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潘岳再冒政治風險談民主建設

發表:2003-09-29 07:0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報導專稿】新浪網上日前刊登了一則極為有意思的消息,標題就很吸引人:《潘岳:中國將大力促進公眾參與環境保護事業》。
  
沒想到的是,文章的內容更加有趣,原文太長,僅將開頭精要部分抄來足矣:

  「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六日電(記者趙勝玉)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在日前召開的」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國際研討會「上指出,環境權益是公眾權益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各級環保部門將採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推動『公眾參與』進程。潘岳說,『公眾參與』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公眾對影響自己利益的公共事務,應當有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環境方面『公眾參與』發展的程度,直接體現著一個國家環境意識的發育程度,同時也體現著一個國家民主進程和政治文明發育的程度。擴大『公眾參與』的範圍,提高『公眾參與』水平,使環境信息透明化,環境決策民主化,保障公眾的環境權益,是一個漸進的持續發展的過程,需要政府、非政府組織和關心環境的個人來共同努力……」

在今天大陸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為唯一目標的時代,居然還有中共官員呼籲「公眾參與」、直言「社會主義民主」,這在我這個當年的「八十年代新一輩」聽來,恍然有隔世之感。
  
今日中國的政治大局,穩定之中蘊涵著嚴重的危機--也就是學者康曉光先生所概括的「危險的平衡狀態」。一方面,中共在經濟領域取得的成就無人可以否認,中共執政的權威性,儘管面臨多方的挑戰和質疑,卻依然無人可以撼動,「穩定」既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共一貫的執政方針,也是未來中國唯一可能的政治走向。另一方面,內憂外患
嚴重,隱含的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已經出現。社會矛盾尖日趨銳,階級分化已經開始,毛鄧時代並不明顯的階級剝削和壓迫日益壓制,市場經濟的受益者與受害者之間的矛盾幾乎愈來愈難以調和;同時,加入WTO所帶來的國際資本的挑戰,使得今日中國孱弱的民族資本面臨著又一次的生存危機;外交上,儘管中共宣稱「對外關係處於最好的狀態」,但隨著經濟力量的崛起,幾乎所有中國的周邊鄰國,都對中國提出了領土要求,中國以穩定換取經濟發展的外交戰略幾乎無法繼續。種種內憂外患無不表明,中共的經濟體制改革已經走到了盡頭,政治體制改革成為中國的迫切需要。

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中國人的公民意識逐步加強,公民的政治參與要求也日益強烈,學術界關於政改的討論也日趨激烈。在胡發表關於憲法的講話、胡溫一系列親民舉措實施後,網際網路隧爆發出對「胡溫新政」的讚賞,對於新一屆中央政府能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呼聲更是一浪高過一浪,民間紛紛舉行各種關於修憲和政治改革的研討會、座
談會。一時間彷彿進入了「政治小陽春」的感覺。但可能出於意識形態慣有的保守,新班子在加強報刊改革的同時,卻又拋出新的「三不准」原則,又接連關閉了許多與憲法討論相關的網站,一時間大陸又是一片「左」風壓頂,風聲鶴唳。這種忽右忽左的大幅震盪,讓許多人看不懂,更有論者認為「禁令打碎了部分中國知識份子和官員的夢想」。

而就在這時,特別是在舉世矚目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之前,潘岳卻借環保大談「公眾參與」和「社會主義民主建設」,雖然談的是環境問題,但聯繫當下中國的政治現狀和潘岳個人士途沉浮,可以肯定,他這番話絕不是就事論事的隨意之言。但於此萬馬齊喑之時倡言民主,顯得過於不識時務,看來,這位力倡政改的理論家,還是沒有吸取此前因政改言論受壓的教訓。照此下去,他的前途仍然充滿了不確定因素。潘岳曾任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副主任,既是黨內出色的理論家,也是高層中的「少壯派」新銳。

十六大前,潘岳因政改言論被調任到環保總局,一個頗有才幹的青年理論家被「發配」處理污水,其用心不言自明。現在,潘岳再一次冒著政治風險對媒體暢談「公共參與」和「社會主義民主」,他會不會再一次受挫?讓我們拭目以待。
  
不過,環保工作事關每一個中國公民的利益,環境污染的治理,也必需要全社會的配合。在中共高層對輿論界的「封凍」仍然沒有解除的情況,除了環保工作之外,的確不容易再找到一個能夠倡言「公眾對影響自己利益的公共事務,應當有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而無害的部門了。

但不管潘岳的前途如何,在我看來,新浪網上的這則消息,倒是一則不折不扣的好消息,至少,它表明今日中國的政壇絕不是死水一潭。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