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事件常成為重大歷史事件的導火線

作者:信力建 發表:2011-08-13 12: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近代史的諸多重大歷史事件,都由鐵路事件觸發,甚至形成中國歷史發展的轉折點。

「保路運動」與清帝國的覆滅

保路運動是辛亥革命的直接導火線。1911年5月,清政府成立「皇族內閣」,宣布將各省已交商辦的鐵路收歸「國有」。隨後,清政府強行接收粵漢、川漢鐵路,並與英、法、美、德四國銀行團簽訂了《粵漢、川漢鐵路借款合同》,以借債抵押為名,將鐵路轉讓給外國。深受鐵路國有之害的粵、湘、鄂、川四省人民立即掀起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抗擊清政府的「賣國」罪行。其中四川省的保路運動最為激烈,釀成了民變。清政府遂命端方率領湖北新軍入川鎮壓,武昌防務空虛,革命黨趁機起義。

導致大清帝國覆滅的是1911年5月9日清政府發出一道「上諭」:

「國家必得有縱橫四境諸大干路……從前規劃未善……不分枝幹,不量民力,一紙呈請,輒行批准商辦。乃數年以來,粵則收股及半,造路無多,川則倒帳甚巨,參追無著,湘鄂則設局多年,徒資坐耗。……用特明白曉諭,昭示天下,干路均歸國有,定為政策。所有宣統三年(1911年)以前各省分設公司集股商辦之干路,延誤已久,應即由國家收回,趕緊興筑。除枝路仍准商民量力酌行外,其從前批准幹線各案,一律取消」。

100年後的今天,人們可以更理性的看待這則「上諭」。一方面,國家的確急需鐵路,而各省鐵路建設緩慢、有關公司帳目一塌糊塗。以粵漢鐵路來說,全長1190公里,從1905年收回路權至1911年六年間,僅修成廣州至黎洞106公里,長沙至株洲150公里,股東糾紛層出不窮。另一方面,清政府不僅目無法紀,擅自取消各省合法的民辦鐵路合同,還同外國銀行訂立借款合同,把收歸國有的路權轉賣給外國,把自己變成了民眾眼中的「賣國賊」。

「事變初起,四川總督趙爾豐1911年9月2日致內閣的電文力主和平解決:‘此事非和平集激烈,如朝廷准歸商辦,大局或不致十分破壞;如不准所請,則變生頃刻,勢不得不用兵力剿辦,成敗利鈍,實不能臆計。至全國受其牽動,尤為爾豐所(不)敢任咎’。這裡提出的妥協主張和後果的預計,都是十分清醒的。但是,五天以後,當民眾抗糧、抗捐等和平手段之際,趙爾豐和清廷沒有堅持和平解決的方針,局勢就一發不可收拾了。趙爾豐遵照清廷‘嚴拿首要’的旨意,誘捕了士紳領袖9人,民眾圍困督署,趙爾豐下令開槍,局面就變為‘無日不有戰爭’了」。清政府的「暴力鎮壓」手段最終把自己送進了墳墓。

「東清鐵路」與蘇聯的入侵

1896年,清政府特使李鴻章赴俄祝賀沙皇加冕典禮,與沙俄簽訂了《中俄禦敵相互援助條約》(即《中俄密約》),該條約規定,為協防日本,大清與俄國建設「東清鐵路」。

所謂「東清鐵路」,即李鴻章堅持命名的「大清東省鐵路」,又稱「中國東省鐵路」、「中東鐵路」、「中東路」。這段鐵路是從俄國赤塔經中國滿洲里、哈爾濱、綏芬河到達海參崴的鐵路中在中國境內的一段鐵路,它以哈爾濱為中心,西起內蒙古的滿洲里,東至牡丹江的綏芬河,南達旅順軍港。路線呈丁字型,全長約2400公里。1903年7月14日,「東清鐵路」全線通車。俄國取得了沿鐵路兩側數十公里寬地帶的行政管理權甚至司法管理權。於是在東北的心臟地帶出現一個遠比普通租界規模龐大得多的不受中國管理的「國中之國」。

「東清鐵路」使中國東北成了俄國人的勢力範圍,促使日本在中國境內發動了一場「日俄戰爭」。清政府甚至為這場戰爭專門劃出了一塊交戰區,並宣布中立。戰爭以日本獲勝告終,產生的直接的後果就是:日本加強了對南滿和朝鮮的控制;俄國暫時停止了在遠東的擴張,集中精力在歐洲發展,並與法、英等國結盟,捲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以至1917年經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被推翻,成立了蘇俄。

到這裡,「東清鐵路」的故事還沒完。日俄戰爭爆發後,日本控制了長春以南的路段,一般稱為「南滿鐵路」;長春以北的路段則繼續被俄國控制。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長春以北路段繼續由中蘇合辦。基本仍維持「國中之國」的狀態。1925年底奉軍與馮玉祥國民軍開戰,蘇聯支持馮玉祥,因而拒絕奉軍利用中東路運兵南下,奉軍護路司令張煥相一度拘捕蘇聯中東路局長伊萬諾夫,蘇軍則向滿洲里集結,蘇聯駐北京大使加拉罕向中國政府提出最後通牒,限三日內放人。後經日本調停,張作霖下令釋放伊萬諾夫。

1928年,張學良率領奉軍歸順南京中央政府,中國實現統一。1929年7月,張學良決心奪回失去的「中東鐵路」主權,切斷了蘇聯對中國共產黨的支持,並下令驅逐「中東鐵路」的蘇聯職員,查封哈爾濱蘇聯商業機構,開始著手收回中東鐵路。同年7月18日,斯大林掌握實權後的蘇聯政府宣布對華斷交,並命令蘇軍在中蘇邊境黑龍江吉林段準備武裝介入。1929年8月14日,蘇聯沿中東路一線向中國進攻,戰爭開始,張學良領導下的王樹常、胡毓坤、於學忠、鄒作華、瀋鴻烈等將領均試圖遏止蘇聯進攻。由於蘇聯動用新進武器與大量兵力,東北軍被蘇軍擊敗,東北多地被蘇軍佔領。1930年,在美國的調停下,張學良被迫在伯力(哈巴羅夫斯克)簽訂了《中蘇伯力會議議定書》,議定書恢復了蘇聯在1929年7月10日以前在「中東鐵路」的一切權益,蘇軍則撤出中國東北,但繼續佔領中國領土黑瞎子島等地。這就是著名的「中東路事件」。

最讓人匪夷所思的是,中共在此次蘇聯入侵過程中,竟然提出了「武裝保護蘇聯」的口號,並組織大規模的反對國民黨、擁護蘇聯的群眾示威。1929年6月26日中共中央發表《「八一」日的口號》,提出「反對進攻蘇聯,擁護蘇聯革命勝利」、「變國際戰爭為國內戰爭」等口號。7月31日,《紅旗》發表文章,號召廣大群眾「準備以鐵血來保衛蘇聯」,動員人們「到街上去」。8月1日,中共組織了1800人參加的遊行示威,並且發動7000名工人舉行罷工。

張作霖之死

張作霖堅持「中東鐵路」的自主權,與蘇聯關係最終破裂。蘇聯遂對張作霖採取暗殺行動。

1926年8月,蘇聯政府命令蘇軍情報局對張作霖採取暗殺行動,實施人為特工薩爾嫩和布拉科夫。根據暗殺計畫,在張作霖舉辦音樂會時,樂隊人員會偷偷帶入地雷,埋設在張的官邸內,將張作霖炸死。不幸的是,9月24日布拉科夫負責護送地雷過境時,被張作霖的特工查獲。第一次暗殺失敗。

張作霖開始強力反蘇。1926年12月1日,張作霖以北洋軍閥總指揮和安國軍總司令的名義,發表「反共宣言」。在東北三省散發的傳單中,張作霖稱「蘇聯布爾什維克是毒蛇和猛獸」,並積極支持蔣介石清除在北閥軍中的共產黨。1927年1月,在北閥的背景下,張作霖對駐東北三省的蘇聯機構進行搔擾,防止在東北三省發生武裝起義。3月11日,張派人搜查了蘇聯在哈爾濱的商務代表處;3月16日,關閉了在哈爾濱的蘇聯「運輸」股份公司代表處。3月31日,搜查了東部鐵路局蘇聯工作人員的機構;4月6日,襲擊了蘇聯駐北京領事館,逮捕了大批中共黨員,其中包括中共創始人李大釗,並於4月28日將其殺害。同一天,張作霖軍隊在南京扣留了一艘蘇聯船隻,逮捕了3名蘇聯外交信使以及在武漢政府任職的蘇聯總顧問的夫人博羅金娜,並企圖強迫博羅金娜說服丈夫簽訂南北停戰協定。同時,張作霖軍隊參與了鎮壓上海的共產黨武裝起義,並在南京組建了以胡漢民為首的新臨時政府。隨後,蘇聯顧問團被迫撤離了中國。6月25日,張作霖致電蔣介石,希望與其簽訂一份「共同反對共產黨」的協定。在國內製造反共高潮的同時,張作霖還煽動盤踞在中國北部邊境地區的白匪和當地土匪對蘇軍邊防部隊實施挑釁。據蘇聯國家保安總局統計,1927—1928年在蘇中邊境共發生90多起入侵蘇聯領土事件。

張作霖焦頭爛額的時候,日本也脅迫其答應修建鐵路的要求。1927年6月,日本在東京召開了「東方會議」,決定採取所謂「滿蒙積極政策」,加強對奉系軍閥的控制。日本向張作霖提出擴大鐵路許可權,建築吉會、洮齊、吉五、延海、齊黑等六大鐵路等要求,並禁止張作霖在東三省建築與日本利益相牴觸的鐵路。1927年11月15日,張作霖迫於內外壓力,在日方草擬的《滿蒙新五路協約》上簽了一個「閱」字。他並沒有簽姓名,以便日後搪塞和抵賴。1927年12月—1928年初,張作霖與北伐軍作戰,節節敗退。日本大使又趁機威脅張簽訂《中日合資修筑吉會鐵路合同》,並承諾可以幫助其阻止北伐軍過黃河。張作霖大罵:我這臭皮囊就是不要了,也不能做這件叫我子子孫孫抬不起頭來的事。

乘張作霖內外交困之機,蘇聯對張作霖實施了第二次暗殺行動,並取得成功。1928年7月4日夜,張作霖被炸死於瀋陽郊區的皇姑屯車站。蘇聯特工故意把炸彈埋在了由日本關東軍警戒的鐵路橋上,嫁禍於日本政府。使蘇聯政府大惑不解地是,在張作霖被暗殺後,日本政府主動承擔了責任。

「九一八事變」的導火線

「柳條湖事件」是「九一八事件」的導火線。

根據日本關東軍軍官花谷正的證詞。「18日夜,月近半圓,高粱地黑沉沉的一片;疏星點點,長空欲墜。島本大隊川島中隊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查鐵路線為名,帶領數名部下向柳條溝走去。一面從旁邊觀察北大營的兵營,一面選了個離兵營約800米往南去的地點,河本親自把騎兵用的小型炸藥安裝在鐵軌下,並點了火,時間是10點過了,轟的一聲炸響,鐵軌和枕木都炸飛了」。

爆炸後,河本末守命令小分隊向北大營的方向射擊,並向日軍獨立守備隊報告「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炸毀鐵路,攻擊守備隊」。獨立守備隊又立刻報告了關東軍司令部。板垣征四郎下令向中國軍隊開火,進攻東北軍北大營和瀋陽城。當時,駐守北大營的是東北軍第七旅,毫無防備,被打得措手不及。事前張學良曾訓令東北軍不得抵抗,駐守部隊也未做出反擊。第七旅的三個團中有兩個團按指示撤走,另外的王鐵漢620團未及時接到撤退命令,被迫自衛抵抗,最後突圍撤走。由於執行不抵抗命令,北大營萬餘名守軍被只有500多人的日軍擊潰。隨後,瀋陽城及東大營駐軍不戰而退,被日軍順利佔領。隨後,日本關東軍在東北展開全面攻勢。四平、營口、齊齊哈爾、哈爾濱、錦州等東北主要城鎮相繼失陷。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植的滿洲國正式成立。溥儀擔任國家元首,首都定在新京(今長春),年號定為「大同」。國際聯盟強烈譴責日本政府的行為,不承認滿洲國政府的合法性。日本表示抗議,宣布脫離國際聯盟。「九一八事變」拉開了日本全面侵華的序幕。在廣東另立中央的汪精衛嚴厲譴責蔣介石政府丟失東北,要求其下野。不久,蔣介石宣布下野。汪精衛與孫科等粵系國民黨領袖入主南京中央政府。9月18日,被中華民國視為國恥日。


(本文參考和引述了袁偉時先生《中國鐵路(1863-1949):在愚昧、專制、侵略下掙扎》中的部分材料)



来源:作者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