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 不讓信訪變上訪

發表:2004-12-18 20:4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信訪變上訪,說明人們缺乏和平請願的權利和空間。司法獨立、人大立法和公民和平請願三足鼎立,才能最終化解上訪洪峰和隱含的危險。

最近圍繞《信訪條例》的修改,強化論和弱化論針鋒相對。所謂信訪,顧名思義原是一種處理來信的低成本解決方式。但來一封信沒用,就變成了來一個人。來一個沒用就來一雙。於是信訪變成上訪,反過來成了比打官司還昂貴的一種糾紛解決方式。

儘管國家信訪局局長個人認為,「群眾信訪反映的問題80%以上是有道理的」。但信訪的解決率可憐只有千分之二。為了這個微弱比例傾家蕩產、或至少勞民傷財的上訪人群最近11年來卻快速增長。把信訪群體比作洪峰,那麼強化論也好,弱化論也罷。目標一致,都要想辦法泄洪才行。

而強化信訪或信訪部門的權力,等於是水漲壩高的路子。就算短期奏效,卻可能強化出一條政治上的懸河。更重要的是在現代化國家的制度框架下,作為行政部門的信訪局,再怎麼強化也有極限。信訪若能解決問題,它早就解決了。尚方寶劍若可以給,給了不會捅破基本的政體制度,中央也早就給了。你說誰最不希望希望看到遍地上訪和社會不穩定呢。

真正的泄洪之道是弱化。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這是古老的政治智慧。只知道強化和集權能解決問題,是我們千百年來的一個死理。卻不知道弱化和分權同樣能解決問題,甚至解決得更好。

譬如民主憲政所要求的司法獨立,就是典型的「知其雄,守其雌」。行政權是雄偉而易折的,司法權則陰柔而綿長。用司法去駕馭行政,則是在國家與公民的糾紛之間,設置消極的緩衝和中立的威權。最終化解針鋒相對的陽剛,而使公民雌伏於獨立的裁判之下。

信訪制度的初衷,是對司法的一種補充。直白的說是一種救場。但在傳統的政治氛圍下,這種補充不但沒有有效解決問題,反而強化了對司法權威的傷害。反過來成了上訪人群九死不悔的主戰場。變成了「知其雌,守其雄」。這就讓國家和公民兩方面的剛性直接相遇,把它們都逼到了一個沒有退路的角落裡。信訪局就像按摩師,上訪就像充血。按得越凶,充得越厲害。你非表態不可,而且還必須以國家的名義表態。這樣一旦不能解決問題,政治的風險和道義責任就直接落到了中央頭上。

所以信訪制度就算能把解決問題的機會增加一倍(事實上遠遠沒有),但同時卻把問題不能解決的後果放大了不止一倍。這也是為什麼頻頻要求就地信訪、嚴禁越級上訪或要求地方政府來北京接訪的部分原因。用集中的方法解決問題,就等於用集中的方法承擔風險。誰敢?

甚至在司法體系內部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