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留學生和留學的鄉愁

發表:2007-08-11 15:5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誰都知道,在浩浩蕩蕩的海外華人移民四大群體中,除了正常合法的移民外,一部分是公派人士和中資機構人員;另一部分不是合法身份非法滯留者就是非法身份非法滯留的各色華人,餘下來的就是留學生了。

黃皮膚,黑眼睛,去東方,走西方,對海外留學我們情由獨鍾,但在異鄉的路上疾步行走,我們卻時常感受到風塵僕僕的苦澀。從昔日唐僧千里迢迢取經到如今萬里滔滔的五洲學子,當代中國留學生和古代的高僧一般虔誠,不只是去學技術,學管理,學理論,學工藝,去感受異鄉文明的成果,也同樣是經歷著一段異鄉的人生轉型。比如,到了國外,人生地不熟,在不斷面臨身份關,語言關,金錢關的衝擊時,其實,心理關才是相當一部分留學生的最大難題。

留學,本是一項專對外國人而言的重要教育投資,一般的方向總是由不發達國家向發達國家的轉學。去學什麼,怎麼學始終是兩個重要的課題。但是,由於年輕人總是急於得到外界的承認,於是,帶著各種複雜的心態來到國外留學生來到異鄉後,卻發現夢想了許久的留學生活與所期望的有一定距離。陌生的語言,沈重的課業,單調的生活,刻骨的思鄉,只有隻身闖入留學的男女才能夠品咂出留學生活的千般滋味。

跟留學生朋友聊天,他們都有一種體會:鄉愁總是很遠,遠在家鄉,遠在記憶的深處;鄉愁又總是很近,現實生活中隨便一樁小事也會觸及對故鄉的回憶。
在海外,鄉愁的產生似乎不僅僅是因為跟故鄉缺乏溝通交流。一名留學生告訴筆者:「其實,現在打電話很方便,特別是父母學會了網上聊天,我們每天都可以交流,還能通過在線視頻看到對方,對家裡和國內發生的事情可以說是瞭如指掌,但還是常常想家。」

是的,尤其是對於海外華人來說,鄉愁就像一張透明的網,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無處不在。

記得一些學者說過,鄉愁既是一個時空概念,也是一個文化概念。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鄉愁是人類羈旅異域的一種普遍的心理狀態。所以,鄉愁首先是個距離概念,離鄉愈遠愈濃重強烈。此外,鄉愁的內容和對象往往是記憶中的昨日人與事,是個時間概念。與此同時,鄉愁還是個文化概念。因為對海外華人而言,「故鄉」不僅是狹義上的出生地或是籍貫地,更包括了廣義的精神家園。

鄉愁,是潛藏於人心底的一種思念情緒,一旦遠離故土,便會或急或徐湧流而出。鄉愁一般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對親友、鄉親、同胞的思念;第二層是對故園情景、故國山河、舊時風景的懷念;第三層也是最深層的,是對歷史文化的精神眷戀。

說白了,因為留學生「遠離了一個情感上認同的家」,從所熟悉的環境遷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這樣一來,他們一方面失去與家鄉的聯繫,失去了舊有的文化依憑和社會地位;另一方面又感覺自己在新環境裡無助無望,原有的自我意識在新環境中得不到認同與讚許,就會產生語言、文化、種族、生活習慣、空間距離等方面的疏離感和漂泊感。另外,特別是當原有的母體文化與居住國的客體文化之間產生衝突時,他們往往會覺得自己是置身於社會的「邊緣」,是文化身份模糊的「他者」。

所以,在這種心態下,即使是奮鬥有成者,鄉愁也如影隨形。當這些在國內被嬌縱慣了的獨生子女們此時此刻所經受的心理考驗大多超過了他們的心理承受力時,以至於有些留學生完全陷入了心理恐慌之中,中途放棄學業,無功而返者也有人在,揮之不去的隱憂中,人們開始知道什麼叫做鄉愁。很多留學生抽空都會到唐人街吃中國菜、買中國報紙雜誌或是看國產電影,那兒既是華人聚會的地方,也是滿足他們「中國胃」、「中國眼」、「中國耳」的地方,甚至連討價還價都一樣,感覺上好像是回了一趟家,鄉愁也得到了些許排解。

有意思的是,這些年,由於中國社會的發展極為迅疾,於是,不少留學生的心態開始變得不平衡了。記得,80、90年代的時候,留學生回國的大多是在國外混得不好的,而現在則大大不同了,回國的大多數是功成名就者或在自己行業很優秀的精英。就像一本留學生寫的暢銷書上說的,為什麼很多人不回國,只是因為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回國的路不可能充滿鮮花和掌聲了。

在網路上,筆者經常看到一些人,喜歡貶低中國,鄙視大陸人。其實,大家都是中國人,自己混得差了,又不是別人害你成這樣了,說到底,都是你自己選擇的道路。

應該說,大部分出國留學的人,都屬於曾經在中國的應試教育制度中獲利的,出國留學,其實對於絕大多數人,出國的初衷就是希望走快捷方式獲得成功,當然還有就是滿足個人和家族的虛榮心。事實上,留學和不留學相比,無非是多了一點外語,多了一點知識,多了一份技能而已,如果想投機取巧或拿來炫耀都是十分淺薄的。留學更重要的是學會跨文化的交流,學會重新做人,從現實挑戰看,人光有學歷是不夠的,綜合生活能力遠比學歷更重要些。如果人緣不好,人際關係差,再大的能力也將發揮不好。

人的一生,大概需要花十幾年的時間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既花錢有花時間,弄不好還專業不對口,學習什麼,掌握多少直接關係到找工作和找對象的順利與否,留學生之所以花大量時間在海外學習,文憑專業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針對自己的興趣和將來的社會需要,這樣才不至於悔不當初。

有一位留學生在被問及留學體會時這樣告訴筆者,「人在異國他鄉會變得特別有傾訴的慾望,而很多話不能跟周圍的人說,抑或說不明白。而到網上發帖,是傾訴,是對自己生活的一個總結和回顧,也是希望能夠獲得他人的共鳴。我們終究是需要認同感的生物。」

好在,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因特網的普及,眼下的網路世界,已成為留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留學生來說,在異國他鄉會感到寂寞乃人之常情,而網路則給了他們一個虛擬的家園:通過網上看新聞,可以知道國內的變化;在網上聊天,可以與國內的親友們保持聯繫。而網上的論壇則使他們在國外的生活變得不那麼艱苦與枯燥。

留學生活的坎坷讓很多人選擇上網傾訴自己的故事。在海外論壇的一些帖子中,作者或事無鉅細地敘述自己從踏上異國開始的點點滴滴,或挑選一段特別的經歷加以詳細描述,與網友分享。一位「留學白皮書」的作者也在自己的帖子裡提到,寫完這些內容,「感覺鬆了一口氣,好像把憋在心裏很久的話都吐出來。我必須要休息一下,好讓我的靈魂趕得上我的腳步」。

更多的留學生則選擇在論壇上灌水以分享自己零散的心情。他們留下的隻言片語並不像上面所出現的那些文章那麼具體詳盡,卻也能獲得宣泄。一名在西國留學的學生表示,通過在論壇上的交流,剛到西國時的孤獨感已經減少了很多。「交到很多同在西國求學的朋友之後我才發現,很多時候自己並不是一個人在孤身奮鬥。」

曾很多人埋怨說,在中國生活,受人壓制。其實,老實說,很多出國的留學生,根本沒什麼工作經驗,大多都是畢業就直接走人的,你哪知道中國社會究竟變得怎樣了。筆者和一留學生交流畢業以後的打算,他毫不掩飾地說,先闖蕩闖蕩,積累點經驗。現在這個社會,談什麼懷才不遇,都是愚蠢的。在當今世界,真正有能力的人,都能浮在社會金字塔尖上,你沒有站起來,只能說明,你的能力還沒有你想像的強,或者你是自以為是。所以,理智的想法是提升自己,而不要去怪社會。對企業不忠誠的人,企業不會重用,同樣,對國家不忠誠,國家也會棄用。

真的,留學既不是為了拿來向他人炫耀的淺薄資本,也不是圖他國時髦的吃喝玩樂方式,主要是為了自己長知識長本事。在學習的過程中,大大小小的困難一定會有,因此,除了不同的文化知識的吸收外,在一個陌生的異鄉,個人心態的重塑十分要緊。

是的,漂泊也好、鬱悶也罷,浮躁也好,傷感也罷,又何嘗不是人生歷練的情感積澱呢?

一個人在外生活,朋友是情感的寄託,朋友多了,生活自然就容易很多。

此外,利用假期回中國旅遊、探親也絕對是給心靈加油的不錯選擇。

生活不能因種種的不如意而停止,留學所能做的只能是強迫自己適應,從學習、生活到心態,逐一按需要來調整。不管是回國謀求發展還是繼續留在國外繼續深造,留學的生涯必將成為青春歲月的記憶珍藏。

真的,既來之,則安之,因為「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来源:星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