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5日,在贾拉拉巴德省的一条街道上,塔利班战士和当地人坐在一辆阿富汗国民军(ANA)的悍马车上。(图片来源: 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1年8月19日讯】(看中国记者成容编译报导)就在美国总统拜登说,阿富汗战争成功地确保阿富汗不能被用来对美国发动攻击的第二天,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的一个监督机构,8月17日,发布的报告说,塔利班正在向基地组织(Al Qaeda)提供“安全避难所”。
随着美国军队和外交官的撤离,谁会留下来提供关于这个致命的恐怖组织的情报?美国在阿富汗的任务名称是“自由哨兵行动”(Operation Freedom’s Sentinel),该行动的首席监察长的新报告说,包括伊斯兰国(ISIS)在内的恐怖网络,已经充分利用了美国国防部的缩编。
报告说:“随着国防部将其反恐任务调整到阿富汗以外的地方,伊斯兰国--呼罗珊(Khorasan)利用政治不稳定和本季度暴力事件的增加,攻击少数教派目标和基础设施,传播恐惧,强调阿富汗政府没有能力提供足够的安全。此外,塔利班继续保持与基地组织的关系,为该恐怖组织在阿富汗提供安全庇护。”
本-拉丹从阿富汗土地上策划了9/11恐怖袭击,引发了2001年美国军队的入侵。十年后,他终于在邻国巴基斯坦被海豹突击队追捕并杀死。破坏他在阿富汗的网络一直是美国和北约任务的一个关键部分。但随着塔利班重新掌权,分析家们正在评估,这对基地组织及其对西方构成的威胁意味着什么。
川普(特朗普)政府去年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的一项和平协议,要求塔利班停止为恐怖组织提供安全庇护。
然而,塔利班的上层却充满了与基地组织并肩作战或接待其特工人员的人物。例如,塔利班的副领导人之一、本-拉登一位密友的儿子哈卡尼(Sirajuddin Haqqani),被认为是该恐怖组织的一个关键渠道。
随着塔利班在阿富汗各地迅速推进,使旨在建立新民主的数千亿美元的工作付诸东流,美国官员们一再抓住在该国根除基地组织的机会作为离开的理由。
拜登在16日被迫离开戴维营(Camp David)回白宫处理危机后说:“我们在近20年前前往阿富汗,目标明确:抓住那些在2001年9月11日袭击我们的人,并确保基地组织不能利用阿富汗作为基地再次袭击我们。我们严重削弱了阿富汗的基地组织。”
其他官员说他们打算让塔利班遵守多哈协议。
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告诉美国广播公司的《早安美国》(Good Morning America)节目,“我们已经证明有能力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而不需要在当地留下大量的军事足迹--我们将让塔利班负责,不允许基地组织在阿富汗有一个安全避难所。”
但反恐专家对塔利班不再与基地组织一起行动或该恐怖组织已被打败的观点嗤之以鼻。
追踪基地组织在该地区活动的《长期战争杂志》(Long War Journal)编辑罗吉奥(Bill Roggio)说:“他们一直在那里,与塔利班并肩作战,这是一种妄想。这种说法一直存在。美国退出阿富汗的唯一理由是降低基地组织的存在。”
他说,五角大楼的评估长期以来一直是虚构的,将基地组织的存在定为约50-100名战士--尽管报告称每年有40-80名恐怖分子被杀。他说:“情报部门毫无头绪,或在撒谎。”
罗吉奥补充说,外交官、承包商和部队的混乱离开--更不用说曾为美国工作的阿富汗人--将严重削弱华盛顿收集有关基地组织情报的能力。
五角大楼拒绝对该报告发表评论,而是将媒体询问转给白宫和五角大楼监察长办公室。白宫没有立即作出回应,五角大楼监察长办公室的发言人说,它对该报告没有任何补充。
联合国最近的一份报告说,基地组织的领导人扎瓦希里(Ayman al-Zawahiri)“生活在阿富汗,但身体不好。基地组织在阿富汗至少存在于15个省份,主要在东部、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其每周的Thabat通讯报道了他们在阿富汗境内的行动”。
印度次大陆的基地组织是一个分支,在塔利班的保护下从坎大哈(Kandahar)、赫尔曼德(Helmand)和尼姆鲁兹省(Nimruz)开展活动。
在塔利班接管之后,美国前巡回大使萨尔斯(Nathan Sales)说,基地组织是大赢家之一。他在给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的一份简报文件中写道:“拜登政府从阿富汗撤军,是基地组织几十年来最好的消息。随着塔利班重新掌管这个国家,几乎可以肯定,基地组织将在阿富汗重新建立一个安全避难所,并利用它来策划对美国的袭击。”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