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宇宙的「盡頭」

發表:2002-12-17 04: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宇宙的」盡頭」在哪裡,從古至今,人們不停地在探索,而人們所知的是宇宙由各種天體所組成,那麼怎樣測量天體間的距離就自然成了尋找」盡頭」的手段。

先看一看,天體間的距離是怎樣測量的?

  當觀測天體的時候,人們發現,它的譜線不是在標準波長的位置上。所有譜線的波長都加長 了,這表明譜線向紅端移動,這種現象叫做譜線紅移,它是由多普勒效應引起的。當天體或觀測者運動時,天體發出的光和電波的波長就會發生變化。天體向著觀測者運動,距離不斷縮短,波長就會變短;天體背離觀測者運動,距離不斷加長,就會觀測到波長加長的現象。 天體譜線紅移表明天體背離我們向遠方運動。

  如果我們用「Z」表示紅移的程度,那麼紅移為「Z」的天體發出的光和電波在地球上觀測時 ,波長就變成原波長的1+Z倍。例如在紅移為4的天體中,氫原子發出的波長為1216埃的紫外線,而在地球上觀測到的波長卻是6080埃的紅光,變成了眼睛可以觀察到的可見光了。按照多普勒效應,背離速度越大,紅移也就越大。於是就可以根據紅移求出天體離開我們的速度。

  如果用光譜分析法分析來自天體的光,就能夠檢出氫、氧、碳等原子發出的、特定的、經過紅移之後的波長。由此可以計算出這些特定波長發生的紅移程度。 按照多普勒效應,天體紅移意味著宇宙在膨脹,廣義相對論的引力場方程也有「膨脹的宇宙學」的解。於是形成了「宇宙膨脹論」。還有一些人提出了其他形式的宇宙論,如「穩恆態 宇宙論」等。這些宇宙論也都主張宇宙膨脹。採用把紅移換算成距離的方法,求得天體到地 球的距離,隨著所採用的宇宙模型不同而各不相同。

  決定了宇宙模型,還應當從觀測求出用哈勃常數表示的現在宇宙膨脹速度和用「減速參量」 表示的宇宙膨脹減速率。

  按照宇宙誕生之後就急速膨脹的宇宙模型,假定哈勃常數為50公里/秒/100萬秒差距(1秒差 距約為3.26光年),「減速參量」為0.5。可以計算出宇宙的年齡為130億年,地球到宇宙的 「盡頭」的距離,從理論上來說應是130億光年。

專家們認為,目前人們所知的宇宙的「 盡頭」是距地球117億光年的天體-- 〔4G41.17〕

  那是在1988年8月,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錢伯斯和宇宙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喬治.麥裡發現了編號為〔4G41.17〕的天體。隨後美國基特山頂的國立天文臺對它進行了攝影和光譜觀測 。

  對氫原子和碳原子發射光譜測定的結果表明〔4G41.17〕就是紅移為3.8的天體,根據前面的模型,這個天體離地球是117億光年。以前確認編號為〔0902+34〕的天體離地球最近,它與地球的距離是115億光年。

  光和電波以每秒約30萬公里的速度傳播。離地球117億光年的〔4G41.17〕發出的光和電波經過了117億年才達到地球。因此我們看到的是117億年前的〔4G41.17〕的雄姿,這樣我們不僅觀測到了「遠方的宇宙」,而且也觀測到了「昔日的宇宙」。

為找宇宙的 「盡頭」,人們還在不停地努力,去尋找更遠的星系
  通過錢伯斯的觀測,清楚地表明瞭,在宇宙誕生後13億年就有星系形成了。

  在宇宙中被稱為「黑暗物質」的粒子是很多的,它們佔了宇宙質量的絕大部分。質子和中子等重子稱為基本粒子。在「黑暗物質」密度非常高的地方凝縮起來就形成了星系。這就是星系形成的「背景模型」。根據「背景模型」宇宙誕生13億年之後,就有星系形成了。

  數年前人們觀測到了紅移為0.5,距地球60億光年的星系,為了尋找更遠的天體,人們又建立了多臺直徑為4米的大型望遠鏡,接著又開發了紅外線攝像機和CCD(電荷耦合器件)攝像機等新技術。這為發現新的、距地球更遠的天體提供了可能性。紅移為7,也就是說,距地球大約125億光年的星系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被觀測到。如果發現了那樣的星系,宇宙誕生後5億年,星系就形成了。

  經過各種努力之後,仍然不能發現比120億年更早形成的星系,也許是宇宙誕生10億年前後 ,那時「宇宙塵」很多,人們無法看見已經形成的星系。

  當觀測技術進一步提高,觀測比〔4G41.17〕 更遠的天體,精密地求出其氣體的化學組成將成為可能。這為進一步瞭解這些天體的形成過程創造了條件,從而也就可以更接近準確地推算出宇宙的年齡。也許人類的科技水平與道德水準永遠也無法找到真正的宇宙的 「盡頭」吧!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