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們的對華傾向與朝核危機

作者:草蝦 發表:2006-10-23 23:0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安倍晉三算是日本山口縣出產的第八位首相,該縣出產了明治維新的導師吉田松陰,以及七位鷹派首相--伊籐博文、山縣有朋、桂太郎、寺內正毅、田中義一、岸信介、佐籐榮作。看來,安倍晉三也要奉行強硬路線。本文探討日本戰後主要的首相們的對華傾向,以及近期的變數。

1945年,吉田茂首相確立國策為對美國順服,與蘇俄緩和,這樣確保了日本經濟的恢復發展。不過也造成了日本人在愛國主義方面的兩難境地。社會黨出於民族主義與和平主義,反對順服佔領者美國,反對參拜靖國神社。其實靖國神社是日本人的"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基地,相當於中國人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所以吉田茂、安信介、池田勇人、佐籐榮作等等首相,都堅決參拜。他們尊重曾經是他們對手的在臺灣的國民政府,堅決不承認蘇俄扶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這是1945-1972年間的主流。

1972年,鑒於中共與蘇共翻臉,美國承認中共,田中角榮首相開創了與中共親善的政策。有趣的是,主張與中共親善的政治領袖,私德都有些齷齪。比如親善中共的尼克松和克林頓,是美國僅有的兩位醜聞總統。田中角榮也是日本歷史上僅有的罪犯首相,1976年因為洛克希德案件被捕。田中角榮本人受審190多次,最後不了了之;他所操縱的田中軍團,推出四位首相--大平正芳、鈴木善幸、中曾根康弘和竹下登,繼續奉行親善中共的政策。1985年2月田中角榮因腦血栓而躺倒之後,他的女兒真紀子又和他的情婦佐籐昭子絞殺數年。可見田中角榮及其龐大的黑金勢力,困擾了日本政壇十多年。直到竹下登首相因為"利庫路特案"下臺,繼之組閣的外相宇野宗佑,又被披露性虐待的醜聞,此時正是中國劇變的1989年6月3日。

1993年,昏庸的宮澤喜一首相拒絕政治改革,導致日本政壇的裂變,大小政黨分分合合,外交政策混亂不堪。直到2001年,小泉純一郎首相上臺強硬了5年,圓滿地傳位給安倍晉三。總結1945-2006這60多年間的日本政壇,不難發現: [1]由於古怪的派閥制度和黑金制度,消耗了政治家們的能量,導致日本首相們不能像美國總統一樣有所作為。或者由於上臺時老邁昏庸,或者由於出身的派系弱小,大多數的任期都少於三年,短命的只有幾個月。[2]只有五位首相任期超過三年,除了小心平衡的中曾根康弘,另四位吉田茂、岸信介、池田勇人、佐籐榮作、小泉純一郎都是主張對中共強硬,堅決參拜靖國神社,代表了日本人的"愛國主義"主流。[3]違背這個主流的的田中軍團的首相們,政治道德頗不光彩,他們使得日本政壇腐爛透頂混亂不堪,以至主張對東亞認錯的村山富市也能成為首相,奇哉怪也!

據此可以推想,安倍晉三出生於日本強硬路線的山口縣老巢,得到大派系的支持,而且年紀剛過五十,若無意外將會大有作為,不僅穩定任滿,還能影響後面兩三任的首相。1972年以來日本政壇的萎靡不振已經改變了,那麼,他們的外交政策將會何等強硬? 短短几年之內,韓國和中國的抗日遊戲,只會讓日本人笑話。因為南韓政府、北韓政府、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這四個政府經過六十多年都不能取得代表本國的統一資格,怎麼能獲得日本人的完全尊重?假設真為六十年前的戰爭行為認罪,向南韓一次、北韓一次、兩韓統一再來一次,豈不要道歉三次?對中國也要三次?所以受害最深的韓國和中國都不能讓日本真誠認罪,何況其他國家?慰安婦教科書島嶼權之類的問題,不會被日本人當回事,參拜靖國神社在日本既是愛國主義也是信仰自由。所以韓國中國不可以對日本有任何奢望,前途在於自身的統一和強大。

那麼,北朝鮮剛剛成功的核能爆炸,就能讓日本害怕和屈服麼?未必。計算直線距離,平壤到東京1250公里,到上海950公里,到北京800公里。而且北韓的發射火箭不過關,容易升空之後就墜落,要麼落在北韓,要麼落在南韓,落到中國的扇區也很大,落到日本的扇區則很小。所以,對於北朝鮮的核能鬼胎,最著急的應該是南韓和中共。其實妙策很多,比如中共停止給北韓輸血,然後把中朝邊境的十公里地帶租給南韓興辦經濟特區。那麼就讓南韓政府及其警察承擔責任,收容北韓難民並運送到仁川去。不出幾個月,北韓的邊防部隊就要率先逃亡。但是,中共和南韓準備好了麼?日本和美國準備好了麼?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議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