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手記選(上)

作者:璇子 發表:2007-08-19 22:2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先跳舞後走路

——等等像像的故事之一

錄像裡,我扶著沙發,因為不扶我還不會站住,音樂一響,我就跳起舞了,小屁股一扭一扭的,和著樂拍,跳得很認真。媽媽和爸爸在一旁又是拍手又是唱。媽媽說我小時候,有時會哭,可是一聽到音樂,就會靜下來,如果是熟悉的,還會跳起舞。

——摘自女兒等等《我會跳舞了》

一直到現在,大女兒等等都10歲了,英國的朋友打電話來還會問起:

「小等等現在還喜歡跳舞嗎?」

等等愛跳舞,給朋友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長大了的等等現在不常跳舞了,而是對讀書和看海更感興趣。進入小學之後,等等對跳舞並沒有特別的愛好,雖然她和妹妹像像一樣,都依然偏愛古典音樂。

等等出生之前就聽了不少古典音樂,最常聽的是七盒一套的中外古典名曲集錦,一個星期內每天一盒,週而復始,不知聽了多少遍。貝多芬,肖邦,舒曼,莫扎特,這些大師的名字,她多年後才慢慢地熟悉,但從一出生甚至胎兒的時候,她早已受到大師們的音樂恩惠了。

出生之後,除了那些她已習慣了的古典樂曲,我們還為她「自編」了幾段小曲,節奏簡潔明快,在抱著她散步時,和她玩玩具時,給她鍛練時,都會唱給她聽,唱得多了,不僅等等熟悉了,連那些來我們家的朋友們也都會唱了。

在等等約九個月大的時候,自己能扶著沙發站住了,這樣的時候,如果音樂聲一起,她就會隨著樂曲的節奏,一搖一擺起來,開始我們也沒有特別注意,次數多了,那些常到家裡來的叔叔阿姨們也發現了。

「等等會跳舞了!還真像回事兒哪,你們怎麼教的?」

「等等很有樂感吔,她才這麼小,還不會走路就會跳舞!」

等等在大家鼓舞聲中,越發高興了,就像一個上了發條會跳舞的娃娃,樣子又稚氣又投入。從此以後,小等等的跳舞,常常是朋友來聚會時的保留節目。

在這個世界上,音樂是一種不需要翻譯的共同語言,它的共同性同樣也適合於語言能力尚不發達的幼兒。有人說音樂是心靈的語言,嬰兒的體能處在發展的初步,但我們不妨大膽地假定,她有著和我們成人一樣豐富的心靈。

在小姐妹的早期教育中,音樂曾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像像會爬之後,有一段時間特別迷上了《FANTASIA》(《幻想曲》。那是一盒迪斯尼的錄像帶,裡面把古典音樂的美妙旋律和優美的經典畫面融合成一體),孩子們看了一遍又一遍,痴迷的樣子渾然有些忘我。反覆做一件事是孩子們從小就有的習慣,音樂幫助她們培養了這個好習慣,反覆地強調能刺激腦部智能的發育,深化對一種事物持久的興趣,對記憶力來說,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訓練。

等等和像像始終保持和音樂親密地接觸,通過那些優美的旋律熟悉了這位有聲卻無形的心靈夥伴,在還不會說話之前,她們就懂得用肢體語言去表達心靈的感動了。

我們慢慢地還發現,音樂不僅能鍛練孩子的聽覺能力,也明顯地刺激了她們的感受能力。明快的節奏能讓孩子輕鬆快樂,低沉的旋律會讓她們感到不安。

也就是說,孩子和成人一樣,音樂同樣可以調節她們尚不能言表的情緒!音樂是心靈的語言,對尚未建立起正式語言系統的嬰幼兒來說,具有先天的優勢。

對於音樂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我們原來並沒有充分的認識,是孩子們給了我們觀察的機會!都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本教科書,那麼,我們在孩子最初的生命裡,拿什麼來教育他們呢?我們自己是完美的教材嗎?

我們當然不是完美的,但是一個初生的嬰兒卻是完美的,她是否能完美地發展很大的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取決於我們對她最初的引導和培育。在最初的教育中,我們就自然地想起了音樂,那些接近完美的古典音樂,最能體現一顆殷殷的父母之心。

擁有一顆父母心並不難,把這顆珍貴的父母心向初生的嬰兒表達就難了。我們不能做到的,音樂卻能夠。在每一個日子裡和嬰兒一同靜靜地聆聽,讓音樂的語言悄悄地進入母與子的心靈。

可是因為心情激動和經驗不足,往往讓年輕的父母們把注意力停留在物質準備的表面階段,待清醒過來想深入時,寶貴時光已經悄然地過去了。

有許多父母懷著惋惜的心情對我們說,現在終於懂得音樂的妙用,可孩子也長大了,還有什麼補救的辦法嗎?補救的辦法雖然不能說絕對沒有,但有些事情一旦過去,就永遠過去了。讓孩子失去了好機會,難免會留下長久的遺憾。

音樂曾帶給等等和像像最初的節奏感,這不能不說與她們後來喜愛讀詩寫詩有關,日復一日,音樂從未間斷地激發她們的想像力和追求完美的童心。她們的成長之路,也可以說是一支以快樂為主旋律的春天協奏曲,而小姐妹自己寫的成長故事《我是一本書》和《我有許多朋友》,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後,受到廣大的小讀者歡迎,這也算是她們在生命的花季裡譜寫的第一支曲子吧。回想起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得益於我們從一開始就認真準備,而音樂值得我們和孩子們永遠感念!

完整的教育

——等等和像像的故事之二

孩子的心靈從一開始就是完整的,不要用破碎的語言傷害她,那要花費她寶貴的童年來恢復。她雖然沒有表達,語言到達心靈的深度卻與我們相同!

——摘自父母手記《平等的心靈》

完整,在教育學上並不是一個常用的顯著概念。因為它不是一個容易把握的概念,很難作為一個教育理念提出來推廣。實際上,如果不能準確地把握它,完整教育也不是一個應該普及的教育方法。

可是,如果你一旦能把握完整教育的內涵,它的意義你就不可能忽略,而會自覺地遵循。完整教育的一個奇特之處在於,你即使非常瞭解它,仍然不容易用普通的語言來表達它。

什麼是完整,什麼是不完整,總是相對的。完整教育可以忽略一些細節,直達生命的深度。生命無論處在什麼階段,自身都是一個完整的小世界。

完整強調的並不是一種方法,而是一種態度和出發點。比如孩子在成長初期,在能力上與大人是不對稱的,在與孩子交流上,應該採用什麼樣的語言,用什麼樣的心理呢?

幾乎是從等等一出生,我們就養成了和她對話的習慣,準確地說應該是單向的對話,那就是我們說,等等聽。這個階段不長,她由完全被動地聽,很快地就能「咿呀咿呀」地回應了。

等等十個月的時候,開始對自己名字表示明確的反應。育兒手記上詳細地記錄著珍貴而有趣的第一次,那是在爸爸的車上……

那一天,爸爸開車送媽媽上班,回來的路上,因為爸爸坐在前面開車,等等坐在後面的嬰兒安全座椅上,看不見等等的表情,爸爸不放心,就一邊開車,一邊叫著等等的英文名字:

「安——娜!安——娜!」

爸爸在前面叫,等等就在後面「嗯,嗯」「啊,啊」地回應,過一會兒,爸爸開始變個花樣,故意把兩個字中間拖得長長的,考驗等等的耐心。

「安————娜!」

「安—————娜!」

「安——————」

「娜!」等等終於忍不住在後面喊了出來!

爸爸多高興啊!一個急剎車,又叫了幾次「安——」,等等都接上了「娜」,從此以後,有好一段時間,只要我們叫「安——」,等等就和我們一起接著說「娜」,到現在說起來,爸爸還為此得意哪!

等等開始會說幾個簡單的字、詞了,她想與我們用語言交流的願望更強烈了。

她有時拿著一件玩具,對著我們,「呀呀咿咿」說了半天,中間時而夾著一個「熊」字,時而重迭說「熊熊」,我們知道,這不過是她學習說話的一個過程,我們就耐心地,一遍一遍地告訴她:

「小熊,一個小熊。等等拿著一個小熊TEDDY!」

等等和其他剛學會說話的小孩子一樣,從是一個字、一個詞開始的,我們知道,這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過渡階段,這個階段雖然不長,但是卻容易讓疼愛孩子的父母誤會。

我們的朋友朱麗亞,雖然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但是她說話的時候,常常流露出孩子的口吻,有一次大家聚會的時候,陳太太笑她,她自己也不置可否。

「都是和小孩子說話說習慣了,等以後孩子長大了,我可能還會改不過來,都是他們害我這樣!」

其實和朱麗亞一樣的父母還不少。在孩子幼小的時候,以為他們沒有運用完整語言的能力,擔心自己如果用平常的話對著他們講,孩子可能接受不了。

於是,同樣地,也是出於「愛」,這樣的父母就會對孩子說半截兒話,破碎的話和迭字兒語,讓孩子的語言能力停滯在一個不完整的階段,孩子將來還要學另一套語言,浪費大量的時間糾正他之外,更嚴重的是非標準的語言,對孩子最初的大腦發育很不利,錯誤的信息一旦形成錯誤的習慣,就很難重新再塑。

孩子的心靈從一開始就是完整的,不要用破碎的語言傷害她,那要花費她寶貴的童年來恢復。她雖然沒有表達,語言到達心靈的深度卻與我們相同!

我們一直對女兒使用完整的語言,有些朋友說我們和孩子在說「大人話」。事實上,就是這些「大人話」幫助孩子的大腦一開始就正確地思考,等她能夠表達自己的時候,說話用詞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也就正如我們所期待的那樣了。

教育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對優良習慣的培養和堅持。能在孩子的嬰幼兒時期,堅持教育的完整性,是與父母對孩子深度的認識和信任分不開的。等等和像像的閱讀能力和興趣,比同齡的孩子要顯著一些,也是從小就在環境中培育起來的。像像出生後兩個小時,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回到了小菩提樹街的8號家裡,早就為她準備好的一切,立刻溫馨地把她包圍了。

記得那一天來看望像像的朋友很多,像像有時醒著,有時是睡著。醒著的時候她也不哭不鬧,只是用眼睛注視著圍在她身邊的笑臉,可能是一出生就看到太多的笑容,所以在她睡著的時候,也不時地露出微笑,大家看了都很高興和滿意。

陳先生和太太是最後到的,像像剛剛吃飽,爸爸正抱著她打氣嗝呢,像像趴在爸爸的肩上,爸爸自然而然地把她面向牆壁,那上面有畫、有數字,還有古詩,爸爸一邊輕拍像像的後背,一邊唱我們自己編的中英文混合字母歌:

「A是APPLE大蘋果呀,
B是BUTTERFLY小蝴蝶啊,
C是CAT小貓咪呀,
D是DOG小花狗啊,
E是ELEPHANT小象像……」

小象像真的打出一個小氣嗝來,在一旁坐著的陳太太終於忍不住了:

「你們真是望女成鳳心切,這出生第一天,就教她認字啦!」

我們笑了,這哪裡是在刻意教她認字,不過是自然地帶她慢慢熟悉周圍,在我們的家裡,文字和圖畫、玩具小熊、紅氣球、燈等一樣,不過是她身邊環境的一個成員,是自然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孩子一出生就接觸的夥伴,等到孩子們熟悉了它們,就會自然喜愛和接受它們了。


三條規矩定天下

——等等和像像的故事之三

媽媽說:「你去照照鏡子吧,看看自己這個樣子,是好看呢還是醜,如果是好看,你以後就可以不聽爸爸媽媽的話,如果是醜,你自己想想看,應該怎麼辦?」

我走到大鏡子前一看,呀,真是太醜了,眼睛紅紅的,臉也紅紅的,就像個麻土豆,太醜了,不聽爸爸媽媽的話真是太醜了!

——摘自等等《照照鏡子》

中國的文化傳統,有很多優良的成分,是人類文明的瑰寶,雖然現在被忽視了,但總有要被重新認識的一天。

中國傳統的家庭教育是講究規矩的,講究規矩的本意是非常好的,但現在在家庭教育上,立下太多的繁文縟節是不適用的,也不合我們這個時代的潮流。因此,有些現代意識強烈的父母強調,讓孩子自由發展,不應該再立規矩了。

這真是一個時代的誤會。我們這個時代,凡是文明史的長期發展而形成的美好的東西,都被某種程度的誤解了。真理,自由,愛,權力,甚至科學,這些尊貴的字眼,都帶著因人類盲目熱情所造成的創傷,這是我們給未來埋伏的最大危機。而其中被誤解的最嚴重的,就是自由。

自由這個詞,實在是太美了。就像美人一樣,常常免不了紅顏薄命。自由這個詞帶給人類的災難,和它自身承受的災難一樣多。

自由不過是對規律性的不斷認識和尊重,而盡量減少人為的扭曲。自由,決不是沒有規矩,沒有規矩就沒有世界,沒有家庭,也沒有教育可言。

自由永遠是有條件的,對條件的尊重就是對自由的尊重。無條件的自由,只能帶來災難。金錢主導的自由市場,已給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帶來不可逆轉的災難,而人類道德尊嚴的嚴重滑落,也是和盲目強調人權和民主同步的。

如果不被自由這個詞迷惑,我們很容易承認,人類是不自由的,不過是地球這個小小星球上生命系統的一小部分。而地球也是不自由的,它運行的軌道始終受到太陽的束縛。而太陽就是自由的嗎,它也運行在被冥冥安排的軌道上。假想地球忽然有一種追求自由的意志,它稍微偏離一下軌道,人類的厄運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在凡是美麗的字眼面前,我們應該更加格外小心,這樣才能少受它的迷惑。在教育諮詢和其他各種場合,我們總是這樣的提醒年輕的父母們,在家庭教育上,其實是不存在所謂的自由發展的。自由發展,就是制定必要的並且是切實可行的規矩,還要帶頭尊重它。

在我們8號家的樓道裡,有一面橢圓形的大鏡子,如果我們嚴肅地對等等或像像說:

「去照照鏡子吧!」

這意味著她已經違反了我們之間的規定,應該要承受事先說好的懲罰了,照鏡子也是懲罰的形式之一。等等回到英國不久,有一次在樓上睡午覺,醒來見身邊沒有人,就開始哭了起來,這樣的事情發生過兩次了,我們趕到上面,問她也不理,反而哭的更厲害了。幼兒不會說話時哭啼需要細心的檢查,會說話的孩子則需要耐心詢問。

「等等,是不是要喝水?」

「等等,是不是沒看見爸爸媽媽著急了?」

「等等,是不是做了一個夢……」

等等什麼也不回答,就是一個勁地放聲大哭……

晚飯之後,一切都恢復了平靜,我們在床上給小姐妹講BEDTIME STORY(睡覺前的故事),今天還特別多講了一個,等等和像像聽得津津有味,回答問題也很積極,在這種平和、清醒和愉快的氣氛中,正式的「故事」才開始了。

「你們說,如果你們身上哪裡痛應該怎麼辦?」媽媽問。

「要告訴爹地媽咪呀!」等等說。

「如果渴了,餓了,應該怎麼辦?」媽媽又問。

「就說:媽咪,我要喝水。」妹妹說。

「你們都說對了,有什麼事情就是要和爸爸媽媽說,才可以給你幫忙啊,如果一個小孩,有事不說,只是一個勁兒地哭,哭的樣子很醜,其實他是要喝水,可是爸爸媽媽不知道,只看見他的樣子很醜,結果爸爸媽媽很生氣。小孩子呢,更不用說了,水也沒喝上,還讓爸爸媽媽不喜歡。你們願意做這樣的小孩嗎?」媽媽說了又問。

「不願意——」姐姐說,妹妹也跟著說。

「那我們來定個規矩,這第一條啊,就是有事的時候要和爸爸媽媽講清楚,不能哭鬧。如果做錯了,講得清楚,爸爸媽媽就教你做對。如果哭呀鬧呀,就是沒做錯也要懲罰,你們說好不好?」爸爸說。

「好——!」小姐妹看起來很興奮。

「你們說話的聲音這麼好聽,如果有事的時候,不用這個好聽的聲音對爸爸媽媽說,反而用難聽的聲音大哭大叫,有道理也變成了沒道理,那多可惜呀!」媽媽說。

「我不要那樣做。」姐姐說。

「我不要那樣。」妹妹說。

協議就這樣達成了,由此我們又漸漸地制定了第二條規矩:不准說謊。

「做錯了事沒關係,爸爸媽媽可以教你們,學會了,下次就知道怎麼做了。可是如果做錯了,還不說實話,那就是不想學好,就要懲罰的。」我們經常對她們強調。

我們定的第三條規矩是:父母的問話必須回答。

「你們就像兩個小瓶子,隨時隨地向爸爸媽媽OPEN(打開)你們的蓋子,爸爸媽媽一叫你們,就是有寶貝要往裡面倒,來晚了,可就沒份了!」這是我們的比喻。

小姐妹聽懂了三條規矩,也下決心去遵守,因為那是她們自己要努力做到的,可不是爸爸媽媽的管制,她們是自己的小主人,管不好自己,就要受懲罰,就要「照照鏡子」,爸爸媽媽的任務呢,就像等等在她的故事裡記下的:

這三條,我和妹妹都聽懂了。

媽咪說:「我們一起來做,誰做到了就是爸爸媽媽的好孩子。」

我說:「你們也要做好孩子嗎?」

爹地說:「我們幫助你們做好孩子呀!」

這三條規矩,在等等和像像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我們相信它對大多數的孩子都是合適的。制定規矩,不僅需要簡明扼要,也要得到孩子的理解和同意。有時候,規矩也可以是活潑可愛的,在等等和像像之間,有一條她們自己非常喜愛的規矩,像像是這樣寫的——

如果有時不小心,碰到了或踩著了姐姐,或姐姐跑的時候撞了我,媽媽給我們定了一條紀律,這時候我們就要互相擁抱一下,我說:姐姐好!姐姐說:妹妹好!我們的聲音加在一起,就變成很大聲,然後,我們就更大聲地笑了起來……

當然,這條規矩,她們現在在形式上已經用不著了,已經成為歷史了。她們在規矩的引導下學習,自己不斷地發展更適合於她們的新規矩。

規矩總是從外在的行為開始的,要發展成以著內在的規律和習慣,需要長期地堅持。一旦成為一種內在的規律,孩子們就會自覺地維護和堅持,因為他們從中感到了樂趣。


大自然學不完

——等等和像像的故事之四

爸爸說:「你們還不知道哪,它們已經是大自然的寵物了,它們在這裡自由自在地,多麼快樂啊!」

——摘自等等《大自然的寵物》

條條大路通羅馬。如果父母心中有一個羅馬,那麼孩子的每一個小問題其實都可以成為大路。誠實是羅馬,善良是羅馬,大自然也可以算是一個羅馬吧!

關鍵在於父母心中是否有一個真正的羅馬,所以在家庭早期教育上,父母是關鍵的因素,並且負有直接的責任。

那一次是等等的同學安格拉過生日,等等和像像都去參加了她的生日PARTY。

PARTY沒有什麼特色,可是她們家的小動物卻深深吸引了小姐妹。

安格拉家的寵物可真是不少,有一隻小黑貓,不過它總是睡在屋裡最高的櫃子上,安格拉的媽媽說:

「它呀,是被安格拉和玖蒂嚇的,她們喜歡拽它的尾巴,玖蒂還想把它當馬騎,所以,老鼠見了我們家小黑貓躲,小黑貓見了安格拉和玖蒂躲,真沒辦法!」

「真沒辦法!」是安格拉媽媽的口頭語,她說話的時候,好像是一種畫外音,這個聲音只負責介紹,至於有關孩子的事情發生和進展,就不是她所能為的了。

在她們家的電視機旁邊,有一個不大也不小的魚缸,裡面飄著幾縷水草,水下有一些沙子和一個小假山,燈光照在上面很亮,等等像像又被吸引過去了!

「要看我們家的金魚要有耐心,本來有六條的,玖蒂看著看著就忍不住要抓,所以就剩兩條了,還躲在假山後面不肯出來。」安格拉媽媽提醒道。

「媽咪,只有一條了,昨天玖蒂把那條花的也抓死了!」安格拉糾正她的媽媽。

「不是我,不是我,是安格拉,是安格拉抓死的。」玖蒂的聲音最大。

「是你,是你,就是你!」安格拉和玖蒂吵起來了!

「好了,好了,都不要吵了,反正就剩一條了,你們給我記住,這條死了,我是絕對不會再給你們買了!」 安格拉媽媽生氣地說,聲音比玖蒂還大。

「上次你也這麼說,玖蒂一哭,你還不是給她買了!」 安格拉看來更生氣,一臉不屑的樣子,她拉著等等像像說:

「走,我們到院子裡去玩,不帶玖蒂。」

院子裡還有兩隻寵物,是兩隻小白兔,它們比較幸運,因為跑得快,小孩子很難追上。

「這是上個週末才買的……」安格拉媽媽還沒說完,安格拉大聲地打斷她說:

「這是我的生日禮物!玖蒂不許動!」

「誰說的,誰說的,一人一隻,我要那只大的!」玖蒂一點也不示弱,她指著那只跑過來的兔子說。

「好可愛的小白兔哦!你看它的眼睛是紅色的。」等等和像像都很喜歡小動物,她們驚喜地叫了起來。

「你們家沒有兔子嗎?」安格拉問。

「沒有,我們家沒有寵物。」等等回答。

「你叫你媽咪買不就行了嗎?」安格拉說。

「媽咪說,我們現在要先學會照顧自己。」等等說。

「小孩的事有大人管,我們就可以管寵物啊!」安格拉說。

從安格拉家回來,小姐妹有了心事,像像對爹地說:

「爹地,你沒看見安格拉家就像一個小動物園,在家裡就可以看到好多動物,小白兔最可愛了。」

「那小金魚呢?」媽媽問。

「小金魚太可憐了!」像像說。

「還有小黑貓,都不敢下來吃飯了。」等等惋惜地說:「如果是在我們家裡,我會好好對它們的!」

「就是,我也會的。嗎咪,我們買兩隻小白兔來吧?我和姐姐來照顧它們,保證不讓你們操心。」像像說。

「你們還要爸爸媽媽照顧哪,我不是說過嗎,你們現在是要先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再說了,你們喜歡住在自己的家裡,那小魚兒、小白兔還有小鳥什麼的,不是也喜歡住在它們自己的家裡嗎?」媽媽說。

「那……它們的家在哪兒呀?」像像問。

「大自然就是它們的家呀!忘了上次我們去山上看小松鼠的事了嗎?」爸爸說:「它們和小松鼠一樣,都是大自然的寵物,大自然就是它們最好的家!」

大自然,是我們和等等像像交流的一個經常性主題。從一開始,我們就希望孩子的心,通往無拘無束的大自然。大自然是所有生命的家,也應該是每顆心靈的家。

大自然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也是一個無限的領域,一開始不容易讓孩子領會。我們常常通過故事,通過眼前的小事,通過對一草一花的態度,一木一石的行動,讓她們懂得尊重和愛護的真義,懂得愛護一切的大自然。讓她們懂得不僅要愛惜自己,更讓她們的愛心不斷地擴大和延伸。

我們自己家的後院裡種了很多種花草,春天來時,滿園春色,花團錦簇。等等像像小姐妹非常興奮,她們在院子裡東瞧西看,不斷地向我們提出一些問題。她們的小手雖然指指點點,但從來不直接碰到花瓣,在她們眼裡,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是美好的,需要愛護的。

那一次是母親節前夕,我們帶著像像上街,路過一家花店,像像驚叫了起來:

「呀!花都到街上排隊了!

西方人素來喜歡用鮮花表達自己的心意,所以節日裡花店的生意總是興隆,就像今天,各色各樣的鮮花已經都擺出店門,排到街上了。

在花店門前,我們遇到了麗莎,她從臺灣來英留學,曾在利物浦教育繫上過半年的課,後來轉學到曼切斯特大學,轉眼有一年半沒見了,我們高興地聊了起來。

像像一直不聲不響地注視著花店,她看著人走進去,都抱著花出來,就問道:

「媽咪,為什麼把這些花摘下來放到這裡,為什麼不讓它們留在花園裡呢?」

當時和我站在那裡說話的麗莎聽了像像的話,就彎下身對象像說:

「那是因為這些花好看啊,人人都喜歡啊,所以,放到商店裡,就會有人來買,把它送給自己喜歡的人,送給過生日的爸爸媽媽和朋友啦,你如果喜歡,阿姨也買一束送給你好吧?」

讓麗莎意外的是,像像馬上回答說:

「不,我不要。」

「怎麼?你不喜歡花嗎?」

像像說:「我喜歡花,可我喜歡看見花開在樹上,開在公園裡,我不要摘下來的花。」鮮花是屬於大自然的,對於像像的年紀來說,公園就是大自然的具體化。

也許麗莎不能理解,可我知道像像心裏在想什麼,她雖然還是個小女孩,對生命和美已有她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了。

像像後來對我們說:

「媽咪,爹地,你們過生日,我永遠都不送鮮花,就讓它們長在自己的樹上,永遠美麗,你們說這樣是不是最好?」

孩子的話深深地感動了我們。後來,無論是節日還是我們自己生日,在我們家庭中,就有了一個以詩代花的傳統,因為我們願意把詩當作心靈的鮮花。


天倫之樂

——等等和像像的故事之五

爸爸媽媽正在寫一本書,名字叫《共享天倫》。我和妹妹悄悄地商量,我們生在英倫,英倫是一個遙遠的國家,可是天倫和英倫有什麼關係,天倫是指什麼意思呢?

妹妹也不知道,我們去問媽媽,媽媽說:天倫是什麼,天倫是一個看不見的國家,你們知道嗎,我們每個人都住在裡面,那就是快樂啊!

——等等《英倫和天倫》

人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主題,如同一條河流,不同流域有不同的風光。人到三十附近,生兒育女當上父母,堪為人生的一件大事,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是生命的一次質變。

當上父母之後,對自己和對世界的認識,很容易發生顯著的變化,而且這些變化是自然而然的,自己當時並不覺得,一旦發現時,變化已經很大了。就我們自己的經歷來說,有三個方面的變化是深刻的,至今記憶猶新。

首先,是很快變得堅強而有耐心了。喜愛文學的青年人,很容易多愁善感,為賦新詞強說愁。習慣被父母照顧的年青人,初到外面的社會上,只要遇到不順心的事,不平的事,哪怕很小的事也免不了要發發牢騷。但當上了父母之後,就會清楚地意識到,抱怨發牢騷那是更年輕的人們才能有的的福氣了。因為過去所有的問題,與初生的孩子相比,份量都不再顯得像原先那樣重要了。

第二,面對初生的孩子,你有時突然會感到生活的艱難和不安。孩子像一個要跟隨你很多年的難題,問題總是層出不窮,你解決了今天,接著又是明天。孩子雖小,卻是一個正在成長的人,一哭一笑你無法麻木,不能忽視。因為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任何一個小問題,都可能有重大的干係。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意識到並且承擔著身為父母的重大責任的同時,內心裏會突然生出種種愧疚與感激。有了孩子之後,才能真正體會到父母的心血,聯想起自己的成長,往事歷歷在目,真是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知道父母恩,更深地懂得了做人的尊嚴與福氣。

在這三點的基礎上,新父母們很容易感覺到,一種原來所體會不到的歡樂漸漸在心頭升起。我們把它稱為天倫之樂,因為它與普通的歡樂不同,不是基於某種得到和滿足,而是基於一種普遍的聯繫。

原來,我們並不是孤立地生活著,一個人和另一個人,一個家庭和另一個家庭,一個時代和另一個時代,有著廣泛而複雜的聯繫。父母,孩子和我們自己,都是廣泛聯繫中的一個環節,我們面前的孩子,不僅僅是個還不會說話的孩子,他和我們一樣,都將成為父母和祖先。一個未來的祖先正在被你撫育,你怎能馬虎從事?

體會到了那不可思議的天倫之樂,就自然體會到新的生命,新的生活,新的開始。因此,你就會對新生兒懷有一份無言的感激。

天倫之樂除了基於那種普遍的聯繫,也基於一種自然而然的道理,自然而然的道理,有時叫做科學,有時叫做天性。人生之所以感到困難重重,常常是因為忘卻和遠離了自己的天性,被盲目的慾望和錯誤的想法所誤導。

天倫之樂的另一個名字,叫做詩意,它是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裡自然養成的生命的財富。有了它,你就不會為盲目的慾望和錯誤的想法所主導,進入迷惘與憂惱。

如果說每個日子裡都有詩,都有詩意的美妙與純真,一定沒有多少人相信。因為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很多的日子並不是快樂,而是令人煩悶的,繁瑣的,身不由己的,不值一提的,患得患失的,它與我們期待的美與真都有著相當的距離。

天倫之樂雖然是自然而然的快樂,卻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和挖掘。我們說每個日子裡都有詩,就如同說世界上處處都有光明。世界上本來處處都是光明,本來沒有暗夜,夜晚是來自我們生活的星球,是地球自己擋住了太陽的光明。光明並沒有消失,只是被擋住了。每個日子本來都有詩,雖然被瑣碎的生活擋住了,但詩意並沒有消失,只要心靈沒有被生活所侷限,隨時都可以恢復它,發現它。

除了常常寫詩,等等和像像每天都寫日記,她們的日記也不是單一的形式,有時是一段對話,可能是和爸爸媽媽的,也可能是和老師同學的;有時是一幅畫,或者是幾幅系列畫,或者就是一首俏皮的打油詩,一封回信的初稿……

詩歌在每一個日子裡,不是指那些一定被寫出來的「詩」,而是詩意對孩子心靈的影響,心靈對世界的理解。因為站在每一個角度,都是一種新的觀察,新的認識。

在等等和像像的心裏,說起對世界的觀察,她們已經有了很多的榜樣,其中就有她們非常佩服的麗宏叔叔。

「讀萬卷書,還要行千里路,麗宏叔叔就是聽了古人的話,這樣做的吧?」孩子們讀了麗宏叔叔的書,不由地發出了感慨。她們寫過多篇和麗宏叔叔在一起的故事,還有獻給麗宏叔叔的詩。

等等在《寫了那麼多書》和《哪兒都去過》裡,像像在她的《人生是一本書》和《獻給麗宏叔叔的詩》裡都寫出了對叔叔見多識廣的驚嘆,像像曾寫到她被麗宏叔叔的書深深吸引的情景。

在我們返回澳洲之前,我們全家和麗宏兄一家再次相聚,等等和像像更是特別高興,因為對她們來說,這又是一個有著非常「詩意」的日子!自從兩年前在悉尼的文華社與麗宏叔叔相識,孩子們的談話中常常出現「麗宏叔叔」這個專有名詞,因為麗宏叔叔是她們心目中第一個來自祖國的詩人。

這一個詩意的日子,在像像的記錄裡有下面的一段文字,還有一首感動了我們也感動了她自己的詩。

好朋友終於相聚了!

我們大家是在常州日報社裡相會的,報社的牆上真氣派,都是世界有名的風景,麗宏叔叔去過好多的地方,他看這些畫的時候默默無言,心裏一定是在回憶啊。

麗宏叔叔走到哪裡,他的詩、文章就會寫到哪裡,我也想和麗宏叔叔一樣,在哪裡,就寫哪裡,今天是在常州,詩名就叫《在常州》吧!

在常州 我有許多親人
在學校裡有一個我的座位
還有親愛的老師和同學
從春天到秋天
有許多日子記不清
我和姐姐坐在9路車上
默默地念著《中華魂》
就想起了漢朝和唐朝
有時也想起澳洲和英倫
媽媽常說:我們是中國人
但我們的家卻在很遠的地方

在常州 我們迎來了
麗宏叔叔和建英阿姨
還有會畫畫的小凡大哥哥
老朋友相聚誰不高興啊
一起喝茶一起詠詩
還到天寧寺看玉佛和濟公
喜相逢的時光很快啊
我有許多話還沒有說
老朋友要走了
小雨也留不住
原來世界上許多事
就像是一陣風

我們回到澳大利亞之後,常常在談話中提到詩中這一句:「我們是中國人,但我們的家卻在遙遠的地方」!一個日子記錄在詩歌中,就不會再被忽略了,就有了它本來的意義,我們把它叫做回歸天倫。生活,詩歌,心靈,一開始,我們幫助孩子們把這三者聯繫在一起,漸漸地,她們發現了,它們本來就是不可分的,我們平凡而有詩意的生活,本來就充滿了各種天倫的樂趣。

未完待續

来源:投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