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壓力致女生激增 中國高校成了「女兒國」(圖)

發表:2006-10-18 04:2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9月份一開學,從復旦大學傳來消息,該校今年錄取的3871名新生中,男生1847名,佔47.7%;女生2024名,佔52.3%,這是該校歷史上女生比例首次超過男生。

  與此同時,同樣的情況出現在中山大學,該校中文系碩士研究生中女生比例逐年走高──女生和男生的比例從2004年、2005年的6︰1上升到2006年的近乎7︰1。

  廣州日報報導,華南師範大學心理應用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敏強教授跟記者說:「一進階梯教室,一片‘紫嫣紅’的女兒國,養眼是養眼,但是也讓人擔憂啊!」

  事實上,女多男少的現象正從外語專業類院校、師範類院校逐漸向綜合性大學蔓延;甚至在以理工科專業為主的院校裡,女生的比例也在逐年攀升。即使是臨床醫學這種男生佔優勢的專業,女生也從「絕對劣勢」過渡到「微弱優勢」。

  專家認為,目前我國高校中男女比例還不至於失調,但高校女生比例尤其是高學歷層次女生比例上升的「神速」,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現象。



 

現狀

  「這是近幾年的事,突然發現女生怎麼一下子多了起來──每次上課的時候,教室裡面竟是一片‘紫嫣紅’,半天才能找到幾個男生。」廣東多所重點高校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們都在向記者傳達同一個發現──現在大學裡的女生是越來越多了。

  在記者日前參加的一個生態旅遊的全國學術研討會上,高校界一共有三個博士參加了會議的發言,巧的是,這個「博士團」居然也清一色‘紫嫣紅’,而且生態旅遊屬偏理科專業,這種巧合不免讓人有些詫異。

  文科專業女生佔絕對優勢

  統計顯示,在1999年擴招前,我國的大學生中女生比較少,只佔20%左右,今年直升至40%左右。

  目前,在全國尤其是以城市考生為主的地區,女生升學的比例遞增速度非常快,去年,上海、北京、天津、新疆等地,高考錄取比例已經出現女生反超男生的現象。

  對此,廣東統計部門目前還沒有專門的統計數據,但是從各個重點高校反映的情況看,廣東高校中女性的力量同樣強大。

  文科專業中,女生的優勢地位由來已久,但目前這種狀況正被日趨進一步強化。在廣東技術師範學院擔任輔導員的王老師,一談到這個事情,直呼大傷腦筋。她告訴記者,自己在中文系做輔導員,簡直像活在「女兒國」──在她所帶的2006級本科生中,女生145人,男生僅21個,只佔總人數的12.6%。

  外語類高校和專業就更明顯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招生辦徐科長告訴記者,「廣外女生一直以來就比較多。近年來有些小語種的班級出現男生絕跡的現象是常有的情況,不過學校一直在盡量保持性別的平衡。」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女生佔全校學生總數的68%左右;在北京外國語大學,這一數字更高達75%。

  理工科女生也不示弱

  如果說,在大多數人眼裡,文科類專業女生佔多數見怪不怪;在綜合性高校的偏理科專業甚至理科院校裡,女生人數的迅速上升就顯得典型了。

  華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黨志告訴記者,該院研究生也出現了女生佔多數的狀況。就他目前所帶的環境科學專業,研究生一共有16個,其中就有9個是女生,佔了其中的一半以上。

  臨床醫學曾經被認為是男生佔優勢的專業,但根據中山大學近幾年的統計顯示,醫學部的本科生中,女生在人數上也從「絕對劣勢」開始過渡到佔「微弱優勢」 ──今年的臨床醫學八年制的100名大學生中,女生就佔了53個。在中山大學的統計中可以看到,一向被認為是男性學科的生物學,在讀碩士已經是男女「平分天下」。

  學歷越高女生越多

  從事20多年教學工作的張敏強教授對此感觸頗深。他告訴記者,這個問題已經讓他困惑了很久,「記得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我還曾經帶過兩屆學生,沒有一個女孩子。我最早關注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還在中山大學任教,我感覺應該是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這個變化就慢慢產生了。」

  「以前我在招生時一直有意控制著男女生的比例為一半對一半,但這個防線已經被衝破了。我的上兩屆研究生還是三女兩男,這一屆是四女一男,上一屆最突出,是五女一男。」很早就開始注意到該問題的張敏強,對此感到有點無奈。

  「不過,這種狀況並不是發生在我一個人的身上,華師的心理學系招考,女生上線人數居多的現象已經持續了好幾年了。拿今年來說,總共招生一百來人,女生就有八十多個。」他坦言在擔憂的同時也只能接受女生越來越多的現實。

  「大專生是趙敏,本科生是黃蓉,碩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滅絕師太,博士後更可怕,是東方不敗!」這是早前廣泛流傳的一句話,更有甚者強行將女博士從女性群體中「孤立」出來成為「世界上第三類人」。然而現在,也許是該對女博士正名的時候了──隨著高學歷中女性人數的逐漸增加,這些「李莫愁」、「滅絕師太」們正在擺脫「異類」的名號,回歸平常女兒家。國務院發表的《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狀況》顯示,截至2004年,全國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女生佔在校生總數的45.7%,女碩士、女博士的比例分別達到44.2%和31.4%。

  部分班級男生成「邊緣人」

  伴隨著數量的增長,女生在高校中當家作主的地位也進一步凸顯出來,其中相當典型的是──高校不少班級上,男生正處於「邊緣化」狀態。中山大學金融系某班的學生小馮告訴記者,在他們50多個人的班級裡面,女生更熱衷於競選班幹部,除了一名男生當選外,其他職務幾乎都是女生。女生活躍在校園的各個角落。

  談起班上的學生,華南師範大學旅遊管理系輔導員呂老師一臉的驕傲。「這些還要得益於班上眾多的女生幹部,她們是學生工作的重要支撐。有言道,女生多的地方是非多,但是這些女生幹部,她們的組織策劃能力非常強。」

  而廣東技術師範學院中文系的輔導員王老師則坦言:「很多事情交給女生做更放心,因為她們普遍更細心,態度很積極,可以說在群體生活中更加活躍。」

  從另一個角度看,女生太多的環境也許使男生更加怯於或不屑於表現自己,從而放任自己處於邊緣化狀態。小許是新聞學院2003級新聞專業的一名男生,當過很長時間院報的總編輯,社交活動能力很強,可是面對四分之三都是女生的班級環境,始終覺得有些氣短。「上課的時候女生都歡叫著坐到前面,課堂上熱烈討論,積極發言提問,我們男生卻不敢湊過去,多數是躲在教室的後排,一聲不吭。」

  解密 三大原因造就女生強勢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測試與評價研究所許燕教授認為,出現高校裡女生多的現狀,是因為現有基礎教育體制更有利於女生脫穎而出。「女生好靜、勤奮,在當前以記憶為主的考試模式中更容易勝出;同時,女生對偏重於形象思維的文科更感興趣。」

  女生在心智上成熟較早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李偉民認為,這確實是其中一個因素。但不能說現有的教育制度就適合女生發揮,只能說目前我們的考試方式、大學課程、評估方式偏重於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能力,客觀得到的後果就是──培養出來的人才中,出現了一定的性別對比。他強調,這是一個客觀後果,並不是一種主觀的設置。「也許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我們的教育體制和人才教育模式到底應該培養什麼樣的年輕人?我們應該把知識以一種什麼樣的方式來傳授給年輕人更合適?」

  但是曾經擔任華南師範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的張敏強不認同這種看法,「不是考試形式更適合女生,而是女生比男生更用功。」

  「我有一個學生,每天都領著她的男朋友,‘督促’他去上自習。只要你在校園裡稍微轉轉,就會發現圖書館看書的都是女生,在球場上打球的都是男生。」張敏強教授談到目前高校裡男生的學習狀態,有些不滿。「感覺現在女孩子都比較懂事,男生太不成熟了。」

  他認為,從生理和心理上來看,青春期的女孩確實比男孩成熟得要早。由於受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從小在家庭教育中灌輸給她們的觀念就是,女孩子應該早些為家庭承擔責任,這樣就教給了她們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她們在學校中很清楚自己的使命,所以在高中學習的過程中她們比男孩要用功得多。

  「在課堂上,女生發言更加積極,在課下,她們也會深入地思考一些問題,主動找老師探討。而很多男生的思想還比較幼稚,經常沈迷於網路遊戲或者足球、籃球等體育運動不能自拔。所以,在大學這個階段,女性對自己的人生目標把握得更好一些。」張敏強認為,這是女性在高校中尤其是高學歷階段開始顯現優勢的主要原因。

  女性獨立自強意識加強

  女生越來越多,有專家從社會學中尋找原因,「根本還是歸功於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李偉民認為。

  專家認為,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任何一個家庭都願意為孩子的教育進行投資。「養兒防老」已經成為過去時,女兒也是家中的頂樑柱。有機會進入大學深造學習也不獨為男孩的專利了。而現代家庭教育伴隨著時代而產生的變化,左右著女性在心智上的成熟不但比男生更早,也比過去要來得更早。

  「‘學得好不如嫁得好’已成老觀念,開放的社會心態已經讓她們得到了最好的洗禮。凡事應該靠自己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現代女孩獨立自主的意識很強烈。她們很明白社會生存的法則,學有所成,才會增加自身的含金量,才會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才能最終建立一個如意的家庭。也就是說,要嫁得好,自己也要學得好。」張敏強認為。

  就業壓力導致追求高學歷

  「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原因,也是促使很多女生去作出讀研讀博的無奈選擇。」華南理工大學黨志教授告訴記者,他手中的女碩士女博士有很多人都出於這個原因選擇繼續深造。本科畢業找工作,男生明顯優於女生,女生只有通過提高學歷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當然很多女生也是出於對未來的打算,想獲得一份穩定的職業,譬如說當老師,這樣有時間兼顧家庭。

  考入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博士生的小謝坦率地承認,自己當時就是因為找不到工作而選擇繼續讀博,「現在在校園裡面呆久了真的不願意出社會了,希望能夠有機會留在高校教書,這就是我最大的夢想。」

  反思 男女比例需要干預嗎?

  高校女生比例迅速上升,帶給我們的觀察和思考,也許並不僅是追溯因由這麼簡單。在感嘆高學歷群體中女性崛起現象的同時,不少專家提醒必須注意分析這一現象的種種外延。

  高學歷女性撐起半邊天

  「我身邊的朋友家庭中,妻子學歷比丈夫高的隨便一想都是。」媒體工作的小劉感慨萬分。

  他說「女性學歷越來越高未必是壞事,現在的家庭組合中,妻子學歷比丈夫高的現象多起來了。這在以前的家庭當中是不可能接受的,但現在大家都習以為常了。這樣的家庭對於下一代的教育大有裨益,傳統觀念中母親只需要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但現在,在對孩子的學業和人格培養上她們的地位越來越舉足輕重了。」

  機關工作的張先生毫不隱諱地承認,因為妻子的學歷比他高,收入也比他高很正常。他認為,兩個人對家庭貢獻的只有量上的區別,沒有質上的區別,有個高學歷的妻子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

  不過,在高校裡,女教師能夠評上教授職稱的已經是鳳毛麟角。雖然現在這種狀況可以改變,但這個表現與她們在學校裡的輝煌相比,就有些不對等了。

  對於這個問題,黨志教授認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社會資源對女性的公平程度。現在高校做項目其實是「跑項目」,這就更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處理 「跑」,而女性在這方面還存在明顯的劣勢。她們不太熱衷於去做這些事情,也是受她們自身心態的影響。從這個角度看,目前女性在高學歷群體中所佔的只是 「量」的強大,在社會人才上卻未必有「質」的優勢。

  高校準備好了嗎?

  面對可能成為趨勢的「女生潮」,傳統在數量上都是男生佔優的高校是否應該做一下準備?

  高校內的教育專家在思考這一問題,首先是學校的硬體設施。改革開放以後,目前很多高校還是按照上個世紀80年代的模式建設的,從學生宿舍到娛樂設施大多以適應男生要求為主,如學校裡的活動場所只有適合男生的球場等,適合女生活動的場所根本沒有或少得可憐,「大學裡的女生不是去圖書館,就是去逛街,沒什麼娛樂可言。」

  部分高校也坦言,學校一下多了這麼多女生,在後勤上恐怕也難以跟上。如女生宿舍,目前不少高校的老校區還是沿用集體衛生間和集體浴室的舊宿舍,對女生日常使用非常不方便。

  同時,張敏強還指出,由於女生本身的心理特徵是趨於感性而且早熟,對於感情投入度大,因此心理出現問題的機率比男生多,加強高校心理輔導特別是對女生的個性輔導,是一個急需引起重視的問題。

  男女生分數線不同?

  去年北京大學小語種招生過程中,該校外國語學院對男女生設置了不同的分數線。此舉引來各界的激烈反應,但是不少高校教授對這種做法卻並不全然反對,甚至承認目前在不少高校這都已經是「潛規則」,「只是不明確說出來而已。」

  張敏強認為,任何一個學校在招生的時候都會注意到男女生比例協調,但是要注意方式。「很多學校預先就設定好男女比例,在招生的時候會打出某某專業只招男生,或者男生女生按什麼比例錄取,這種方式就比較樂於讓人接受。」

  李偉民則認為,高校更需要思考的也許並不是男女比例問題,而是應該在具體的課程專業設置上注意引導,注意發揮人才的能力,從深層次看是我們的教育制度應該培養怎麼樣的人才。女生一樣有創造能力,也不是所有女生都只會死記硬背的,關鍵是我們的教育應該引導學生培養什麼樣的能力?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