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得好還要幹得巧 (圖)

發表:2011-01-22 03:2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身邊常會有聲音抱怨:怎麼幹活的總是我,漲薪升職卻輪不到我?調查中50.6%的職場人認為自己埋頭工作卻得不到賞識,於是,「司馬他原則」在職場躥紅。
文:把冉(智聯招聘高級職業顧問)

「司馬他原則」在職場躥紅。


「司馬他」八項注意

「司馬他」:也稱司馬Ta,smart的音譯,該詞本身表示精明的意思。一個名為「撫摸三下」的博客撰文對smart做了精彩註解,S-Specific(具體的)、M-Measurable(可衡量)、A- Achivement(可完成)、R-Realistic(現實的)、T-Timebond(時間段)。後又有熱心網友將職場Smart改稱為「司馬他」,將充滿Smart精神的人稱為「司馬他一族」,並總結該族群特點為:白領,受過高等教育,睿智,時尚,內斂等。

身邊常會有聲音抱怨:怎麼幹活的總是我,漲薪升職卻輪不到我?調查中50.6%的職場人認為自己埋頭工作卻得不到賞識,於是,「司馬他原則」在職場躥紅。文· 把冉 插圖· 李峰

又快到年底,最近總聽到身邊有人開始早早謀劃著年底領完雙薪或者年終獎就走人。和他們一聊,原因無外乎兩個:要麼覺得沒錢,要麼感覺沒勁。當然,沒錢肯定就沒勁,但是抱怨沒勁的人多半是因為寒了心:自己幹得不比別人少也不比別人差,但就是得不到老闆具有實質性的認可。

什麼是沒有實質性的認可?就是幹活時永遠想到你,可一到升職、漲薪的時候就沒你的份兒了。於是,近來職場中出現了個新詞兒——Smart,很多人把它叫做「司馬他原則」。

真做了,但老闆壓根不知道

工作中遇到一個好老闆的確不容易,特別是對於那些性情「耿直」的人來說。他們有明確的價值觀念,對於職場中的「投機取巧」鄙夷不屑。但是,有一點始終要明確,聰明並不等於小聰明。「聰明工作」是指在做好自己業務工作的基礎上,能夠妥善處理工作中的各種關係,使自己的工作價值最大化。而「小聰明地工作」,總是試圖讓自己減少付出而獲得更多利益。「司馬他」的精髓,應該是鼓勵大家「聰明工作」而絕不是耍小聰明。

職場中抱怨最多的,莫過於自己為公司付出了多少多少,卻從來沒有獲得老闆的獎勵或者提升。每到此時,我都會問這個抱怨的人,你確信老闆知道你的努力嗎?在針對「司馬他」的職場調查中,50.6%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屬於「埋頭工作卻得不到賞識」的人。職場中,很多人常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干了,但是老闆壓根兒不知道。

我有個小師弟,一畢業就進入某網際網路合資企業市場部工作,如今干了三四年,人夠聰明、幹活兒手也快,但一直就是在部門裡做些初級工作,很難有比較好的上升空間。後來換了一個部門,結果還是一樣,自己累得要死,領導還老覺得他工作不飽和。

後來跟他聊天,發現他很少跟領導有工作進程中的交流。當他領到一個任務的時候,就會自己努力消化,去處理每一個細小的環節,等到完成全部工作的時候就發封郵件匯報說「已完成」,然後就萬事大吉了。看,問題已經出來了。在工作進程中,和領導保持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要及時跟領導匯報項目的進程,這既體現了對領導的尊重,又是一種「非邀功式」的自我肯定。而在匯報過程中,還可以及時爭取資源和規避風險,讓領導知道在項目進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付出的努力。

當然,還有一種人,說是說了但說得完全不得法。那真是早請示晚匯報。聰明地工作還要會和領導溝通工作。適時適當地匯報工作,既要有重點,還要掌握好頻次。不是什麼雞毛蒜皮的事都要說,否則就變成垃圾信息了。

做過了,成了辦公室裡的李涯

喜歡看《潛伏》吧,當時,身邊很多朋友就都為劇中的李涯抱屈。如果天津站是一個公司,那麼李涯毫無疑問是公司裡最敬業的員工,但是他自始至終就沒落過好。除了經常自作主張想給領導「驚喜」之外,糟糕的同事關係也是他最終付出代價的原因。

一個會工作的人,應該是一個會和同事相處的人。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於職場人的發展來說是事半功倍的。有時,哪怕只是見面時熱情地打個招呼或者抱以一個熱情的微笑,對方就會感受到你的真誠。當大家覺得你是一個具有親和力的人的時候,自然也會用同樣的態度面對你。在工作中,不是你一個人把活兒都干了大家就領你的情,那樣大家只會覺得你貪功、想邀功,結果就是沒人願意跟你分享和合作。即使你再努力,那也只能是辦公室裡的李涯:同事關係一塌糊塗,干好了老闆覺得你應該,干不好就得碰一鼻子灰。

當然,大部分人吃虧還是吃虧在能跟同事們打成一片,卻就是不招領導「待見」。很多人納悶:自己不是一個不會與人相處的人,為什麼就是和老闆不「對付」。還有不少人不屑「管理」和老闆的關係,覺得是「拍馬屁」!其實不然,關鍵是要學會與領導的相處之道!我以前有個老領導,部門裡有兩個下屬,一個每天端茶送水、逢年過節還要送點兒東西,跟領導關係看起來不錯。另一個似乎沒特別做過什麼,但是最後升職的機會出人意料地給了那個似乎默默無聞的人。

後來,聊起這件事,他說,在一個企業中成長,絕不僅僅是某一個維度的競爭。這兩個人都有能力,而在處理人際關係上,也都在努力。「只不過第一個人你看到了,而後者你沒看到。他的聰明之處就在於,始終掌握一個原則,那就是‘有眼力見兒’。他總是能在需要的時候站出來,而在需要保持沉默的時候一言不發。」

有時候,我們把職場想得很複雜,其實只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換位思考就好了。所謂的司馬他原則,無非是想幫助職場人更好地處理在職場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可能就是一封郵件、一個微笑、一個問候、一次聊天,但這就可以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来源:南都週刊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