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做一下簡單的加減算術,你會發現美軍同時打兩場戰爭的能力並非沒有。現在關鍵問題是運輸力量。運送軍隊的飛機、船只要先忙完波斯灣的軍隊部署,一旦對伊戰爭軍事部署完畢,這些兵力運輸力量就可以反過頭專門對付北朝鮮的軍事部署,」歐漢倫說。目前美軍有一百四十萬人,一百多萬預備役。美軍中大概有一半的人是真正可以上戰場打仗的。阿富汗目前套牢美軍三萬人,伊拉克之戰有可能需要三十萬人,在歐洲大概有十萬軍隊,這樣算來還有一半多美軍可以被自由調遣。
對朝鮮的「鷹派」哪裡去了?
在對伊和對朝問題上,非常明顯小布希政府是一輕一重,重視程度上是對伊一邊倒。這招來不少批評,說美國在樹下一個不好的先例,懲罰將來可能有核武器的國家,而對勇破禁區、已經有核武能力的國家視而不見。
在歷史上,美國政治領導人一向沒有好的傳統同時對付兩個危機,雖然拉姆斯費爾德一直強調美軍具有同時打兩場戰爭的能力,這次在對伊和對朝問題上美國政府的偏向一覽無餘。美國領導人在最近的對朝鮮政策中自相矛盾,一方面重話說的不少,另一方面碰到關鍵時刻還是把槍口對準別處。
在小布希總統去年的「罪惡軸心」演說中,北朝鮮榜上有名,小布希總統聲言「不允許這個世界上最危險的政權用世界上最具破壞性的武器威脅我們」。在小布希總統去年九月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英文名: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中他又警告說美國會「先發制人」,以保證以前的誓言。後來小布希總統又在一個公開場合說他「嫌惡」金正日,北朝鮮的「親愛的領袖」。在最近的1月3日時,小布希總統又說他對「有些餓死自己同胞的人沒有同情心」
隨著美國前任國防部長威廉.佩裡最近在布魯金斯學會的一次講話中指出美國需要保留軍事威脅,但是目前不應該使用軍事選擇。佩裡所列出的原因是北朝鮮不想和美國打仗,而美國既要避免被訛詐,同時也要避免戰爭,所以雙方確實有妥協的空間。佩裡的建議是美國目前應該採取「進攻性外交(英文名:aggressive diplomatic strategy)」。但是具體這一軍事威脅有多真實,這是留在很多人心裏的一個疑問。
「中美不會重複上一次朝鮮戰爭,」但是有可能軍事衝撞
如果美國對朝鮮進行任何形式的軍事打擊,美國勢必會擔心中國的反應。歐漢倫說,中國是美國在朝鮮問題上重要的對話夥伴,潛在的盟友。「中國是北朝鮮傳統盟友,一旦兩邊開火,中國不得不考慮在哪兒站的問題,」歐漢論說,「中美不會重複上一次朝鮮戰爭,中國介入朝鮮戰爭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但是這一次中美之間的情況比50年前要好得多。中美之間打的可能比較小,一同避免戰爭的可能性比較大。」
考慮到北朝鮮的軍事實力和可能對美軍造成的傷亡,美國並不想在朝鮮半島打一場戰爭。中國擔心一旦戰事迭起,從北朝鮮會有大量經濟難民湧入,所以也不會樂意看到美朝開戰。所以雙方在防止戰爭,尤其是由此引起的中美之間的軍事碰撞方面有一定共同利益。
歐漢論說他不怎麼能夠想見到中國這一次會像50年代那樣「拔刀相助,」介入朝戰,正面或間接幫助北朝鮮抵抗美軍。但是他在對《華盛頓觀察》的專訪中說,「我可以預見中美發生『軍事碰撞』的一個可能性是,當美朝開戰,北朝鮮政權眼看要垮臺,中國決定往中朝邊境調動軍隊,以穩定邊境局勢,或者控制難民。或甚而有之中國想在後北朝鮮取得一定的軍事存在,以平衡美軍在朝鮮半島的力量,那麼中美兩軍就有真正的危險發生『碰撞』。」歐漢倫說。
2001年「海南危機」事件發生之後,中方飛行員王偉失蹤,美方24名EP-3機組人員被中國扣留,中美一度劍拔弩張。這之後雖然兩國整體關係有大的好轉,但是在中國周邊以及外圍海域、天空兩國齟齬不斷。
中美兩軍從1997年開始一年一次的軍隊會晤。這一機制先是在1999年北約轟炸中國駐南大使館事件之後得以重創,後來由於2001年「EP-3海南危機」時中國扣留了美方24名機組人員,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決定完全暫停兩國軍隊的常規接觸。今年5月,拉姆斯菲爾德緩了口氣,說與中國軍方的交往將由國防部長「一個案例一個案例」地做審核決定。一直到去年12月份熊光楷將軍訪美,中美兩軍的對話渠道才至少是象徵性地打開。然而中美兩軍既沒有暢通的對話渠道,也沒有危機解決機制。
第二次朝鮮戰爭,日本該站在哪?
如果美國真要打北朝鮮,美國在亞洲的兩個軍事基地會發揮重要的作用。「南韓的軍事基地還是會比日本的基地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歐漢論說。他著重指出美國在亞洲的重要盟友日本不會參加實戰,日本可能主要會承擔的功能是掃雷、提供海上支持、人道主義救援之類的行動。
對於美國公眾最擔心的本土恐怖主義問題,歐漢論說他不覺得如果美國軍事打擊北朝鮮會帶來朝鮮恐怖份子在美國本土的行動。「如果有恐怖主義襲擊的話,那更有可能是來自伊拉克,而不會是北朝鮮。」
美國一旦選擇軍事手段對付北朝鮮,歐漢論說從作戰戰略上可能會有幾個可能性,一個是安安靜靜地開始,派幾千個特種部隊士兵進行突襲;第二個是「慢的」選擇,鋪開陣容展示軍事實力,希望北朝鮮能夠知難而退,回到談判桌旁。歐漢論說如果真的要對朝一戰,美國將不得不運入30萬到40萬軍人。
中方學者瀋丁立:設想第二次朝鮮戰爭如何進行是「杞人憂天」
正在美國馬塞諸塞州劍橋城的「有責任心科學家聯盟組織」(英文名: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或UCS)作訪問學者、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的瀋丁立教授批評歐漢倫的觀點為「杞人憂天」,他的觀點是美國根本不可能打北朝鮮。
美國不會準備同一個有核武器的對手作戰
「美國從未選擇,也不會準備同一個有核武器的對手作戰。 當然美國永遠不會承認這一點,因為承認這一點會鼓勵世界其他國家發展核武器,」瀋丁立教授說。 他說,即使在1996年中國在臺灣海峽附近放飛彈的情況下,美國航母集結,也只是擺擺強硬姿態,不會升級到和中國打仗。「美國要打伊拉克,多是因為估計伊拉克還未搞成(核武器);而美國一直懷疑朝鮮有秘密核武器項目,但是具體狀況不知道。而正因為北朝鮮可能搞成了(核武器),美國才不會選擇打北朝鮮。」瀋教授說。
瀋教授舉出的另一個美朝之戰不會發生的原因是朝鮮100萬之強的地面武裝力量和一萬門火炮,其中有800門可馬上炮轟漢城。「如果美國對北朝鮮作出任何實質性的軍事反應,一小時之內漢城就會是一片火海。再加上北朝鮮有世界上最大的特種部隊之一,人數佔其陸軍的十分之一,極具戰鬥力。美國不會願意同這樣一個硬果子拼。」,瀋丁立說。
美國必須考慮中國可能會站在朝鮮身後
據不同消息來源,中朝在60年代初曾秘密簽有「互助條約」,雖然這一具有共同防禦性質的條約從未被雙方政府公開提起,但是這一條約存在如果確實屬實的話,將帶給美國軍方又一個頭痛的事情。瀋教授說,假如這一條約存在,即使中朝任何一方單單公布這一條約存在,那美軍在打還是不打的問題上會更為難。而對中國而言,如果互助條約果然存在,那麼一旦美國對朝鮮先發制人,中國該不該幫也會是一個兩難選擇 ── 幫的話,中國就重新走上同美國對抗的道路,而不幫的話,中國面臨國際政治中的「信譽」問題。
對目前的朝鮮半島危機,瀋教授說歸根到底是朝鮮「非對稱地」對美國進行了「核遏制」。他對這一危機的最後解決抱有信心,但是說,「最後的結果會是:北朝鮮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北朝鮮也不會收回其核野心,因為有美國這樣的存在,它必須由核武器保護自己,免得向伊拉克一樣被美國欺負。」
陳雅莉,《華盛頓觀察》週刊,2003年第6期(總第22期),2003-02-12(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