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神同行》靠這種手法 成功贏得你的心!(圖)

作者:蔡淇華 發表:2018-07-07 20:1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與神同行》靠這種手法成功贏得你的心!
韓片《與神同行》大賣,應用「聖人做壞事(哥哥),壞人(弟弟)做好事」,是不是一樣用「反慣性對比」抓住了全片的張力?圖乃《與神同行》的眾演員。(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不會寫,我也不知道詩人在想什麼。」考完今年學測國寫後,詢問學生對「楊牧詩題為何命名為〈夭〉」的理解,得到的回應和媒體報導很類似,考生幾乎身陷不著邊際的莽莽大荒。大考中心表示,這一題讓大部分考生兵敗如山倒,全國有二千一百零三人拿到零分。我們來看看這一題,為何難倒那麼多學生:

你在傾聽小魚澼濺的聲音

張望春來日光閃爍在河面

微風吹過兩岸垂垂的新柳

野草莓翻越古岩上的舊苔

快樂的蜥蜴從蟄居的洞穴出來

看美麗新世界野煙靄靄—

在無知裡成型。你在傾聽

聽見自己微微哭泣的聲音

一片樹葉提早轉黃的聲音(楊牧〈夭〉)

詩中有聲音的傾聽,有視覺的張望,也有快樂與哭泣。作者描寫春天的美麗新世界,但詩題為何命名為〈夭〉?

詩無正詁,一首詩可以有不同的解讀法。詩題〈夭〉可以用《詩經・國風・周南・桃夭》來解,其「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夭」字,孔穎達解釋為「少壯」,朱熹注「少好之貌」,都是形容桃樹樹葉茂盛,枝幹壯實。然而楊牧詩末出現「聽見自己微微哭泣的聲音/一片樹葉提早轉黃的聲音」,則詩題〈夭〉似乎更接近教育部國語辭典「少壯而死」之意。

這首詩前六行春光正好,卻在後兩行急轉直下到哭泣與葉黃。這種「以夭(死)講生」的「反慣性」跳接,不像李煜〈相見歡〉的「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或是黛玉〈葬花詞〉的「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都是慣性的物我同悲。楊牧「以死講生」的反慣性,真的會讓「慣性思考」的學生一時無法反應。

事實上,「以死講生」、「以生講死」的「反慣性」設計與應用,是現代文學或是文創商品中「抓張力」與「吸眼球」的常用手法。

例如在《達文西密碼》的續集《起源》中,丹・布朗寫生命的起源,將答案藏在死亡之中:只有看見死亡,人生才有成為傑作的可能。

又例如德國現代主義小說家托馬斯・曼的小說《威尼斯之死》,一樣「以死講生」,一樣用死亡來凸顯最美麗的生命。小說描寫一個德國作家偶見一位俊美如希臘雕像的少年,內心充滿美的激情與讚嘆,最後因為捨不了世間絕美的眷戀,滯留在爆發霍亂的威尼斯,最後感染霍亂而死。

日本導演市川昆亦有「反慣性」的設計,他反過來,用「以生講死」的手法來拍《緬甸的豎琴》。

電影描寫一連日軍,被英軍包圍,即將被殲滅時,日軍軍官叫殘部合唱〈甜蜜的家園〉,聽到耳熟能詳的旋律,英軍也想家了,已瞄準的步槍扣不下扳機,本該製造死亡的雙方,最後投向生命,日軍投降化干戈為玉帛。之後好萊塢的片子,不管是《變型金剛》,或是《鐵面無私》,都會安排在殺戮的時刻,同時做生命的救援,一樣是「以生講死」,一樣「反慣性對比抓張力」。

文學之所以不朽,是文學想探討的普世價值不會限於「某國某時」,如果我們萃取古今中外不同文本的美學設計,會發現類似的技巧與相同的人性。

韓片《與神同行》大賣,應用「聖人做壞事(哥哥),壞人(弟弟)做好事」,是不是一樣用「反慣性對比」抓住了全片的張力?

應用是橫的連結,是與不同語文、不同藝術、甚至是不同行業的連結。像前段之例,學生喜歡的歌詞、翻譯小說、廣告、文案、電影等,無一不是語文的分身。現在我們試著進入「反慣性矛盾語」的現世應用,思考如何寫出一樣矛盾又直指人性的傳世佳句。

(本文節錄:蔡淇華著作,時報出版的《寫作吧!破解創作天才的心智圖》一書)

責任編輯:輕描淡寫 来源:時報文化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