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故事 揭開他們大難不死的秘密(圖)

發表:2022-12-31 14: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災難 幸運 倖存
大難不死有前因(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每次發生大的災難時,總會有幸運的人能夠倖存下來。所謂有因必有果,大難不死的前因究竟是什麼?從下面兩則故事中就能找出答案。

大地震中的倖存

康熙七年(1668年)六月十七日,山東發生大地震,史稱「郯城大地震」。據蒲松齡的記載:當時有個塾師正好到山東省的稷下縣,與李姓表兄對飲歡聚,因而有幸親身經歷並詳加記錄:

當時只是聽到如雷的響聲起自東南而來,向西北而去,人們心中駭異,不解其故。大夥兒尚未思索完畢,立刻察覺桌櫃、幾案搖擺遊走、顛簸跳動,酒杯傾覆;屋樑椽柱,錯位傾斜、折斷有聲,彼此相顧失色。

良久,方才醒悟是遭遇強烈地震!各個才急吼吼的衝出室外,只見樓閣房舍,坍塌之後又被拱起,牆傾房倒之聲,夾雜著孩子們號叫的聲音以及大人們驚嚇惶駭之聲,喧嘩如鼎沸;人人暈眩無法站立,全部跌坐地上,可又不由自主的隨著地面的搖晃而輾轉反側;河水被震得傾潑起丈餘高的浪頭,滿城中雞鳴犬吠、六畜亂竄……

過了一個多小時,才稍許穩定下來。後來聽說這次地震時,城裡某處飲水井傾覆無法再打水;某戶人家的樓臺南北正好調換了一個方向;棲霞山裂;沂水地方塌陷了個大坑,廣達數畝。當時的慘狀與奇變非筆所能盡述。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山西臨汾發生八級大地震,史稱「平陽地震」。根據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的記載:當時人民死者,十有七八,整座城市全部震垮,盡成廢墟,僅剩下一間屋子,原來是某孝子的家。

瘟疫中無恙的庾袞

《晉書孝友傳庾袞》記載,晉朝的庾袞,是明穆皇后的伯父。他年少時即好學,又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一言一行皆尊法度,非禮非道則不言不行。

西晉武帝咸寧(275∼280)年間,河南一帶瘟疫流行,死者縱橫疊加,慘狀令人觸目驚心,庾袞的兩個哥哥相繼而亡,二哥庾毗也染上疫病。疫氣正凶的時候,人人自危,父母給病危的二哥備好了棺材,然後不得不帶著幾個未染病的兒子離家外逃避禍,但庾袞不肯離開,堅決要留下來服侍二哥。見二哥的病情沒有好轉,庾袞有時望著棺材就暗自哭泣,但仍然晝夜不歇地照顧二哥。

一百多天後,瘟疫漸漸減退,家人就都返回了村子,但見庾袞竟安然無恙,而且,庾袞的二哥也奇蹟般地病癒了。鄉鄰們稱讚庾袞的德行,說:「異哉此子!守人所不能守,行人所不能行。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這就是瘟疫不染孝悌之人的奇蹟。

庾袞的叔叔伯伯們都很富貴,但庾袞的父親很貧窮,庾袞就親自種地奉養父母。

父親死後,庾袞賣籬奉養母親,母親見他太辛苦,就說:「我不需要吃得太好。」庾袞說:「母親若不吃好,我心裏不安啊!」

庾袞的前妻苟氏、繼妻樂氏都是世家望族之女,卻都能舍棄富貴家資,隨庾袞辛勤勞作,夫妻相敬如賓,共安貧苦。母親終老時,庾袞為母服喪,就住在墳墓旁邊。

庾袞恭敬地奉養寡嫂們,對她們非常尊敬。對哥哥死後遺下的孤兒,庾袞盡心撫育,教給他們做人的正理,凡事不讓他們感到孤苦,多加厚待。外甥郭秀是遺孤,吃穿用度比庾袞自己親生的孩子都好。

庾袞把家裡的老宅讓給了大哥的兒子庾賡、庾翕。庾翕死的時候,庾袞撫柩大哭,哀憐他少時喪父的孤苦及成年未娶的不幸。聽到庾袞的哭聲的人無不落淚,那悲傷之情,連過路的行人都為之感動。

失去父親的侄女庾芳嫁人時,庾袞為她置備了齊全的妝奩,又割荊笤紮了一個掃帚,之後他召集諸位子侄上堂,讓他們按男女列成兩隊,庾袞當眾對侄女說:「庾芳啊,你從小就失去父親,我憐惜你,從來不要求你幹活,你在家安閑舒適慣了,我也捨不得責罵你。但現在你要出嫁,就不比在家了。侍奉公婆丈夫及灑掃庭除等,是女人應盡的本分,所以我特意送你這把掃帚。不是什麼稀罕貴重之物,只是希望你到夫家溫順恭敬,勤勉持家。」

雖然庾袞的伯父叔父們都顯貴,但庾袞依然像他的父親一樣,生活清貧。庾袞親自種莊稼養活一家人。逢荒年,沒有糧食時,庾袞和鄉人一起進山採拾橡子,他把道路分成艱險的、平坦的,然後把平坦的、好走的地方讓給別人,他自己則選擇不好走的山路,還要求大家分長幼次序行走,以求不違禮法。

通過以上兩則故事,可以看到在各種災難中倖存的都是有前因的:都是生活中的善良人,能夠按照傳統價值觀為人處事的人,也就是在生活中種善因在先,所以才有大難不死的神跡。

責任編輯:明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