目的就是讓身體裡產生抗體,有了抗體,人類就能抵抗病毒。中共當局在疫區做核酸檢測,屬於把感染病毒的人找出來進行隔離。有了抗體之後,就不用把人關在家裡,能免除封閉造成的不良影響,也可以免除核酸檢測的社會和經濟成本。但是現在,中國政府所有的疫情防控措施都繞開了疫苗問題,不鼓勵測抗體。

中共當局按照人口普查的數據下達疫苗接種任務,據稱已經打了20多億針,按理來說已經形成了群體免疫。可就是這樣,當局還要把攜帶病毒的人找出來。看中國評論員梅音指出,中共「清零」策略可能的解釋是,要麼注射了疫苗後體內沒有抗體產生,檢測起來可能會暴露疫苗的無效性,騙局被揭穿中共臉上挂不住;要麼是檢測出抗體之後,就不能再施行嚴密的封鎖,控制權旁落,中共會感到恐懼。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