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風情: 北京街頭消失的小販(圖)

發表:2006-08-08 19:5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1949年之前北京街頭的小販很多, 此來彼去, 在大街小巷,特別是僻靜的小胡同裡, 由早晨到夜晚, 叫賣聲不斷。早晨賣早點, 青菜的, 夜晚賣零食,小吃, 夜霄的, 五花八門的叫賣聲, 有的清脆, 有的沉悶, 有的有腔有調, 再配以有節奏的打擊器物的聲音, 也很悠揚悅耳, 別有一番韻味. 但是自從1949年後, 隨著社會的變化, 有許多街頭叫賣的小販已經絕跡, 而代之以’副食店」, 「農貿市場」, 「土產門市部」, 「小吃一條街」, 「廢品收購站」等,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 學習外國經驗, 到處是大小不同的」超市」, 推出一大車東西, 吃的, 喝的, 用的, 全有了, 誰還去買那些小販的東西。隨著生活的變化, 有些東西已不需要, 這些行當自然消失。 回憶起半個世紀前那些沿街叫賣的小販的情景也滿有意思。有些小販的叫賣聲, 可能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才能有印象, 作為一個老北京, 把這些老古董翻出來, 一來, 與老年朋友憶舊, 湊趣, 二來講與年輕朋友聽, 叫他們略知幾十年前的社會百態之一景。今就兒時所見所聞, 但現已絕跡的街頭小販情況, 聽我老漢慢慢道來, 有些可能是現在年輕人想像不到的。


(一) 打鼓兒的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收廢品的, 但又不是現在狹義的收購廢品(如廢紙, 酒瓶, 易拉罐, 廢鐵等等), 因為他們經營的範圍更廣泛。他們走街串巷, 手拿一個直徑約4厘米的單面羊皮小鼓, 用一根寬約4毫米, 長約30厘米, 一頭帶小疙瘩的竹劈有節奏的敲打, 鼓雖很小, 但打起來聲音清脆, 居民在家中都能聽到, 雖說是」鼓」, 但聲音清脆, 決不同於一般的」咚咚」的鼓聲., 而是近似於敲擊木頭的聲音, 打鼓兒的(注意, 一定讀兒話音)也分兩大類, 一類是挑擔的, 比較低級的, 這些人本小利薄, 只能收購一些廉價的廢銅爛鐵, 廢報紙等, 因為他們挑兩個竹筐, 每個筐上都繫著四根繩子, 兩個筐繫著八根繩子, 所以他們常自嘲為」挑八根繩的。 另一類不挑筐, 只在腋下夾一個包袱皮, 這類打鼓兒的不收那些廢銅爛鐵, 廢報紙之類低檔物品, 只收購些價值較高的物品,如古董, 字畫, 瓷器, 皮貨等, 甚至作房地產交易,. 這種打鼓的多穿著長衫或比較整齊的褲褂, 而挑八根繩的穿著比較破舊, 類似於現在那些收購廢品的, 挑八根繩的被現在推車子在樓群之間高聲叫喊」收廢品」, 「有破爛的買」所替代, 那些高級」打鼓兒」的現在多改成坐攤, 有門臉, 如天津瀋陽道即是古董舊貨的集散地,北京多在和平門外琉璃廠附近。 這些打鼓的人, 魚龍混雜, 什麼人都有, 甚至有黑道上的, 白天藉機踩點, 夜間入戶行竊, 所以那時老人總是囑咐別讓打鼓兒的進家裡來, 保證安全。

(二) 賣黃土的

以前北京市民家庭做飯、取暖大多用煤, 家庭用煤有兩大類, 一是硬煤塊, 二是煤球(煤餠, 煤磚), 硬煤就是無煙煤的俗稱, 在農村也叫砟子。北京市民常用的是山西大同產的大同塊或門頭溝的砟子。 硬煤與煙煤相比, 不如煙煤火力旺, 不如煙煤好點, 但是煙煤煙氣太大, 而且煙筒容易堵塞, 必須經常清理, 硬煤煙氣小, 火力耐久, 雖然火力不及煙煤, 但是家庭還是多用硬煤。硬煤與煤球相比, 比煤球火力旺,火力耐久, 但是價格比煤球貴,所以家庭多以煤球為主, 必要時摻著用。煤球是用硬煤末做成, 但是純煤末黏性太差, 易碎, 做不成煤球, 必須攙和一定比例的黃土(一般約三七比), 拌和時增加黏性, 乾燥後強度高, 不易碎。手工煤球的做法是: 先將煤末、黃土按一定比例配好, 加水和勻, 攤在平地上, 攤勻, 壓平, 厚約4厘米, 用平板鐵鍬切成約4厘米見方的小塊, 放進直徑約1米的特製荊條篩子中, 篩子下放個小花盆, 搖動篩子, 使小方塊搖成球狀, 這樣一來既增加了強度, 又便於運輸、儲存。 一般家庭多直接從煤鋪買現成的煤球, 煤鋪送到家, 每筐50斤, 但是也有少數家庭為省錢, 買來煤末自己動手搖, 但是煤鋪不賣黃土, 城市都是房渣土, 黏性差, 且無處去取, 於是就有人由城外用小車拉到城裡來賣, 一車約四五百斤。也有的趕著毛驢車。這賣黃土也夠辛苦的, 由城外拉幾百斤重一車黃土, 走十幾里路到城裡來沿街叫賣, 「賣黃土啊」。一車黃土也賣不了幾個錢, 夠一家人吃窩窩頭就不錯了。此外,也有人買黃土是為了作泥瓦活, 那時貧苦人家蓋房捨不得全用石灰砌磚, 而是用」沙子灰」或摻部分黃土砌磚, 這也是他們的買家。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起, 都用機制煤球, 到八十年代後普遍採用液化氣或天然氣, 無人再搖煤球了, 房子都是房管站維修, 再無人買黃土了。

#p#(三) 打瓢賣日用品的

在一個車上裝滿生活用品, 如碗、碟、筷子、杓子、 鍋鏟、籠屜、掃帚、簸箕、雞毛撣子、刷子、痒痒撓、小板凳、拔火罐、 火筷子、煤鏟子、爐鉤子、捅條等等。 注意, 這拔火罐不是中醫治病用的拔火罐,, 而是在沒有煙筒的煤球爐點火時放在爐口上, 增加抽力, 讓煤球快些點燃燒旺, 用鐵皮或鑄鐵製成, 上口約為10~12厘米, 下口約15厘米(比爐口稍大, 長約60厘米。這些東西多是體積大, 重量輕, 所以裝滿車也沒多重。小販在車把旁裝一個葫蘆瓢, 用一根一米左右長的籐條, 邊走邊敲打, 敲打的有板有眼, 聲音清脆, 很是悅耳, 他們久打葫蘆瓢, 能仿照京劇曲牌, 打出<小開門> 、<將軍令> 、 <得勝令>等曲牌., 不過, 也只有他們自己能聽懂, 別人只是聽著」辟辟拍,」 「拍拍辟,」 「劈拍劈」的快慢、輕重的鼓點而已。現在這些物品都歸「土產門市部」經營, 再也不也聽不到那清脆的打瓢的鼓點了.

(四) 打銅碗賣酸梅湯的

過去,僻街陋巷, 沒那麼多副食店、糖果店、食品店, 於是就有小販裝滿一車小食品、糖果,、山楂糕、 汽水、酸梅湯、 蓮子羹、刨冰等食品、飲料沿街推銷。他們的車是特製的, 可以擺很多瓶瓶罐罐, 最吸引人的是那大玻璃缸裡的酸梅湯, 那時沒有像現在這樣多種飲料, 可口可樂、 雪碧、橙汁等等, 大熱天喝上一杯酸甜冰涼的酸梅湯就非常滿足了。其清爽的感覺遠勝過現在人喝杯飲料的感覺.

這個裝滿食品、飲料的車子賣貨不吆喝, 而是用一對直徑約七、八厘米的銅碗在一隻手中疊起敲打, 其聲音叮噹清脆, 音韻悠揚, 非常悅耳動聽, 在夜晚可以傳的很遠, 他們也能敲出很多點子來。在夜晚,幽暗的胡同裡, 車上閃爍著一盞飄忽不定的小電石燈, 車旁常圍著一群孩子們, 在那裡指指劃劃, 挑選著自己喜歡的東西. 如今家家有冰箱, 到超市或農貿市場,買上一推車, 放在冰箱裡, 隨時可以吃、喝. 不需再到街頭小車上買那些不太清潔的食品了。 於是那叮叮噹噹敲銅碗的悅耳的聲音再也聽不到了. 

(五) 挑擔賣青菜的

以前, 一般人家沒有冰箱, 無法大量儲存青菜, 只能一兩天買一次新鮮青菜, 城裡賣青菜的店不多, 也沒有現在這樣多農貿市場、 菜市場。 近郊的菜農有的自己挑擔去沿街叫賣, 也有菜販子由集市批發或直接去菜農家低價購買, 運至城裡零售。 這些菜都是頭天夜裡或當天天明前採摘, 非常新鮮, 為防止青菜打蔫, 菜販在菜挑子上帶個水罐, 經常往菜上灑水, 所以菜販的菜都特別水靈。除去秋冬季的白菜、土豆、蘿蔔等易儲存的品種只賣單一品種外, 春夏季的菜販挑子上常帶多種時令菜,一副擔子百來斤重。 叫賣時能一口氣喊出多種菜名, 並且能把菜的特點喊出來, 叫聲響亮清脆, 意韻悠揚, 頗能招倈顧客, 像辣秦椒、架扁豆、老倭瓜、大茄子、小蔥兒、刺兒黃瓜、嫩菠菜、水蘿蔔等等。侯寶林先生說得的相聲《改行》學賣菜的叫賣聲, 惟妙惟肖, 雖然那有些藝術加工, 但是實際上也是很悅耳動聽的。

(六)賣金魚的

金魚種類繁多, 形態優美, 價格便宜, 容易伺養。養金魚可謂老少皆宜, 貧富皆宜, 不像現在人養的熱帶魚,既難侍弄, 價格又高。有許多人家養金魚欣賞, 孩子們尤其喜歡。賣金魚的挑子, 一頭是直徑約1米大小, 深約20厘米的木盆, 中間分成幾個格子, 分別盛裝不同種類的金魚, 有的還代賣」哈蟆孤朵」(蝌蚪), 擔子另一頭裝著不同樣式、不同大小的魚缸, 喊著」大----小----金魚兒吆哎」的長聲, 在話劇《龍鬚溝》中就有這樣的表演, 小販放下擔子, 常招來一群孩子們圍觀. 他們賣的魚多是兩三寸長的普通品種小魚, 顧客多是貧苦人家或他們的孩子們。

(七)剃頭挑子

清朝以前中原漢族男子留長發, 在頭上挽個髮髻, 與現在的道士髮型相似, 清朝入關後男人都必須剃髮留辮子。留辮子就要把前額部分頭髮剃掉, 只留後腦杓那一小塊頭髮辮辮子,像電視劇裡的清朝人那樣, 民國以後男人們又剪掉辮子, 剪辮子後一般勞動人民和孩子們多留光頭,只有少數富家子弟或愛美的年輕人留分頭,以前都是用剃刀剃光, 到民國十幾年(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後才推廣使用理髮推子。用剃刀剃頭, 需先用熱水把頭髮浸洗弄柔軟才好剃, 否則既不好剃, 也會使頭皮發痛。

那時大街上有高級理髮館, 小胡同也有少數小理髮館或剃頭棚, 但價格都相對比較貴, 所以還有不少剃頭挑子走街串巷理髮, 顧客當然多是小孩和勞動人民。以前的剃頭匠講的是「朝陽取耳, 燈下剃頭」, 就是說可以朝著太陽為客人掏耳朵、剪鼻毛, 晚上也能理髮。 有的還會簡單的按摩和正骨。

現在有個歇後語: 「剃頭挑子———一頭熱.」, 但是, 如今五十歲以下的城裡人可能多數沒見過剃頭挑子。剃頭挑子的構造分兩部分, 一頭是坐凳, 另一頭是洗頭的銅盆和毛巾架。坐凳長約40厘米, 寬約20厘米, 凳腿之間裝三個抽屜, 內裝剃刀、 推子、 剪刀、 毛刷、 扑粉等用品, 另一頭一木筒上部是洗頭的銅盆, 下部是炭火, 木筒還設有毛巾架, 架旁邊挂一條釭刀子用「磨刀布」 ,剃刀鈍了, 隨時在「磨刀布 「 上蹭一蹭。 坐凳、木筒、 毛巾架等都漆成大紅色, 再配以鋥亮的銅飾件, 十分好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沿街剃頭的, 都不吆喝, 而是手持一把鐵製「喚頭」, 作為標幟。 喚頭長約30厘米, 有柄, 尖頭,形如一個大鑷子, 用一根長約10厘米、直徑約1厘米的小鐵棒由喚頭的兩隻腿中間隙縫向上猛撥, 發出清脆悅耳的「噹──汪洋──」長聲, 好像敲擊音叉的聲音,用此招徠顧客。

#p#這鐵喚頭有個來歷, 據說當年清兵入關, 要中原漢族男人都得剃髮留辮子, 剃髮留辮子表示臣服, 否則就要殺頭, 「留頭不留發, 留發不留頭」。 這個鑷子狀的鐵喚頭, 就是皇帝授權強制剃頭的標誌, 不服者, 用喚頭夾耳朵, 日久天長逐漸變成剃頭匠的標誌。現在農貿市場或小胡同裡偶然能見到擺攤理髮的, 顧客多是小孩、 老人或民工,. 價錢便宜, 年輕人愛美, 多去髮廊理髮。如今北京街頭再見不到剃頭挑子了。

(八)鋦鍋鋦碗的

現在誰家盤子、 碗、碟破了就扔掉, 破鐵鍋拿去賣廢鐵, 沒人再去修理。但是, 在以前, 普通人家的盤、碗、 缸、鍋等物品壞了, 捨不得扔掉, 拿去修理修理, 雖然不好看, 一樣可使用。於是就有鋦鍋鋦碗的工匠走街串巷去攬活修理, 其實鋦碗和鋦鍋是兩個不同的手藝行當。

(1) 鋦碗的 : 鋦盤子、碗、碟等瓷器。因瓷器硬度很高, 普通鑽頭鑽不動, 必須用「金鋼鑽「才行, 俗話說「沒有金鋼鑽, 別攬瓷器活」, 就是這個意思。 碗、碟有裂紋或破兩三塊能攢成整體的可以修, 太碎, 攢不成整體就不能修了。修理時,把破碗用細繩纏繞成整體, 夾在兩漆之間,用特製的小鋸弓, 把弓弦繞在鑽桿上, 來回拉動, 鑽桿高速旋轉, 鑽成直徑和深度各1~1..5毫米的小孔, 孔距約2~4厘米(直線部分遠些, 曲線部分近些), 把黃銅鋦子先安在裂縫一側孔中, 再根據踞腳位置鑽另一孔, 這樣可保證兩隻鋦腳正確嵌入孔中, 再用特製的小錘, 輕輕敲實, 使鋦釘牢牢釘住, 且能把兩塊破片拉緊。那小錘的錘頭像小手指大小, 錘柄用棗木或其它硬木做成, 長約20厘米, 比筷子略粗, 不輕不重, 不偏不歪, 每錘都恰好釘在釘腳上 最後再用石灰膏把釘眼和裂縫抹平, 防止滲漏。 鋦釘是用銅絲自製的,每個鋦釘長約1..5厘米., 最後按釘數收費, 當然高檔瓷器要貴些。鋦碗的挑子一頭是櫃子, 帶幾個小抽屜, 裝工具和材料, 另一頭是鋦弓和作鋦釘的銅絲, 馬扎坐凳等物品。挑子一頭吊一個小銅鑼和兩個小鐵疙瘩, 走起路來, 隨著挑子搖擺,叮噹作響, 以此作為招倈顧客的標誌。

(2)鋦鍋鋦缸的: 以前大多用生鐵鍋, 農村居民柴灶鐵鍋直徑約有.0.6~1.0米, 集體廚房鍋直徑可達1.2米或更大。 生鐵性脆, 極易震裂摔裂。修補的方法有兩種, 一是」箍摟」(gu-lou), 另是鋦扒。

先說箍摟鍋: 如果鍋尚未破裂成兩塊, 只是裂縫, 沿裂逢方向, 在縫上每隔約10厘米左右鑽孔, 孔徑約0.5厘米, .用細繩將鍋纏緊, 使裂縫最緊密, .在碳爐上用坩鍋將黃銅屑熔化, 倒入軟石綿托杯中, 托在鑽孔下部, 熔化的銅一部分由孔中被擠入孔上部, 此時在上部用石綿團將擠上去的銅液壓住, 稍待, 銅凝固, 孔上下連成一斷面如」工」字型的雙帽釘狀, 因熱脹冷縮的原理, 銅釘將鍋的兩半牢牢夾住. 再用石灰膏抹住防滲漏。 箍摟鍋鍋內面留有銅疤。

再說鋦鍋: 鋦法與鋦碗近似, 但鍋鋦是用熟鐵製成, 長約5厘米, 鋦鍋鑽孔用普通合金鋼鑽頭即可, 不須金鋼鑽。鋦鍋的鑽比較大, 樣子和不能變速的手搖鑽差不多, 全靠手搖。鋦缸與鋦鍋相同。

現在城市居民普遍用鋁鍋,(鋁鍋可以換底) 和不鏽鋼鍋, 而瓷器打壞就扔掉, 無人拿去修理, 走街串巷鋦鍋鋦碗的工匠自然就絕跡了。

(九)賣木碳的

以前, 有些講究的人家, 嫌在房中生火爐灰塵大, 用碳火盆取暖, 在外面把火生旺以後, 再搬進房內, 吃涮火鍋也用木碳,用戶較多, 那木碳多是用硬雜木燒制而成, 火力旺, 耐久。走街串巷賣碳的小販, 推個獨輪車, 手搖一柄雙面大撥浪鼓, 鼓直徑約25厘米,厚約6厘米, 搖起來悶聲悶氣的。 如今居民樓房都有暖氣, 平房住戶多用帶煙筒的火爐, 極少人再用木碳採暖。涮火鍋用少量木碳可到土產門市部去買. 再聽不到賣碳翁的砰砰鼓聲了

(十)賣熟食小吃的

沿街叫賣的熟食小吃種類很多, 如炸(讀閘)丸子、炸豆腐泡、老豆腐、餛飩等,多是挑一副擔子, 一頭是帶火盆加熱保溫的湯鍋, 另一頭裝碗筷、半成品原料、調料等的櫃子, 櫃面做成小餐桌, 有的還帶小凳子供客人使用。 因為這些東西都不是主食, 所以有的還代賣主食,如燒餅、油條、羅絲轉兒等。炸丸子、炸豆腐泡等都是事先炸好, 賣時再現下鍋煮, 不能在湯裡泡時間太長, 否則就泡的太軟, 吃起來口感就不好了, 餛飩更不能早下鍋,要不就成片兒湯了!這些湯湯水水的小吃, 盛在碗裡, 澆上調料, 香噴噴的, 誘人食慾。這些賣熟食的小販, 多在晚上走街串巷的叫賣, 供一些人當夜宵吃, 直到半夜十一, 二點鐘還有賣的。在幽暗的小巷裡, 遠遠傳來長長的一聲「剛出鍋的炸豆腐」, 聲音響亮、悠揚。如今, 這些小吃, 多集中到小吃城(如東安市場), 小吃一條街(如隆福寺)等地,在小街僻巷再見不到這些小販們的身影了.

(十一) 賣豆汁的.

豆汁不同於平時所說的豆漿, 豆汁是用綠豆磨漿發酵而成, 遠聞有一股類似「泔水」一樣的酸腐味, 喝不慣的人接受不了這股氣味, 但是喜歡的人, 卻喝的」津津有味」。 賣豆汁的小販, 多用小車拉著大桶賣, 因價格便宜, 居民多用大盆或飯鍋來買, 回家燒開了喝, 典型的吃法是焦圈、 燒餅就咸菜, 喝豆汁.

現在北京外地人多, 大多不喜歡豆汁那酸腐味道, 如今不但沿街專賣豆汁的小販絕跡, 就是連專賣風味小吃的隆福寺街、西四小吃城、東安市場等地都不見賣豆汁的攤位。據說在右安門內尚有一家賣豆汁的, 那是飲食服務公司特意保留的。

#p#(十二)賣布頭兒的

賣布的商店很多, 但還是有些走街串巷賣布的小販, 他們肩背一個大包袱, 賣一些廉價的布頭、冷布、豆包布(一種織紋稀疏、空隙較大的做豆腐用布,也可湊和作衣服裡子)等, 銷售對象多是貧苦人家的婦女。 這些布販有的是搖撥浪鼓, 有的高聲叫賣。自上世紀五十年代後, 買布用票, 當然不許小販賣布, 直到改革開放九十年代初取消布票, 隨著生產發展, 經濟繁榮, 布匹成衣到處有售, 這些賣布頭的小販自然消失了.

(十三)賣半空兒的

半空兒就是由花生裡剔出來的顆粒不飽滿的癟殼花生, 北京人稱之為」半空兒」, 比花生質量差, 但是價格便宜得多。到秋冬季節, 一些窮苦人無錢做大生意, 只好到乾貨棧躉些半空兒沿街叫賣, 因其價格便宜, 倒也頗受貧家婦女和孩子們的歡迎,花不了幾個錢, 買一大堆來磨牙消遣。 賣半空兒的挎個籃子, 在夜裡沿街發出淒惋的叫賣聲:「──半空兒的買」。叫賣一晚 能掙幾個錢?

(十四) 焊洋鐵壺的

以前城市家庭用的燒水壺、燒水爨子(就是直徑約七、八厘米, 長約30厘米, 上部有柄,容積較小,可放進家用煤爐快速燒開水用) 、水舀子、火爐煙筒、 拔火罐等都是用鍍鋅薄鐵皮(白鐵皮)或不鍍鋅的薄鐵皮(黑鐵皮)製成, 有些是咬口(如煙筒), 有些是焊口(如水壺) 。這些都屬於走街串巷的「焊洋鐵壺的」匠人的活計。他們挑著擔子, 擔子上一頭裝著焊錫、鏹水、石灰膏、烙鐵、小火爐等, 另一頭裝著要用的黑白鐵皮、砧鐵、錘子、鐵剪、木棒、馬扎等工具。 「焊洋鐵壺來──」 .的吆喝聲是他們最簡單的招呼顧客的方法。

現在城裡人都用鋁鍋、鋁壺或不鏽鋼製品, 修理鐵皮用品的人極少, 沒有活計, 自然見不到走街串巷的「焊洋鐵壺」的工匠了。偶爾有些鐵皮活計,送到「黑白鐵修理門市部即可。 

(十五)賣夜壺的

以前窮街僻巷住的都是貧苦的勞動人民, 房屋破舊, 一個大雜院裡住幾家幾十家, 只有一個廁所(少數條件好的男女分廁) , 院子裡沒有廁所的就要跑幾十米或幾百米遠處」方便」, 公廁裡沒有燈, 又無人管理, 屎尿遍地, 所以夜間多不去廁所, 在家裡用尿盆解手, 一些老爺們兒, 多用夜壺解小便, 夜壺這東西雖說是生活必需品, 但是實在不雅觀, 難登大雅之堂, 所以一般日雜商店都不賣夜壺, 於是一些無以為生的窮人, 顧不得許多, 就從瓦窯上販運些夜壺來賣, 因為這東西實在不雅觀, 白天又不是急需此物的時間, 誰能大白天提個夜壺滿街走動? 所以賣夜壺都是夜裡八,九點鐘以後。他們的叫賣聲最簡單, 只是簡單喊「夜壺啊──」, 有時半夜十一二點鐘還能聽到賣夜壺的叫賣聲, 但畢竟這東西銷量有限, 所以並不能經常聽到賣夜壺的吆喝聲。.現在城市大部分是樓房,自家都有衛生間, 「方便」極為方便,再也不需夜壺了, 個別病人需要者, 到藥房就可買到, 但不是老式陶製品, 現在都是搪瓷的。

以上是臨時想到的, 雖不說是挂一漏萬, 肯定還有不少漏掉了, 請有興趣的朋友繼續湊趣。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