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增长?防通膨?中国宏观政策进退两难

发表:2009-08-13 11:2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英国《金融时报》 12 日刊文指出,中国在 11 日 集中公布了 7 月份的经济运行数据,在强刺激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得以延续,但基础仍不牢固。宽松货币政策在拉动经济复苏的同时,副作用 日益显现。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保增长与防通膨的目标之间,进退两难。

文章指出, 7 月中国经济在第 2 季强劲反弹的基础上进一步回升;当月出口额为今年 以来首次突破 1000 亿美元;居民消费价格 (CPI) 和工业品出厂价格 (PPI) 指双双回落,分别较去年同期 下降 1.8% 和 8.2%,显示短期物价上涨压力不大。

不过,忧喜参半的经济数据数加突显了目前中国宏 观经济政策进退两难的窘境。信贷高速扩张,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活跃了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投机,1-7 月房地产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60% , A 股市场的日成交量 7 月也回升到 2000 亿元人民币的天量。

今年前 7 个月, 7.73 兆元人民币新增贷款中,相当一部分并未进入实体经济,已经成为共识。目前宽松的宏观政策是否需要做出调整?将在何时以何种形式做出调整?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回归基本面,货币的增长并不等于实体经济的增长,不管股票和房地产的价格上涨如何迅速,最终创造财 富的还是实体经济。 7 月底,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同比增长 28.42% ,远超过同期 GDP 增幅,长期而言,这将不可持续;同时也引发了市场对资产价格泡沫和银行不良贷款的担忧。

尽管从长期看调整不可避免,短期之内货币政策被动转向的压力并不大。主要得益于疲软的物价 (特别是 食品价格)。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发布的《2009 年第 2 季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认为,CPI 会在今年第 3 季底触底,也就是说, CPI 至少在年内不会回升到危险的水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宏观政策调整的时机和幅度将主要取决于决策者的主动选择。对此,投资者的神经已高度紧绷, 7 月 29 日中国央行在《2009 年第 2 季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对货币政策进行"征调",随即引发沪深股市大跌。

香港《大公报》报导,该文认为,目前,中国官方 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态度,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趋向。一 是国家领导人反覆强调维持当前宽松政策环境的决心,上周末,总理温家宝在江苏考察时再次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动摇。

二是央行和银监会机构对贷款增长带来的泡沫风险 日益警惕,开始运用多种政策手段控制流动性增长。上 周五,央行副行长苏宁将此解释为,在货币政策基调不变的前提下,运用市场化手段对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节奏进行微调。

7 月人民币新增贷款 3559 亿元,不到 6 月的 1/4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32.9% ,亦较 6 月 33.6% 的增速有所放缓,这也是"四万亿"计划出台以 来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的首次回落。同时,市场利率明显上行。 7 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 1.32% (132 个基点) ,比上月大幅提高了 41个基点,从中不难看到"微调"的影子。

可以预期的是,未来几个月,货币政策的"不动摇 "和"微调"将同时存在。相比对未来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的担忧,决策者对当下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忧虑将居于主导地位,并影响政策的基本走向。




来源:钜亨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