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回應「崩堤」:故意的(組圖)

作者:鐘靈 發表:2018-04-05 14:4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7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隧道東人工島設計圖。
隧道東人工島設計圖,可見本來防波堤設計是圓弧形。(圖片來源:路政署)

【看中國2018年4月5日訊】(看中國記者鐘靈綜合報導)造價逾千億的「國家級工程」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之時,昨日傳出人工島崩堤消息。有港民近日拍到大橋隧道東人工島的高空照片,發現其中一端防波堤邊緣參差不齊,部分消波組件疑被海水沖散。大橋管理局開腔回應,稱當局是「故意」把消波塊「隨機擺放」,否認有安全問題。

管理局:故意的

親中媒體《文匯報》昨日引述大橋管理局總工辦主任陳越,反駁指有關的高空圖片拍攝者「非工程類專業人士」,認為其「只憑其主觀印象判斷防波堤被沖散並不可靠」,並認為有關參差形狀「是錯覺」。

陳越又指,港珠澳大橋的科研項目共斥資5億元人民幣,「一般項目是非常難獲得5億元的投入」,因此品質「不可能受質疑」。

管理局昨日在官網發表聲明指,「局方是刻意把大量5噸重扭工字塊放置於水面下,並按規範要求採取隨機擺放」,否認是海水或海底沉降捲走消波塊,又指「現有設計滿足防護、消浪等要求」。管理局稱,去年7月人工島島堤邊緣已經呈參差形狀,並指8月颱風「天鴿」後,有關島堤形狀亦無改變。

有港民近日拍到大橋隧道東人工島的高空照片,發現其中一端防波堤邊緣參差不齊,部分組件被海水沖散。
有港民近日拍到大橋隧道東人工島的高空照片,發現其中一端防波堤邊緣參差不齊,部分組件被海水沖散。(圖片來源:UAVHongKong/FB)

港專家質疑 影響航道安全

《蘋果日報》報導,不少香港土木結構專家並不接受當局解釋。土木及結構工程師蘇耀坤指出,大型的消波塊如果不按照當初設計擺放,而是「隨機」擺放離岸數十米的海中,很易因潮汐或風浪造成更嚴重移位,危及途經船隻,而人工島部份邊緣位置亦北暴露出來,不受防波堤保護,認為當局的解釋不合理。

蘇亦指出,海浪會出現在水面,因此弱波石需放置在海面上、並要聚集一起且互相扣連,才能起到抵禦海浪的作用,「若隨機散開擺放,就會失去弱波石本身設計的作用」。

《明報》報導,有資深工程師指出,這個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人工島,當初採用了毋須先行挖走海底淤泥的非浚挖式填海法,設計時低估了海浪致出現異常沉降,因此導致有關情況發生;土木及結構工程師蘇耀坤認為,人工島或出現沉降現象,令防波堤組件下降及被冲走,由於該人工島連接隧道,若出現沉降現象,恐怕會壓毁隧道。

資深木土工程師倪學仁亦相信,人工島堤的消波塊確實是被捲散,而非管理局所指的「錯覺」或「故意擺放」。

城大建築學及土木工程學系榮休教授梁以德表示,按照大橋管理局當初設計圖,涉事人工島近隧道一端的部分消波塊應該放置在水平面下約3至4米處,加上消波塊本身約3米高,因此潮漲時消波塊會被海水遮蓋,而一旦遇到強颱風,水位時消波塊離水面太遠,就無法起到保護作用。

港府作為最大股東 拒絕回應

港媒昨日向港府路政署查詢事件時,路政署回覆指人工島屬於主橋工程的一部份(內地水域),而非香港範圍,因此拒絕作出回應,也未有披露大陸有否就防波堤崩角一事通知香港。然而粵港澳三地2010年簽署的協議,大橋管理局由三地政府共同組成「聯合工作委員會」,即港方亦有責任查證事件。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認為,香港為大橋出資超過4成,是最大股東,認為「作為股東,最少應要求實地看一看」。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