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港400萬染疫築免疫屏障 不應再集中清零(圖)

發表:2022-04-26 08:4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香港經歷第五波疫情後確診數字回落至三位數,疫情趨緩。(圖片來源:龐大衛/看中國)
香港經歷第五波疫情後確診數字回落至三位數,疫情趨緩。(圖片來源:龐大衛/看中國)

【看中國2022年4月26日訊】(看中國記者何佳慧綜合報導)香港第五波COVID-19疫情趨緩,4月25日通報新增確診人數為431宗。儘管中共官媒借香港疫情向好來唱好「動態清零」方針,但專家表示,香港感染COVID-19人數估計已超過400萬人,已築起免疫屏障,令疫情反彈機會變小,認為香港不應再集中清零,同時可加快放寬社交距離措施。

中央社報導,香港最近10天來,單日確診人數都少於1,000人。25日通報的死亡人數為18宗。香港第5波疫情爆發至今,累計9,054人死亡,多達118.9萬人染疫。

香港疫情好轉,在4月21日迎來第一階段重開,包括文教體育娛樂等場所可以重開,餐廳晚上恢復堂食。中共官媒藉機宣傳是「動態清零」的成果。《人民日報》21日發表評論文章稱,香港疫情防控態勢向好,絕非「自然而然」發生,更不是所謂「與病毒共存」的「躺平」帶來,而是靠中央支持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強調清零必須堅持下去。這個論調引來港人一片質疑,認為清零的次生災害更甚於疫情。專家又如何看香港疫情趨緩的原因?

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3月份表示香港相信已經達到「群體免疫」。他與4月24日再表示,估計香港感染COVID-19人數已超400萬人,已經築起自然免疫屏障,抗體水平可維持半年至一年。因此,即使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疫情反彈的機會也很小。

孔繁毅表示,若確診人數每天持續減少50人,有望在2至3週後下降至每日100例,屆時,港府可考慮放寬第二階段社交距離措施。但他認為港人需接種第三劑疫苗,以提高整體抗體水平。

不應再集中清零 重點減重症死亡

中共官方堅持中港必須奉行「清零」。但孔繁毅認為,現在香港防疫政策不應再集中「清零」,而是應將重點放在穩控,即減少重症及死亡病例,避免醫療系統蒙受巨大壓力。至於全民核酸檢測,他認為推行的成本效益極低,因為Omicron變種病毒株傳播力高,就算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做全民檢測,最終只能夠做到幾天的清零。

北京當局將「清零」與中港恢復通關掛鉤,但儘管港府已積極奉行嚴格的防疫措施,並限制海外人士和航班來港,但跟大陸通關依舊遙遙無期。香港社會要求先與海外恢復往來的聲音強烈。港府4月1日已取消針對英美加等9國的「禁飛令」,又決定於5月1日起恢復讓海外人士搭機來港。但是,由於入境香港仍要在酒店檢疫7天,而海外很多國家都已經取消入境限制,因此旅遊業界認為願意來港旅遊的人不會多。

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劉達邦則認為,全球多國已陸續撤銷對外防疫限制,香港的防疫措施依然過嚴。他說,既然香港與大陸通關遙遙無期,不如乾脆取消對外檢疫措施,先讓香港與國際通關,不必理會大陸。隨著疫情漸去,劉達邦的建議似乎反映了許多港人的心聲。

責任編輯:李家宏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