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限購令」不是治本之策

作者:傅達林 發表:2010-10-27 14:3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自5月1日北京正式實施「一個家庭只能新購一套商品住房」的樓市新政以來,「限購令」就成為許多地方政府調控樓市的手段。日前,隨著大連住房限購令的出爐,全國已有十四個城市競相效仿,出臺了各地不同版本的「限購令」。

儘管在具體的實施細則上有所差別,但通過「限購」的行政干預調控樓市的思路,似乎已形成高度的一致性。只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些地方的房價未見明顯鬆動,反而滋生出離婚潮、退房糾紛等諸多社會問題,「有錢想買房的那就假離婚吧,可買兩套;假如兒子滿18了,和他斷絕父子關係,可以買三套了!」

毫無疑問,限購令的初衷是為了有效打擊愈演愈烈的炒房熱潮,適時給房價降溫,但這種政策所帶來的社會後果以及本身的正當性,卻值得好好推敲。這種針對契約自由的行政限購手段,本質上是有違現代市場原理與法治精神的。

市場經濟條件下,契約自由乃是市場運行規則的基本前提,它排斥對市場主體的合法交易行為進行不當干預。這一點,我國《民法通則》、《合同法》等都有明確規定,如《合同法》第4條規定,當事人依法享有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政府出於調控樓市的意圖,可以從宏觀上對貸款利率進行調整或限制,但不宜直接限制公民購房的自由權利。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制定交易指標,限制市場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交易,與市場經濟的契約自由法則完全相悖。

不僅如此,樓市「限購令」還缺乏足夠的法律依據,對地方政府的依法行政形成直接挑戰。「限購令」的主要依據,是2010年4月17日的「新國十條」,而各地出臺的政策也基本上不具備法規屬性。在沒有國家法律法規的明示下,地方政府出臺叫停民事合同交易的「限購令」,明顯違反了現代民事法律精神,有的還涉嫌對購房者身份和居住地域的歧視。

或許從眼前看,這種以犧牲市場規則和法治原則為代價的行政干預,能夠獲取一定的平抑房價效果;但它最多只能暫時抑制住公民的購買需求,並不能從根本上均衡樓市供需關係。因此,常態化的樓市調控,必須回歸到市場與法治的軌道上來,鏟除房價虛高的種種「腐敗成本」,大力建設保障性住房。

来源:經濟參考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