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有4大治病功效 3類人別吃(組圖)

發表:2013-06-25 00: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3年06月25日訊】蔥是常用食材,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不過對於以下人群來說,尤其適合。

一、風寒感冒患者

蔥白主要功能是解表發汗,通常被用來治療風寒感冒。

風寒感冒屬於常見的表證,尤其是秋冬季節,人體很容易受到風邪和寒邪侵襲,導致肺氣不能宣通,人體陽氣被郁遏在體內,不能夠暢通地正常運行,於是會出現惡寒發熱、頭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多痰等感冒症狀。這時就可以用蔥來解表了,蔥性溫味辛,辛能發散,可讓病人出汗,使體內郁滯不通的陽氣隨著汗液排出,陽氣運行便通暢了,病邪也就隨汗被驅除了,所以民諺有「感冒病、治不難,大蔥大姜和大蒜」的說法。

二、肺病患者

蔥白是入肺的,中醫裡把蔥又叫做「肺之菜」。《本草綱目》講道:蔥「生辛散,熟甘溫,外實中空,肺之菜也,肺病宜食之」。所以常用用它來補肺,止咳。最簡單的用蔥白熬湯就可以用來宣肺寒,何樂而不為呢?

三、食慾不振者

蔥白也入胃經,所以在治療胃病的方子裡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可以健胃,促進胃液分泌,當胃口不好、吃不下飯,或者吃飯不香時,可以在炒菜時加些蔥同炒,也可以生吃來打開胃口,促進消化。

四、腦力勞動者

蔥能夠通陽氣,消除人體陰邪阻滯,保證頭部氣血供應,使頭腦靈活。

不適合吃蔥者

一、體熱者

由於蔥性溫熱,不適合體內熱重者,如患有肺熱燥咳、胃熱嘔吐,痔瘡出血,痛瘡潰爛等內熱疾病的人就不要吃蔥了,以防熱上加熱,加重病情。

二、體虛多汗者

蔥能夠解表發汗,所以不適合表虛者食用。表虛最大的特點就是汗多。比如有些人並不熱,也沒幹什麼活,也沒吃什麼辛辣的東西,但汗就自己往外冒;還有些人早上睡覺醒來,發現床單都汗濕了,這種自汗、盜汗的現象往往都是表虛的表現,這樣的病人本來就易出汗,帶走了體內陽氣,使體溫下降而發冷,如果再吃能打開毛孔發汗的蔥,病情當然就會加重。同樣道理,由於蔥易發汗對汗腺的刺激較強,有腋臭的人在夏季應慎食。

三、患胃腸疾病者

雖然蔥能夠開胃,促進消化,但是它的刺激性比較強,所以患有胃腸道疾病特別是潰瘍病的人不宜多食。

大蔥雖好但還是要有些注意事項。古人說「蜜反生蔥」,蜂蜜與蔥同食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容易導致人腹瀉,胃腸道不適。

蔥性溫味辛,所以和狗肉、公雞肉這種性溫的食物一起吃,很容易上火尤其是鼻炎患者,吃蔥燉狗肉很可能會加重病情。

服食中藥時應注意,看看藥性是不是和蔥有牴觸,比如六味地黃丸的功效和蔥正好相反,如果二者同時吃的話,會抵消藥性。

中醫有「薰辛害目」的說法,是指蔬菜中有臭味、辣味的,會有損視力。生蔥吃多了會對視力不利,視力不好者要少吃。

蔥通常用來和寒性食品搭配,如魚蝦蟹田螺等,必須加蔥同燉同煮,才可以散寒去腥;鴨性寒冷,煮時應加蔥結;用蔥薑豆豉煮食各種海鮮,有驅寒調味之功,尤其是貝類應多放蔥,它不僅能緩解寒性,還能避免食用貝類後會產生的過敏性咳嗽、腹痛等過敏反應。

蔥作調料,多用於葷、腥、膻、以及其他有異味的菜餚、湯羹。它可以壓制、除去禽畜內臟和蛋類的腥、膻異味,也能去除豆類腥味和土氣味。

蔥作藥用時常常連須食用,所謂「連須蔥白」指的是要帶著蔥白底下白白細細蔥根一起使用,因為蔥根也是一味很好的藥材,可以驅風散寒,解毒去頭痛。

吃蔥要抓時機,農曆正月生長出來的蔥是一年中營養物質最豐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更是特殊的補品。此時的大蔥正好適應了天地陽氣上升之性,其溫通作用更強,可以把陽氣通行到四肢百駭,祛退陰邪,恢復生機,能把人體胃腸一年積下的污垢、邪氣清除出去。

蔥煮成粥有食療作用

一、蔥豉粥,廚房中的感冒止痛藥

取蔥白3莖,豆豉10克,大米100克。把豆豉、大米淘先乾淨後一起放入鍋加清水煮粥,等粥熟的時候,再加入洗淨並切成細段的蔥白,接著煮個一、二沸,這道蔥豉粥就做好了。

這道粥用的是廚房中常見的兩種調料,看似簡單卻大有來頭。它原載於晉代《肘後方》中,還出現在宋代《太平聖惠方》中。它有什麼功效呢?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稱它能發汗解肌,發汗很好理解,那解肌呢?解肌是指解除肌表之邪,病邪一去,肌肉酸疼的症狀也就消失了。所以這道湯可用來治療外感風寒造成的感冒、頭身疼痛,肌肉酸痛等。

有人不知道豆豉也是一味中藥,其實它有解表、除煩,和胃、解毒的作用,和蔥搭配在一起,尤其是又經與白米煮成粥,不僅能增強發汗的功能,還可以補充人體發熱出汗時丟失的水分,同時兼顧到了胃氣,在汗出熱退的同時讓人的正氣不受損傷,這也是歷代醫書都推崇這道粥的原因吧。另外服食這道粥後,如果能蓋上被子睡一覺取汗,效果更好。

二、防風粥,適合老人孩子的祛風解表方

取防風10克,蔥白2根,梗米30∼60克,首先將防風、蔥白一同煮水,水開後去渣取汁。然後用粳米煮粥,等粥快熟的時候再倒入剛才煮好的防風蔥白汁,接著煮成稀粥即可,趁熱一次服完,梗米的用量可以根據患者的食量來調整。

這道粥出自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從方名上我們可以大致看出它的功效來,防風這味藥古代又叫作「屏風」,意思是它能御風如屏障,向來是治療風、寒、濕邪造成病痛的要藥。我們都知道風隨草偃,俗語也說牆頭草,隨風倒,意思是風朝哪個方向吹,草就朝哪個方向偏,可唯獨防風不同,它能傲立風中,靜止不動,古人發現它這個特點,就用它來作為抵禦風邪的藥,實踐證明它不僅能防止外界的風侵入人體,還會把已經侵入人體的風邪驅趕出去。如果再輔以蔥白,可助其發散解表之力,前人認為這兩者搭配能行週身,因此兩藥協作藥效更強,所以這道粥可以祛風解表,散寒止痛,主要針對外感風寒夾濕所致的病證如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風寒濕痺,骨節酸痛,風邪犯腦,頭風頭痛等。

防風素有風藥中的潤劑之稱,味甘質潤,微溫不燥,作用緩和,尤其適合老人,小兒以及體弱者服用。



来源:網路健康頻道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