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當一份名為《網際網路交換中心網間結算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文件悄悄出現在信息產業部網站的時候,幾乎沒有多少人注意到,這樣一份文件對於中國的網際網路產業將產生何種影響,對於推動中國寬頻更廉價地普及有何重大意義。
「這是網際網路領域‘打破壟斷,保護競爭’原則的重要體現,特別是能夠扶植網際網路企業的發展,以及推動整個網際網路事業的發展。」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人士這樣評價「辦法」的出臺。
網際網路隱形壟斷
隨著中國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網際網路大國,網民數量超過1億。
隨著網民越來越多,許多人發現在一些網路應用時,越來越麻煩。同樣訪問國內的網站,有些速度很快,有些卻非常慢;要下載一個軟體,網站可能提供數個甚至數十個地址讓網民選擇,從網通、電信、鐵通、聯通、移動到廣電、長寬各式各樣的地址都可能有,有的網民就得一個個去試,到底哪個地址下載速度更快。
有心人士會發現,如果你在北方使用網通的寬頻,要訪問一個網站,而這個網站只把伺服器設立在南方的電信公司,速度可能就不令人滿意;反之也是如此。
這樣的煩惱不僅網民有,連提供網際網路服務的網站們也對此敢怒不敢言,一肚子委屈和鬱悶在心頭。
最近在上地開信息類服務網站的網路公司CEO童軍(化名)很煩惱,隨著網站的註冊用戶越來越多,原本設立在北京的伺服器已經不能滿足需要,現在給他只有兩個選擇,要嘛選擇一些專業公司在南方等地幫忙設立伺服器,緩解從南方的寬頻用戶帶來的流量壓力;要嘛就是自己去和南方的電信部門談判,在那邊託管伺服器。前者的費用相對較高,後者則要耗費許多精力。
「原來只有一個中國電信的時候,只要在北京就能搞定許多事情,現在雖然託管伺服器和流量的費用降低了,但加上跑來跑去的維護成本,其實也沒有省心多少。」見證了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童軍這樣對《財經時報》抱怨。
其實不僅是這些剛在發展中的網際網路公司苦不堪言,就連已經成規模的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也倍受煎熬,甚至一些海外上市的門戶更是有苦難言。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一家國內網路公司,當其要宣佈一個新遊戲上市時,就有刁鑽的投資經理拿著報表質問,「你為什麼需要在電信和網通分別設立伺服器,這其中的成本會增加多少?」
回溯到「辦法」的出臺,這一份文件為何會被起草人士提升到「打破網際網路領域壟斷」的戰略高度呢?
信產部降價吸引客戶
這個「辦法」的核心其實只有一條,將一些中小規模的網路接入服務提供商,通過信產部指定的網際網路交換中心(以下簡稱交換中心,業內一般稱為NAP點)與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互聯的結算價格,下調15%。
目前,全國大約有10家被稱為「國家網際網路骨幹網經營單位」的企業,包括6家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鐵通、中國衛通,以及幾家非盈利型的機構,如教育網等。
這些企業的用戶要訪問其他企業的內容時,就必需與其他企業發生聯繫,而建立聯繫的方式,信產部規定有兩種:一種是通過信產部設立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的交換中心進行連接交換,採用「辦法」規定的價格;另一種是兩個企業之間自己連接,信產部不監管雙方連接的價格,但其他企業要與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連接時,是單方面付費給這兩家企業,價格一般情況下比通過信產部的交換中心便宜。
這好比一個人要搭乘A地公司的公共汽車去往電信或者網通「勢力範圍」的B地,你可能向A地公司交納的是月票也可能是按次收費,其他的就不用操心了。
但A地去往B的時候,如果A地不是電信或者網通這兩個重量級企業管轄的範圍,那麼A地到B地時,就要掏出這中間路程的過路費,從B地回到A地時也要掏出一定的過路費;但B地的公共汽車不論來往任何一個點,都是不需要付費的。
既然A地的汽車去往B地都要交錢,那麼為什麼還有另一種辦法,需要信產部設立「交換中心」呢?這是因為,如果哪天B地看A地不爽了,原來4個車道就留1個車道走,那麼錢還是一樣教,但堵車就不可避免了,而信產部建設的另一條路就不會出現上述不公平的狀況了,只是價格也稍微高一些。
但令人尷尬的是,儘管信產部的交換中心能夠保障信息高速公路的暢通,價格也並非高得離譜,但全國信息高速公上的信息只有2%的「車流量」通過這條高速公路。
根據《財經時報》獨家獲得的消息,9月8日,信產部奚國華副部長主持部內專題會議,研究解決關於「網際網路骨幹網網間瓶頸的階段性解決方案」時,就提出下調NAP點結算價格15%,吸引流量,以此間接實現直聯價格的下調。
也就是說,信產部意識到運營商之間信息公路各種人為或者非人為的「堵車」,已經成為一個「既有必要性又有緊迫性解決」的難題了。按照測算,信產部目前三個交換中心的容量「足夠用個兩三年沒有問題」,電信管理局副局長魯陽表示。
按照信產部有關官員透露,如果這個階段性方案調整到位,可以吸引超過中國網際網路20%的流量。
顯然,信產部不願意看到,8月間中國聯通、中國鐵通大張旗鼓宣布退出網吧市場的事件越演越烈。
誰在侵犯消費者
儘管信產部決心巨大,但這個調價方案依然被許多中小規模的骨幹網經營企業認為是個過渡方案,還不能從本質上解決問題。
中國鐵通一位人士對《財經時報》表示,直聯價格不納入信產部監管範圍,依然不能觸動壟斷者的神經,這位人士將矛頭直指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壟斷國內的網路接入市場。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網際網路的接入90%集中在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手裡,而其他3家電信運營商(衛通有資格但不經營)只佔5%市場份額,剩下則是一些更小的盈利或非盈利機構。
但中國電信對於壟斷的說法不以為然,他們辯稱這種市場地位是通過市場競爭獲得的,並非天然壟斷。
只是,除了在新建小區,電信和網通還能夠相互博奕一番,在已經成規模的社區裡,除了當地最大的電信運營商,你還會選擇誰來為你接入寬頻?
在過去幾年,不論是其他電信運營商的寬頻、有線寬頻還是電力寬頻,只要給消費者的價格低於電信或者網通的太多,那麼很快消費者就會發現自己在訪問一些伺服器在電信或網通的網站時,速度越來越慢。這其中的內情頗令人耐人尋味。
知情權,這是消費者最為關注也經常最為煩惱的地方,特別是在高科技領域。
據央視2005年在西單街頭做的一次隨機調查,有超過70%的人聽說過「互聯互通」這個名詞,相信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在幾年前,如果你要用移動的電話撥打聯通的電話或者小靈通,會發現非常難打甚至打不通,這就是因為當時運營商之間因為利益等各種原因,造成的互聯互通難題,經過幾年時間的整頓,這個現象已經大幅度減少,至少現在許多人發現電話不好打的時候,不會一味地認為就是信號不好或者電話質量不好,而可能會認為是不是有人在「搞鬼」了。
但對於網際網路用戶來說,使用網路不暢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電腦配置,小區環境等等客觀問題,因此即使是運營商之間互相「掐架」,用戶基本不能發現,就是發現也無可奈何。這無疑,已經極大損害了用戶的消費權利和知情權利。
回顧中國聯通退出網吧市場這一事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聯通被單向結算的政策帶來的高額成本壓得無利可圖,甚至虧本經營。在聯通網吧上網的用戶,每訪問一個電信或者網通的網站,聯通都要為此付費,如果是用BT下載軟體,那麼一個小時兩元的上網價可能都不夠聯通支付給電信或者網通的流量費的零頭。
試想,規模化的網吧下場都如此悲慘,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還敢將無線上網卡的包月價格壓得更低嗎?
數據顯示,儘管現在大部分城市的ADSL包月價格已經降到100元以下,與大部分發達國家地區的資費水平差不多,但比較我們的工資收入與網際網路費用支出,中國網民所承受的無疑還是太過於昂貴了。
来源:財經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