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人禍?談談故宮為什麼總失火(組圖)

發表:2018-01-01 19: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天災人禍?談談故宮為什麼總失火
故宮平均每七年就有一次失火,損失驚人。(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那麼故宮為什麼總是失火?是天災還是人為?四百年來,這裡的主人又做過哪些努力呢?

故宮失火 損失天價

故宮歷經明清兩代二十四朝。在這四百年間,有記載的火災就有80多起,損失巨大。在世人熟知的,民國十一年的建福宮大火事件中,宮內所藏的經文,珍寶,玉器,書畫,大小金佛無數,再加上殿旁幾棵數百年的參天松柏悉數化為灰燼。

溥儀後來在回憶錄《我的前半生》中提到,大火過後,內務府找人來處理後事,中標的商家在廢墟中竟然撿出17000多兩金塊和金片,由此可知,損失數額必是天價。

據史料記載,相比古代的普通民居,故宮失火的比率確實有明顯的突出,再加上故宮是政治中樞,每次火災都有詳盡的記載,平均每七年就有一次失火,讓人印象深刻。

那麼故宮為什麼總是失火?是天災或人為?帝王們又做過哪些努力呢?

木質梁架結構 防火弱點無法免

古代中國氣候濕潤,原始森林茂密,木材資源豐富。相比於搬運,裁切,修葺困難的石料,木構件更容易就地取材,也更經濟實用,這就使得建築有無法避免的易燃特質,加上在築房之前,木材都需要進行乾燥處理,遇到火災就更難倖免。

除了材質,宮殿的築造結構也是大火頻發的一大原因。中國式建築分為台基,柱梁,屋頂三個主要部分。台基以磚石混用,屋頂以瓦或茅草,柱梁承擔房屋重量。在支柱上端,兩橫樑兩橫枋周圍牽制成一「間架」。這種架構完全以支柱來承重,而牆體只承擔分化內外,間隔房間的任務。

我們可以想像,故宮一旦失火,一來牆壁稀少,缺乏阻擋火勢蔓延的障礙物,二來房屋柱梁成為死穴,如果被燒毀斷裂,整座宮殿便會瞬間坍塌,沒有任何挽救的餘地。

雷電多發引火 基本為零的防雷能力

天災人禍?談談故宮為什麼總失火
太和殿曾遭遇雷電致火,火焰蔓延到背後的中和殿。圖為太和殿丹陛西側的銅龜。(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據資料統計,雷電是引發故宮火災的最主要因素。早在建成後的第二年,作為故宮三大殿之首的太和殿就遭遇雷電致火,火焰蔓延到背後的中和殿,保和殿,將其化為一片焦土。明成祖朱棣不得不在原地另起爐灶,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全部復原。

相比於西方先進的科學思想,中國古代對雷電的認識最多停留在將其和火與光「表像類比」的階段,而更多人則將它視為超自然的力量,每每雷擊失火,紫禁城的皇帝們都會反躬自省,祈求天神賜福免災。

古代人根據自己現有的知識,也有相應的避雷措施,這就是殿脊上的「吻獸」。吻獸起源於漢代,是安放在屋脊兩端,陶制或琉璃制的獸形構件,其中內部有一條鐵絲,朝天伸出,另一端連入屋脊。

很多人將這種「吻獸」當做避雷針的前身,將其當成在這一領域中國領先西方的佐證。但實際上,吻獸最主要的功能還是裝飾和辟邪,其內部的鐵絲僅僅為加固防風所用。

缺乏引流到地面的導線,這種一端朝天,一端連接屋脊的設置,也只能起到引雷而不是避雷的作用。北京的雷電天氣始於驚蟄終於秋末,時間跨度長,沒有科學的避雷方法,故宮宮殿相比於普通民居又更為高大,自然更容易遭受雷電侵擾之苦。

天災人禍?談談故宮為什麼總失火
據資料統計,雷電是引發故宮火災的最主要因素。(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史書記載之外,並不少見的人為縱火

故宮火災的另一個因素自然是人為因素,整座紫禁城人數眾多,點蠟,炊火,取暖,花燈,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釀成火災。康熙十八年臘月初三,御膳房的做飯太監用火成災,借冬季西北烈風迅速蔓延到太和殿,火滅之後,康熙帝下令將六名肇事者全部斬首。

除去意外疏忽,人為縱火亦不少見,明清時期太監俸祿微薄,偷盜成風。以明朝為例,太監只有極少的俸銀俸米,基本實行供給制,明太祖朱元璋規定,不論職位高低,宦官月俸一律一石米,遠遠低於官吏水準。

這種情況下,太監群體由上至下,貪污腐敗,偷竊珍寶也就不足為奇了。而在清朝,這種監守自盜也屢見不鮮,溥儀在回憶錄中說道:「參加打劫行徑的,可以說是從上而下,人人在內。換言之,凡是一切有機會偷的人,是無一不偷,而且盡可放膽地偷。」

為了躲避因盜竊被發現而難逃的死罪,太監們往往會鋌而走險惡意縱火。清朝乾隆二十九年,太監趙進祿為掩蓋偷盜痕跡在御膳房放火被發現,被乾隆親自判定處死。

文章前面提及溥儀所說的大火,是「建福宮大火」,這也很可能是太監縱火。大火之前,溥儀曾經聽從師父莊士敦的建議準備清點故宮財物,正要計畫實施,封存著乾隆朝珍寶的建福宮就巧合地遭遇火災,化為灰燼,其中緊密的時間連續讓世人不得不懷疑其中大有蹊蹺。

天災人禍?談談故宮為什麼總失火
故宮宮殿相比於普通民居又更為高大,自然更容易遭受雷電侵擾之苦。(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防火措施簡單 撲滅不了大火

既然有如此密集的火災頻率,紫禁城內部自然也少不了相應的防火措施。故宮的每個宮殿外都有幾口大缸盛水,以備不時之需,稱作「太平缸」或者「吉祥缸」。但這種儲水方式過於簡單,需要專人添滿,冬季還要加熱防止結冰,給火災救援帶來了不確定性。據翁同龢日記記載,光緒十四年的貞度門大火就是因為人事疏忽,救火水源不足,只能在金水橋下「鑿冰一尺」,才得數寸水以補救。

除去儲水設施,還有「救火唧筒」,其原理就是一個大體型的水槍。一旦有火情出現,太監們將可以伸縮的套筒伸入水缸提上,水便被吸入儲水器中,再壓住套筒,水就從噴口處射向高處。

除了這兩樣之外,故宮還注意將用火頻繁的御膳房遷移至下風口,在各個宮殿四周設置了封火簷,以不可燃的材料建立隔斷層,以防止火勢蔓延。

但是不得不指出,在近代西方救火科技傳入中國之前,故宮的防火措施實在過於簡單,在高大的建築形成的參天大火面前顯得力不從心。加上故宮本身是宮闈重地,人員在參與救火時多有猶豫或直接不被允許,又加重了防火滅火的難度。

同樣是建福宮的那場大火,趕來救援的義大利救援隊以不能擅闖皇宮重地為名,被溥儀擋在宮外。因此在火情洶洶之際,對故宮來說,基本上只能通過拆房,砍樹等方式阻斷火道罷了。

責任編輯:輕描淡寫 来源:騰訊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