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一專欄】中國銀行業資金鏈斷裂……(上)(圖)

作者:王尚一 發表:2017-07-06 08: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7年7月6日訊】中國銀行業資金鏈已大面積斷裂,中國系統性危機從核心部分爆發,快速向全社會傳導。銀行業在垮塌前貌似堅若磐石,一旦開始垮塌則迅雷不及掩耳,銀行業做為現代經濟的中樞,其垮塌將直接快速引發經濟和社會崩潰。

銀行業垮塌分三個階段:第一,大規模壞賬。銀行貸出的大量資金無法回收成為壞賬,銀行實質破產。第二,資金鏈斷裂。壞賬規模過大,銀行回籠資金枯竭無法更多放貸,只能急劇緊縮放貸資金先維持自身費用和儲戶日常取款需求。第三,儲戶擠兌和銀行關門。銀行大規模壞賬無法繼續掩蓋,從隱性實質破產變成現實倒閉。當前處於第二階段。

中國銀行業資金鏈已大面積斷裂,中國系統性危機從核心部分爆發,快速向全社會傳導。銀行業在垮塌前貌似堅若磐石,一旦開始垮塌則迅雷不及掩耳,銀行業做為現代經濟的中樞,其垮塌將直接快速引發經濟和社會崩潰。
中國的銀行業資金鏈開始斷裂。(圖片來源:Pixabay)

壞賬滋生的溫床

人們對銀行的信心是壞賬滋生的溫床。人們總是對銀行充滿莫名的信心,賺點兒錢往哪裡放呢,對自己不放心,對家人不放心,對小偷小摸更不放心,只有存銀行才放心。這種放心因何而來?對銀行的極大信任和極強信心。

人們不理解銀行業危機。人們無視銀行業的巨大風險,金融業人員甚至不相信銀行會垮塌。銀行業是資金中樞,也就是錢最多最集中的地方,銀行沒錢(資金鏈斷裂)的狀況非常罕見。說到銀行擠兌和關門,人們覺得那只是寫在書本裡,尤其金融從業人員,把銀行關門當做無稽之談。

金融業的超級自信緣自三方面:第一,凱恩斯主義佔據主流後,現代金融教科書主要成為謊言洗腦工具,過度誇大金融業的作用和力量,同時迴避和淡化金融業危機的內容,以至於金融業人員藐視風險甚至對風險一無所知。第二,二戰後,印鈔成為世界經濟的主要驅動力,金融業人員浸泡在氾濫的資金海洋中,切實感受到金融的巨大力量,他們難以想像資金匱乏的情形,更不認為資金鏈會斷裂。所以一旦銀行業資金鏈斷裂,金融業人員的震驚通常超過清醒的外行。第三、最重要的,當銀行業發生危機時各國政府往往全力救助。銀行業倒閉和金融業崩潰會直接導致經濟和社會的全面崩潰,政府無法承受,所以總是全力解救銀行業。既然如此,銀行業就為所欲為。

金融業超級自信的態度在美國次貸危機中展露無遺。美國次貸危機在2007年已經開始顯露,周邊行業憂心忡忡,只有金融業信心十足。結果就是雷曼兄弟倒閉時,世界金融業目瞪口呆。第二天各銀行緊急收縮信貸,銀行業資金鏈大規模斷裂,迅速傳導到全世界,成為全球性金融危機,並且迅速轉化為經濟危機。美國政府緊急操作,美聯儲瘋狂印鈔幫助銀行連接起資金鏈。中國、歐洲、日本隨之採取同樣行動,瘋狂印鈔共同刺激世界經濟。 

在中國,政府表面可以隨意印鈔給銀行補充資金,銀行業擁有充沛的資金補給。人們普遍抱著政府萬能的信仰,既然政府可以無限印鈔,只要敢印鈔,銀行就不可能關門,一切問題都有解。

1990年代中期起,中國銀行業經歷過資金鏈斷裂、瀕臨關門的危機。朱鎔基立下軍令狀保護共和國長子,在政策支持下,國企不僅實施工人大下崗,還從銀行獲得天量貸款。數年後,不僅國企沒救活,還把銀行拖下水。銀行壞賬堆積如山,資金鏈斷裂,只能通過高息攬儲(部分地區超過15%)獲取資金來勉強維持銀行不關門。

銀行危機傳導到社會,即為經濟與社會危機。如果沒有先前的瘋狂信貸,銀行即使卡緊貸款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也有限,人們尚能正常生活。但在1990年代銀行業危機期間,各地三角和多角債如一團亂麻,銀行陷入壞賬泥潭,無法實施正常信貸和支付功能。除了高息儲戶的錢被黑掉外,很多地區的正常儲戶取錢也受到極大限制,大額取錢困難重重。國企工人不是大下崗就是大欠薪,生活異常艱難。

創造出銀行危機後再解決危機。朱修改銀行法加強中央集權,實施政府推動下的無限印鈔,全面推行血汗工廠經濟,推動出口創匯。與此同時,體制還成立了掩蓋壞賬的資產管理公司、讓一些金融重災區的信用社倒閉以及吞掉高息儲戶資金(宣布高息賬戶作廢,銀行不僅不付息甚至不還本)等方式,銀行業最終走出危機。這種自己創造危機進而解救危機的模式,是典型的中國式「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大大增強了民眾對體制的信心。

21世紀銀行業進入新一輪規模快速增長期。根據中國美元為錨的金融機制,隨著出口創匯和外資進入中國,中國外管局可以增發相應的人民幣給創匯者和外資在中國境內使用,同時中國額外印鈔供體制消耗。在貨幣總量規模的快速增長環境下,1990年代積累的銀行壞賬所佔比例越來越低,銀行業表面進入黃金時代。銀行業對社會的資金供應越來越充足,經濟受到資金支持後也越來越火熱。

2008年底4萬億號令發出後央行瘋狂印鈔,銀行再次大規模放款。彼時中國出口急劇下降,出口企業大量倒閉。在救美國就是救中國的口號下,中國跟隨美聯儲的腳步瘋狂印鈔,而且步子比美聯儲邁的更大。隨著天量貸款的釋放各領域得到充足的資金,尤其央企、地方國企、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很多之前從銀行根本貸不到款的私企,也被惠及獲得可觀貸款。在銀行貸款的支持下,神州到處風風火火進行建設和擴張。

民眾對體制掌控銀行解決銀行危機的能力更有信心。2009年起中國替代美國成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發動機,雖然美國經濟規模比中國大得多,但中國經濟增長更快,對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支持力度更大,因此受到世界各國的追捧。1990年代的銀行危機甚至危及政權體制都挺了過來,現在中國經濟實力如此雄厚,若銀行業危機再現,完全可以複製過去的成功來扭轉乾坤,輕而易舉。

技術官僚階層興起使銀行業的操控能力大大增強。1990年代中國金融系統人才匱乏,從上到下都盲人摸象,上層喊口號動員,中下層貫徹執行,既看不到過程,也無法預料結果。進入21世紀,香港、海歸和本土金融人才大量湧入中國銀行業,在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支持下,銀行業的操作水平和風險控制能力獲得大幅提升。銀行業在資金、技術和人才的共同作用下顯得很強大,人們也因此堅信:有這樣強大的技術官僚團隊銀行危機不會再現。

壞賬是怎麼出現的?

中國銀行業經過朱的改造後實際成為美元的衍生系統。表面上銀行業可以隨意印刷人民幣,根源上人民幣以美元為錨,中國印鈔的界限是外儲規模。朱大力推動血汗工廠經濟以及全力吸引外資,到2008年積累1.5萬億美元外儲。隨著美元外儲不斷增多,人民幣按比例大量增發。2008次貸危機後世界看好中國經濟,美聯儲印鈔產生的廉價游資以萬億美元規模瘋狂湧入中國。

2008年後中國經濟模式從出口導向變成外資依賴,銀行業整體轉向。美國次貸危機後中國出口急劇下滑,中國經濟從血汗出口為主導轉向內部經濟。雖然出口創匯減少,但天量國際游資不斷湧入支持外儲急劇增加。在外儲支持下,中國4萬億經濟刺激變成40萬億人民幣,印鈔如洪水般湧向市場,國企、地方政府和私企都大躍進式擴張。只要美聯儲QE印鈔廉價美元游資進入中國,央行即可大規模印鈔支持銀行業大規模放貸。

中國銀行業甩包袱的能力和速度快速提升。美聯儲在2010年11月實施QE2後,沉寂近兩年。2011下半年QE資金效用衰退,進入中國的美元游資大幅減少。根據與美元掛鉤的原則,央行印鈔開始卡緊。銀行業資金鏈相當緊張不得不收緊放貸,但各級擴張正轟轟烈烈展開,資金需求量有增無減,這次銀行業的取捨表現出操作技術的長足進步。1990年代銀行數年大規模放貸,既無目標也無約束,最後被巨額呆壞賬拖入關門邊緣;2010年後央行與各商業銀行認識到貸款和資金風險,及時剎車快速改變大水漫灌模式,卡緊一切可能增加銀行呆壞賬的風險放貸。

銀行業的技術操作促使其他經濟單位改變。銀行業過度關注自身風險卡緊各類貸款,導致經濟出現第一次困境。例如,卡死對鐵公基的大規模放款,導致鐵道部萬里大停工,鐵道部被迫改名「鐵路總公司」,改為國企式資金操作,除要求銀行放貸外還積極尋求地方政府的資金合作,增加債券發放,引誘私企參與鐵路建設,並且大規模拖欠供應商款項。另外,銀行業意識到地方政府的風險,不再對地方政府大規模直接放貸,卡死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運作,直接導致各地房地產市場冷卻,經濟陷入危機。地方政府不得不積極開拓財源,啟動債券、理財和高利貸的多種集資模式。同理,私企擴張缺錢之際尋求各種借貸方式續命。

2012年後銀行業跟隨美聯儲QE3再次大規模印鈔和放貸。2012年中期,中國經濟陷入危局的消息傳遍全世界,歐美的大眾廣播電臺對中國經濟憂心忡忡。9月,美聯儲開啟無底線超級印鈔的QE3,大量美元再度湧入中國。中國央行跟隨印鈔,銀行業定向放貸,支持各類鐵公基和房地產的再度火爆。中國權貴和富人手中的資金更加充沛,到全世界採購各種奢侈品,顯得中國經濟風生水起。 

銀行業的實操模式出現重大轉變,高度強調資金安全性。美聯儲QE的不確定性導致銀行資金緊張,迫使銀行業轉變重點,高度重視資金安全性。隨著人民幣貨幣總量M2超過100萬億,加上人民幣對美元不斷升值,支持人民幣總量幣值遠超美國,成為遙遙領先的世界第一大貨幣。2008年末,中國M2為47萬億,增加1萬億美元的外儲,等於基礎貨幣6.8萬億人民幣,按照5的乘數,即增加34萬億,貨幣總量增加四分之三左右。2012年末,中國M2增加到97萬億人民幣,同樣增加1萬億美元外儲,等於基礎貨幣6.2萬億人民幣,按照5的乘數,即增加31萬億,貨幣總量增加不到三分之一。所以,即使美聯儲QE3後大量美元流入中國,對中國資金面的影響也日益減弱,資金緊張成為常態。顯然,銀行業操作模式改變,以卡緊信貸、強調資金安全性為主。

面對資金鏈緊張狀況,銀行業不斷實施信貸剝離措施,將資金壓力轉嫁給民眾。信貸剝離的措施看似金融創新,各種新名詞和銀行金融產品不斷湧現,見識短淺急功近利的民眾被各種新名詞吸引,積極跟隨銀行的指導購買各種金融創新產品。對銀行業來說,這是通過對民眾銷售各種金融創新產品,不斷把風險轉嫁給民眾。主要的操作手段有以下幾種:

第一,對私企實施全面的信貸剝離措施是銀行業操作的優先目標。2008年後,不少私企獲得大量貸款進行投資擴張。但是當投資變成產能後,面對的卻是日益激烈的競爭、不斷上升的成本、不斷下降的銷量、不斷虧損的利潤、越來越難以回收的應收款。一些銀行密切監控私企的壞賬風險迅速採取措施,不過銀行業針對私企狀況沒有貿然採取行動,以免打草驚蛇。銀行利用私企相互之間的熟人關係以及私企老闆缺乏風險意識,推動私企相互擔保,也就說通常說的聯保。如果一家企業貸款出問題,銀行可以追溯其他有錢的聯保私企,從而保障自身的資金安全。隨著越來越多的私企無法償還貸款,銀行追溯關聯擔保企業,更多私企被拖垮。

第二,銀行通過誘騙的手段對私企不斷抽貸。欺騙式抽貸是指,私企貸款到期後銀行假裝繼續貸款給私企,但需要私企先借過橋貸/高利貸,一旦私企借錢還給銀行,銀行便不再放貸,私企陷入高利貸漩渦。隨著大量私企的銀行貸款不斷到期,銀行欺騙式抽貸的方式日益普及。2013年中期某官媒發表文章提及,中國企業債務約65萬億元,佔GDP的125%,比5年前上升近30%。文章說,「企業龐大債務醞釀的風險越來越高,成了政府債務和影子銀行之後又一大經濟問題,若不及時加以解決,會導致中國經濟全面衰敗。因此,政府、銀行及社會各界應對企業債務予以高度關注,除幫助企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提高債務自我消化能力外,更應為企業減輕債務負擔創造寬鬆的外部政策環境」。這種文章實際是吹響號角,要求銀行全面對企業卡緊資金。由於銀行業無法完全卡死國企,只能對私企動刀,不僅完全對私企停貸更全面抽貸。中國私企老闆普遍狹隘和短視,完全不關注此類信息的意義,直到陷入可怕的甚至致命的債務黑洞。

第三,銀行大量推動金融創新規避自身風險。上述文章中提到影子銀行並將其做為一個重大風險部分,但實際上在金融監管超級嚴厲的中國,連具有償還能力的私人集資幾億都會被判死刑,影子銀行根本不可能隨便產生。影子銀行的爆發成長,根本就是銀行業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把風險轉嫁給社會。例如,各種傳銷日益猖獗,2012年後各地高利貸瘋狂生長和破裂,銀行直接推銷或欺騙儲戶購買不保本理財項目,泛亞和e租寶等大規模龐氏騙局,P2P等各種新的金融模式,都屬於影子銀行的一部分。影子銀行不停發展和翻新,資金源源不斷進入地方政府的口袋。龐氏騙局曝光後損失的只是民眾,銀行成功避過風險。另外保險公司也快速發展,替銀行業擔負風險投資功能。

第四,銀行在多方面放貸硬指標下採取各種措施將風險轉嫁到民眾頭上。銀行做為體制的資金中樞,其首要任務是為國企和地方政府等大型體制機構輸血,銀行規避風險的主要措施是把各種資金負擔轉嫁到民眾頭上。貪婪又愚蠢的民眾積極從銀行手中接盤,自身放血支持銀行業。同時民眾又是一盤散沙,無法承載重大資金供應,所以要集體拉進圈套,人多力量大。泛亞和e租寶套取資金上千億,很多投資人家庭遭受滅頂之災,但對整個國家經濟來說,千億只是很小的數字,不到一個大型鋼鐵廠的負債額,更不用說鐵道部負債4-5萬億。大型國企和地方政府運轉尤其以鐵公基、房地產和汽車為代表,都需要銀行大規模融資貸款,而銀行對這些豬隊友責無旁貸。至於民眾,自己鑽的套自己哭著爬出來,就當對深信不疑的萬能政府愛的奉獻吧。

第五,銀行積極推動理財產品銷售,既吸引追求高利率的客戶又轉嫁風險。地方政府大量借貸後,銀行認為地方政府負債過高而緊急叫停地方融資平臺不再放貸,為解決地方政府的巨大資金需求,銀行利用強大的渠道網路推廣各種理財產品。根據中國社科院陸家嘴研究基地金融產品中心統計,「截止到2011年,全國共發售銀行理財產品20270款,同比增長105%,其中普通類產品為18946款(包括55款開放式產品),同比增長122%;結構類產品為1322款,同比下降2%。發售產品的商業銀行數量由去年的81家上升為今年的97家。飆升的銀行理財產品數量一方面展示出了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空前繁榮,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商業銀行由於吃緊的資金壓力變相的通過發售銀行理財產品來攬儲的窘境。相較翻番的普通類產品,結構類產品則是在數量激增的理財市場背景下顯得相對冷清。」從這段話可以清楚看出,銀行在資金緊缺時推動理財產品的動力。2012年12月,中國社科院發布《中國金融發展報告(2013)》(金融藍皮書)預計,「2012年全年的發售量將不低於3萬款,募集資金規模流量不低於20萬億元;2011年時,共有94家商業銀行發售銀行理財產品20270款,募集資金規模流量不低於16萬億元。從2012年前三季度來看,發售銀行理財產品23858款,就已經遠超2011年的發行總量。而2012年全年發行量有望比2011年增近30%」。

第六,金融系統為減輕硬指標負擔,還試圖推動大規模股權操作。股權操作主要通過兩個渠道:A股市場和PPP項目(公私合營項目)。1、A股市場:2015年的A股大牛市,通過誘騙關注蠅頭小利的民眾加上巨額的外圍槓桿資金支持,最初效果極好,很多地方政府和國企通過上市融資和股價高位減持獲得豐厚收益,各地方政府和國企雄心勃勃的計畫從股市融資數十萬億。如此一來,銀行為國企和地方政府放貸輸血的壓力急劇縮減,銀行運作將非常安全。可惜好景不常,A股突然暴跌引發社會震動,體制暴力救市,國家隊動用數萬億操作其中銀行業資金達萬億,大大增加銀行業的資金壓力,意味著A股市場操作目標的最終失敗。2、PPP項目:體制支持地方政府和國企推動PPP項目,即以體制項目為主導吸引私人資金參與。PPP項目從2015年正式啟動,到2017年初的規劃規模突破10萬億,遠景目標是超過100萬億。如果該目標實現,私企將為國企和地方政府提供大量資金,銀行業也將很安全。同樣遺憾的是,愚蠢的私企老闆在過去幾年多輪大洗牌中已基本被淘汰完畢,生存下來且持有較多現金的精明老闆並不輕易上鉤,這部分人還記得1950年代公私合營的歷史,對體制本質也有清醒的認識。所以,即使公私合營披上PPP馬甲閃亮登場,也沒有多少老闆上當,幾乎所有PPP項目始終處於招商狀態。銀行業減輕資金壓力的意圖沒能實現,只得繼續給國企和地方政府放貸包括支持各種PPP項目。(待續)

(中國經濟文化研究所供稿)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靖曄 校對:文龍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