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再三憂患為那般?

作者:牟傳珩 發表:2008-01-28 18:4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日前, 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 胡錦濤再次強調, "我們越要有憂患意識, 越要居安思危"。 這一"越要憂患"講話,最近被國內媒體紛紛操作,有不少文章跟進、解讀,刮起一陣"憂患"旋風。 中央黨校黨建專家葉篤初教授表示,此前講憂患意識,多針對內部的諸多問題與不足,但現在對全球化時代的風險,估計得更足,與憂患意識有關的風險意識和挑戰的意識再上台階。他說,"在中央黨校的高級幹部培訓中,越來越重視'世界眼光'與'戰略思維'了。" 中共中央對全球化時代風險和挑戰講得越來越具體。比如在告誡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增多,發生這樣那樣的問題甚至較大風險的可能性不僅存在、而且很現實時,就列舉了:發生非典疫情那樣嚴重的傳染性疾病,發生影響全局的嚴重自然災害,發生亞洲金融危機那樣的嚴重金融風波,發生世界性的能源危機。特別是發生國際反華勢力糾集起來對中國施壓的情況,發生重大"台獨"事變等等。

其實中共高層早在"16 大"報告中就提出:" 面對很不安寧的世界,面對艱鉅繁重的任務,全黨同志一定要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帶來的嚴峻挑戰,清醒地看到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風險" 。為此,胡錦濤曾在多個場合反覆強調"三要",即"要保持頭腦清醒,要增強憂患意識,要有矛盾尖銳、社會動亂的危機感";反覆強調"二必須",即"必須和黨中央的方針、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必須體現出執政為民的宗旨"。胡錦濤還向全黨警告說:問題和危機是客觀存在的,是每天面對著的,而且是緊逼的。要常懷憂患之思,常懷自警之心。溫家寶也曾表示, "我的腦子裡充滿了憂患 "。去年春人大、政協兩會期間,胡錦濤又格外引人注目的強調增強憂患意識。 3 月8 日胡錦濤在出席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重慶代表團時,心事重重地告誡各級官員, "要增強憂患意識"。 12日,胡錦濤又在解放軍代表團再次強調要 "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 "。胡在兩會這樣重要的場合,兩提 "憂患意識 ",神態凝重,意味深長。

眼下,胡錦濤又借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之際再次強調:"越要有憂患意識, 越要居安思危" 。這表明在研究部署2008 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時,中共中央高層正籠罩在強烈的"憂患意識"陰影下,所以要對全黨頻敲警鐘:時刻保持憂患意識。對此新一期《瞭望》新聞週刊刊文說,多位接近決策層、關注中共中央動態的專家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強調憂患意識,有著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比如金融風險、能源危機、貿易保護主義等。而眼下,正是今年全國人大換屆將至的高端政治洗牌期,社會矛盾尖銳,官民對抗,貧富懸殊,腐敗嚴重,道德崩潰,黨心民心渙散。如此同時,世界現代化進程高度整合來臨,中國網路時代"我的地盤我做主"的"網路民主牆"運動與廣大失地農民發出"我的土地我做主!"宣言的文革後"第二次農民自發土地革命"運動,風起雲湧,席捲全國。最近,《南方週末》又將○七年度人物頒給民眾聚集萬人上街"散步"獲得成功的"廈門人",標誌著中國集體維權時代到來的智慧性民主運動新模式的誕生;而剛剛發生的上海磁懸浮民眾"散步"方式集體請願,就是這種新模式的繼續與蔓延。這種方式讓人不禁聯想起不久前,緬甸"藏紅色革命"方式,包括閃電式抗議,網際網路上的博客,抗議組織用於聯絡的手機簡訊,組織良好的、時散時聚的抗議小隊等等行為,與以往由普通工人、學生發起的抗議不同,僧侶的行動禁絕一切政治性口號,不與當局派出的軍警發生正面衝突,還自動在日落之前解散。這被普遍稱之為一種民主運動的新模式。眼下中國從"我的地盤我做主"到"我的土地我做主"再到 " 散步" 方式的新式民眾請願,充分印證了中國民眾回應世界現代化進程整合,實現財產權利與和民主權利為核心內容的內在要求。這種要求還表現在中國知識界對北京未能履行申辦奧運人權承諾的抗議;右派群體紛紛上書要求平反與賠償和國內外反右五十週年的高調紀念。特別是中共十七大前後,面對當前國內紛繁複雜的局勢,黨內左右兩派不滿現行政策的思想路線鬥爭狼煙四起;年前更有汪兆鈞先生、鄭存柱先生及郭泉先生等體制內外知識份子先後致胡、溫政府要求政治變革公開信;最新又出現 14070 位中國公民署真名聯名上書,敦請中國人大批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北京資深媒體人凌滄洲先生不畏嚴寒發出 :推進新聞出版自由,開放報禁刊禁網禁公開信,被稱之為 2008 年伊始,呼籲啟動新聞自由破冰解凍之旅。

根據亨廷頓的政治發展理論,後發國家的政治現代化必然面臨政治參與的擴大和政治制度化之間的矛盾。眼下,中國傳統社會的管理方式與社會渴望變革的內在衝動矛盾激化,這導致了整個社會的政治發展危機,即管治危機、認同危機、合法性危機、參與危機、整合危機和分配危機在21 世紀世界政治、經濟社會的深刻變化和國內市場化改革在價值觀和利益格局多元化發展的今天,中共意識形態已喪失了主導性地位,既無法解釋現實,更不能包容由社會利益多元化所導致的價值多元化現實,由此也就導致了其執政價值觀的紊亂與發展方向的模糊,其精神資源、政治組織、執政地位均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此據《半月談》雜誌公布的資料顯示:在 " 十一五計畫" 制訂工作展開時,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課題組對來自國務院各部委、重點科研院校、主要民間組織以及國外大學、駐華國際組織的98 名中外著名專家進行了調查。他們對中國" 十一五" 時期(2006 年~2010 年)可能影響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風險因素、風險領域以及風險衝擊程度進行了種種預測和分析,得出2010 年前中國面臨的十大風險: 1 、就業問題。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的勞動力市場將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 2 、三農問題。農業幾乎成為一個無利可圖的產業,農民的收入基本停滯不前。 3 、金融問題。我國儲蓄率高,資本形成順利,但是中國的資本市場和金融體系卻長期不夠完善。 4 、貧富差距。我國的貧富差距已越過國際預警的" 紅線" 。 5 、生態與資源問題。中國面臨著嚴重的環境問題,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侵蝕以及水資源短缺已經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的健康並限制了經濟增長。 6 、臺灣問題。上個世紀90 年代中期以來,臺灣問題一直在朝著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方向發展。7 、全球化問題。世界貿易組織的影響將通過其規則影響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深層次結構。 8 、國內治理危機。治理危機包括腐敗問題、法制建設問題、政治體制改革問題、黨群關係問題、政府的法律權威下降問題等等。 9 、信心和誠信問題。目前我國信用缺位直接造成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的巨大損失,加大了金融風險,造成市場經濟秩序混亂。 10 、愛滋病和公共衛生問題。感染愛滋病病毒的中國人將遠遠超過目前預計的1000 萬人,可能會高達3000 萬人。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六大以來,各種矛盾和問題不斷出現。黨內幹部嚴重貪污受賄、腐化墮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社會矛盾激化;社會保障制度滯後、弱勢群體心理失衡;一些地區社會治安惡化、社會矛盾尖銳;政治、文化發展嚴重落後於經濟發展,住房、教育、看病等矛盾尖銳,民憤很大。這些矛盾與問題,都對社會"穩定、和諧"構成挑戰,特別是國際形勢風雲變幻,平靜的背後暗藏著綜合國力的激烈競爭和世界現代化進程高度整合瀕臨城下的民主潮流。然而中共官員們卻滿足於 GDP 高增現狀,不思反省,壓制民眾變革願望。這就必然導致官民關係、黨群關係嚴重對立,社會矛盾一觸即發的危險期。

綜上一切因素加起來,正是胡錦濤不可避免地陷於憂患情結的真實原由。為此,他才會再三向全黨發出憂患警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議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