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莎姐姐」進京:全世界都看了北京的笑話?(組圖)

發表:2005-08-17 13:3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家住北京城北天通苑社區的楊大媽,一改往日晚飯後才遛狗的習慣,下午才4點多,就吆喝著小狗「臭臭」出門。「臭臭」開始還沒明白,站在門口望瞭望主人,確定是讓它出門,才撒著歡地跟了出去。



圖:8月8日,北京市東城區一名園林工人在修剪樹枝。據氣象預報,受颱風「莎」影響,北京將迎來一場大暴雨。當日,東城區園林部門積極行動,伐除隱患樹木,對可能對供電線纜造成威脅的樹木進行了修剪。 新華社發

頭一天,楊大媽還從箱子裡翻出了好些冬天穿的棉毛衣褲,都放在窗臺邊上,備用。她擔心,萬一雨太大了,窗戶漏水,可以用這些堵住。家裡的油鹽米面都還有不少,蔬菜和水果則已經提前買好了,放在冰箱裡,吃個三四天應該沒問題。

這一天,是8月8日。天氣預報幾天前就說了,颱風「麥莎」將在這一天襲擊北京,並帶來10年來最大的暴雨。

大概所有生活在北京的人,都像楊大媽一樣,做了未雨綢繆的準備。住在城東望京一帶的報社編輯李先生,抬頭看看陰沉的天空,終於換上早已特意備好的新的汽車雨刷器,比利時進口、最貴的一種,他估計一般的雨刷對付不了這場大雨。醫生鄧女士趕到自家另一套空著的房子裡,確定門窗都已經關好,並且把窗戶縫隙處都用布條塞嚴。很多公司和單位提前下班,很多人取消了原來種種約會、逛街、外出就餐的打算,早早回家。

人們有點擔心,又有點好奇地等著一睹「麥莎姐姐」的芳容。




圖:8月8日下午,北京市西城區房管所的兩名工作人員在為平房屋頂鋪薄膜,預防暴雨來襲。當日,據北京市氣象臺發布的預測消息,受颱風「麥莎」影響,北京城區的平均降雨量將達到60毫米,局部地區可能達到100毫米。

「全世界都看了北京的笑話」

北京氣象臺8日16時發布的天氣預報稱,「8日夜間至明天白天,北京天氣為陰轉暴雨天氣過程;明天白天將有大到暴雨。此次天氣過程主要受9號颱風『麥莎』的影響。」

颱風不怎麼多見,對暴雨,北京可是心有餘悸。

被提及最多的、讓人印象最深的,應該說是2004年7月10日的那一場暴雨,北京幾乎全城交通癱瘓。雖是週末,平均堵車時間超過5小時。雨水灌進了地鐵站,阻塞了地下通道,淹掉了地下商場,還讓那天倒賣《十面埋伏》首映式門票的票販子賠了血本。10多座立交橋下的積水超過兩米,小汽車被沒頂、公共汽車一半泡在水裡、交警在齊腰深的水裡指揮交通……那場景,讓人覺得恍然進入了科幻片中的世界末日。

而那一次,只是不到兩小時的降雨過程。雖說是10多年來少有的高強度短時降水,可從100多年的北京日降水資料看,仍然屬於一般性的大暴雨過程。一小時內的降水強度約為40∼50毫米,此種情況在歷史上常有發生,與北京城區一小時降水126.4毫米的極值(1959年7月31日,海淀五塔寺)相比,還相差甚遠。




圖:北京氣象臺長,我們盡力了!

此次襲來的「麥莎」,聽起來,可比去年那場雨要可怕得多。

7日下午,在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召開的「應對9號颱風迎汛工作會」上,市氣象臺臺長郭虎介紹,「麥莎」將於8日凌晨正面襲擊京城,北京將有大到暴雨,局部地區甚至可能出現雨量在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降雨可能持續36個小時,平均降雨量將達到60毫米。

無論從降雨強度還是降雨範圍來看,「麥莎」都將帶給北京10年來的最強降雨過程,並有可能因降雨引發相關地質災害。「10年不遇暴雨襲京」的消息,迅速成了報紙、電視、網路的重要內容。

「聽著嚇死我了!」地壇醫院的護士王克榮說,她家住在東城區朝內小街一帶,那裡的四合院已經有上百年歷史了。

老房子本來就沒有下水道,通不到市政管網裡。以往下雨,全靠院子裡的一個滲水井,積水難免,但還能保證雨水不灌進屋子。可是,前陣子因為一項市政工程,這惟一的滲水井卻不知怎麼被堵住了。8月初的一場雨就已經泡塌了院子裡放著的一堆煤,好些天都是一踩一腳黑泥。

同事們都知道王克榮家裡住的是老房子,早早就提醒她:「你還不準備些沙子。」臨到8號那天下午,還特意讓她提前回家去準備「抗洪」。

回到家裡,院裡的五戶人家都在積極「防洪」,有的在門下麵包了好幾層塑料布,有的用膠布把窗戶縫都粘牢,有的在門口壘了幾層磚。讓她最擔心的是女兒的房子,以前就經常漏雨,牆上貼的壁布都是水印。儘管之前房管所已經有人來專門又在房頂上鋪了一層防雨布,但這可是10年未遇的大雨,誰知道能不能頂得住呢?

晚上,王克榮把門口的東西都儘可能打了包,地上的都盡量放到桌上或高處。因為進門就是廚房冰箱,她怕萬一雨水進來不知道,漏電了可不得了。那天晚上,覺也沒睡踏實,隨時準備著暴雨來時起來掃水。

其實,前一天晚上她和鄰居就都沒睡好。因為在8日上午之前,天氣預報一直說「麥莎」會在8日凌晨左右開始影響北京。

龍應臺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如果閉著眼睛讓天方夜譚的神毯帶你飛到一個陌生的國度」,睜開眼後,你將如何分辨這是個發達國家,還是個所謂的發展中國家?她提到的一個辦法是「最好來一場傾盆大雨,足足下它三小時。」

「如果你撐著傘溜躂了一陣,發覺褲腳雖濕卻不骯髒,交通雖慢卻不堵塞,街道雖滑卻不積水」,這大概就是個先進國家。而「如果一場大雨使你全身泥濘,汽車輪子陷在路坑裡,積水盈尺,店家的茶壺頭梳漂到街心來,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鍋子撈魚」---這大概就是個發展中國家。因為,「它或許有錢建造高樓大廈,卻還沒有心力去發展下水道;高樓大廈看得見,下水道看不見。你要等一場大雨才看出真面目來。」

平日裡光鮮亮麗、一派現代化大都市氣象的北京,就曾經被2001年12月7日的一場雪、2004年7月10日的一場雨,弄得灰頭土臉,顏面盡失。用中國災害防禦協會副秘書長金磊的話說,在那場大雨後,「全世界都看了北京的笑話」。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被別人看笑話怪得了誰?誰讓你有笑話給別人看呢。於是,「暴雨考驗北京」、「北京雨災引發反思」、「暴雨下北京城市功能缺失誰之痛」……諸如此類的新聞標題,在那之後常見報端。眾多專家、官員們紛紛質疑、反思,指出北京的城建、氣象、交通等各個相關部門協調不暢,預警機制、應急安全措施都存在問題。北京市委書記劉淇也表示,今後更要把發展的注意力轉向涉及人民群眾生活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城市公共社會事業,對路橋、排水、排污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北京要補上基礎設施建設不足這一課。」

暴雨,成了北京人的心頭之痛。

這一次,如果打好了應對「麥莎」的這一仗,可不就是一個報仇雪恨、一洗前恥的好機會嗎?摩拳擦掌的勁頭,從幾天前就開始了。

在去年7月10日的那場雨之後,北京市氣象臺臺長郭虎曾經向媒體解釋,「7.10」暴雨的預報還是及時的,在暴雨前1小時,氣象部門就向各有關部門發出了強雷雨警報,不過對雨量巨大估計不足。他說:「氣象部門只能通過96221、121氣象聲訊臺和氣象監測預警塔向公眾發出警報,這些常規的辦法侷限性大,範圍也比較小,無法快速全面地覆蓋北京大多數人群。」

如果就這一點來說,此次「麥莎」來襲的前期預警,可比去年有了根本的改善。

報紙、電視、網路、簡訊……各種媒體上,不僅能看到「麥莎」登陸後在浙江、上海一帶橫行肆虐的情景,8月5日,就有北京媒體報導「北京受颱風『麥莎』影響將可能連續5天降雨」。當時,「麥莎」甚至還尚未登陸。

8月6日上午,北京市氣象局緊急會商,郭虎臺長向記者表示,根據當前的氣象資料,「明天是『麥莎』正式影響北京的開始。」從7日晚上起,京城將有一次明顯的降雨過程,並持續到8月9日前後。

8月7日,北京青年報報導《「麥莎」將給京城帶來暴雨有關部門已經著手準備發出黃色預警》。據氣象專家介紹:「根據目前的氣象資料和衛星雲圖分析,暴雨不但雨量大,而且降雨範圍廣。」氣象部門預測,從8日凌晨左右開始北京將有持續36小時降雨過程,「麥莎」暴雨預計10年一遇,北京市有可能發布歷史上首個暴雨紅色警報。

這幾天天氣悶熱不堪,但很多人夜裡睡覺前,還是把家裡的窗戶關得嚴嚴實實。

不能入睡的,是30萬防汛搶險大軍。他們從7日夜裡12點之後就進入了「戰備狀態」,枕戈待旦。

8日早上,很多人醒過來的頭一件事都是跳下床,掀開窗簾,想一睹「10年不遇」的暴雨是什麼樣。咦,怎麼什麼動靜也沒有呢?本應在8日凌晨到來的「麥莎」竟然沒來!怎麼回事兒?北京人此時的心態,從害怕、緊張,慢慢發生了變化,有點盼著「麥莎」快點來,「橫豎躲不過,咱也瞧瞧新鮮!」

8日上午11時,郭虎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解釋說:「北京北部地區形成的高壓勢力一直較強,一定程度上抵擋了颱風『麥莎』外圍雲系對北京的前期影響, 7日預報中的暴雨將會推遲。」他認為,雖然「麥莎」已經減弱為熱帶低氣壓,但能量仍然很大,水氣條件也非常好。由於「麥莎」速度由原來每小時30公里減慢到15公里,預計傍晚左右,「晚點」的暴雨能夠出現。

在這次應對「麥莎」的戰役中,北京全城總動員。一共成立了72個防汛指揮部,制定了156個所轄地區及山洪泥石流、病險水庫、河道水庫調度等重點防汛專項和應急預案,組織防汛搶險隊伍30萬人,其中駐京部隊3.5萬人,專業搶險隊伍100多支。加上基層居委會、街道組織的人馬,稱得上百萬雄兵。

從7日晚間開始,密雲沙廠水庫、懷柔大水峪水庫已經採取放水措施,降低水位。全市17座病險水庫空庫迎汛,65座小型水庫被要求嚴格限制蓄水水位。緊鄰泥石流溝道高危險度地區的4萬居民,被要求提前轉移安置。

為了預防暴雨可能造成的情緒不穩定,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的動物們,被嚴加看管,並限制在特定活動區域。

城裡,園林部門伐除、修剪了隱患樹木,房管所排查危舊房屋,提前給可能漏雨的房子鋪了塑料薄膜。在平房和危改房最多的崇文區,為防萬一有舊房出現危急情況,特別選擇了8所學校,備好床鋪、熱水、應急燈等,以備應急使用。

城管提前檢查了大型戶外廣告牌、道路堆放的垃圾物料以防因大風大雨帶來安全隱患。交管部門在立交橋下安裝了積水自動檢測系統和水深標尺。此時,對全市 18處易積水地段和施工工地更是嚴密監控,部署專門警力。地鐵和公交公司都表示,根據交通情況,會適時延長運營時間。排水集團已經打開了所屬7座污水處理廠所有水泵,準備「喝掉」來勢洶洶的雨水。消防隊為了對付可能引起的水淹,甚至還專門配備了衝鋒舟。

居委會挨家通知,讓住戶把花盆從陽臺搬進室內,檢查有沒有易墜的物品,以免傷人。電視、報紙早早就告訴人們各種躲避雷雨的辦法。不少小區物業都備好了電筒、應急燈、排水用的水泵,有的怕萬一暴雨造成停電用不了水泵,甚至還準備了柴油發電機。寵物店裡的小狗雨衣,這兩天也賣得格外好。

整個北京城,可以稱得上是萬事具備,等待「麥莎」。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高爾基的這句名言,正是此時北京人的心態。

「終於下雨了,毛毛雨---好像不是10年來最大的毛毛雨」

這一天,和防汛大軍一起「駐守」的,還有眾多號稱「看不到『麥莎姐姐』就不睡覺」的網友。不過,他們是以一種和防汛大軍截然不同的心情,在等待著。

「據中央洋相臺最新消息:『麥莎』颱風已經到達北京通州區,但因為沒有按規定辦理進京許可證,以及未交納10元京通快速路通行費,被城管和交警強行攔下,並與之形成對峙……」

「因沒有北京戶口,也未按規定辦理北京市暫住證及交納城市增容費,『麥莎』進京送水被迫取消並已被遣返……」

「『麥莎』因為沒有按規定辦理北京市交通牡丹卡,被交警阻截攔下,已被拖車拖至交管大隊,因此『麥莎』8點以後進入三環的活動被迫取消,並給予記3分200元罰款扣車並拘留15天的處罰決定……」

諸如此類,網友們對「麥莎」進京為何「遲到」,給出了各種令人噴飯的「解釋」---

「『麥莎』下午5:30抵達西直門,因路況複雜,不幸無法從西直門橋上繞出,已盤旋3小時之久,目前還在打轉中……」(北京西二環與北二環相連接的西直門立交橋,因設計不合理、標識不清,是北京市區內最塞堵的地區之一。---編者注)

「由於颱風的動力汽油近日漲價,所以『麥莎』暫停進京,等油價跌了再說。」

「『麥莎』坐上了北京的公交車,不錯呀,有電視看,雖說只是播廣告。可走了好一會兒,『麥莎』才發現,怎麼不報站名呢?搞得自己這個外地人都不知道到哪兒了……」

「麥莎:真是奇怪,寒流可以進北京,工業毒氣廢氣可以進北京,沙塵暴也可以進,為啥不讓我進?

北京:寒流是高幹子弟,工業毒氣廢氣是暴發戶,沙塵暴有常住戶口,你有啥?二等公民,說不準進就不准進。」

「經專家現場分析:『麥莎』颱風至今仍沒有成功進入北京市區,主要是因為其大意地使用了房地產開發商廣告上的地圖,誤以為從回龍觀20分鐘就可以殺入市中心,結果還沒到達輕軌就已經疲憊不堪了,估計今天想到達五環都很困難。」(回龍觀:經濟適用房社區,地處北京北五環外的北郊,堵車較嚴重。---編者注)

「據可靠消息:『麥莎姐姐』已經決定不進京了!原因是她瞭解到進京要辦『暫住證』、『務工證』、『生育證』等一系列證件,太麻煩。目前,北京市有關部門已經派人前去與『麥莎』的丈夫進行磋商。另外,北京媒體也承諾,不會稱『麥莎』為『外地來京颱風』……」

颱風「麥莎」,已經從一種令人恐懼的災害性天氣,變成了人們嘴裡的「麥莎姐姐」,變成了無厘頭式調笑的對象。

這種轉變,回想起來,應該是從這篇文章開始的吧。

8日一早,一篇題為《北京今日降10年來最大暴雨可能發首個紅色警報》的報導,登上搜狐、網易等不少網站頁面上部的顯眼位置。

這篇刊登於北京某報的文章是這麼開頭的:「颱風『麥莎』昨夜抵京,北京開始降下10年來最大暴雨,今天早晨出門的市民將能感受到『麥莎』的威力。暴雨將持續到明天。有關部門稱,北京有可能發布歷史上首個暴雨紅色警報,市民要有充分準備。」

在國貿大廈的辦公室裡看到網上的這條新聞時,蔡女士下意識抬頭狐疑地看了看窗外,「難道西邊下雨了東邊沒下?」她不得不這麼想。當時是上午9點左右,窗外別說沒有暴雨,雲層裡還透出了太陽光。

這篇烏龍文章攪得BBS裡炸了鍋,跟帖不斷。

「海淀區晴天!」

「哪兒下雨了?都快9點了,這個記者是從月球上發來的稿子嗎?」「大晴天啊,晒死了,哪兒來的暴雨啊?!」

「現在都11:23分了,還沒見下一滴雨,本來計畫上午出去辦事的沒敢出去,結果現在坐在這裡乾瞪眼。」

一整天,大家都在眼巴巴地等著「感受『麥莎』的威力」。到了8日晚上,傳說中的暴雨還是一直沒有影子。

「我都從害怕變成期待了。」「以後愚人節改8月8號吧。」

「這叫什麼事,我一下午都在單位裝沙袋防洪。」

「哈哈,我昨天在防汛值班,現在還在,我們都開始燒香求雨了!」

一直到9日凌晨了,網友們還在網上吵得不亦樂乎,等待著「麥莎姐姐」的芳蹤……

這時候,李禾君可為自己的決定得意了。她早就決定了要在8月8日這天搬家,這個日子是特意查了皇歷選定的。看新聞說這天可能有大暴雨後,她有點猶豫是不是要改個日子,最後還是選擇不改,不過為防萬一,特意向搬家公司要了有廂的車。

雖然得意於自己的正確選擇,不過在新家的第一個晚上,臨睡前,她還是關嚴了所有的窗戶。

8月9日凌晨2︰20分,有網友通報:「終於下雨了,毛毛雨---好像不是10年來最大的毛毛雨。」

「提供公共信息服務方面的政府信用」

「麥莎」終於還是來了。

9日上午的天氣預報終於讓大家懸了好幾天的心放了下來,由於颱風勢力在移動過程中逐漸減弱,原本預報的北京地區的大到暴雨將轉為中雨,局部地區有大雨。

截至8月9日下午5時,北京市的平均降雨量為20毫米。晚7時,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正式通知各級防汛指揮部門,解除防汛戒備狀態,轉入汛期正常值班。

這幾天來,「麥莎」是無數論壇裡的熱門話題,是無數博客中的主題詞,是朋友問候的內容,是陌生人見面時的談資,是假想敵,也被盼望著她帶給北京最珍貴的禮物---水。甚至還有人惦記說,能不能把圓明園的水補滿了,省得再搞那個湖底防滲工程。

「麥莎」的形象再出現在報紙上時,已經沒了之前的猙獰可怖,而是和「一笑而過」、「溫柔一拐」、「虛晃一槍」之類的詞聯繫在一起了。

大暴雨沒來,大家最心疼的,是水庫裡放掉的水可怎麼彌補?

水務部門趕緊著急地解釋,所謂水庫被放掉的水,「嚴格來說不是『放水』,而是調度。」這些水有的用於回補地下水,有的用於生態用水,有的用於城市河湖環境用水,從需調度水庫、調水路線到調水量,都做了科學的計算與規劃,「一滴水也沒有被浪費。」

還有人在問:「『麥莎』虛驚北京動真格值不值?」

儘管那幾天在悶熱的夜裡也不敢撕開窗戶上貼的膠條,儘管提心吊膽幾個晚上沒睡踏實,儘管被「忽悠」,王克榮還是覺得:「再怎麼說,也比真的暴雨來了,什麼都不知道、一點沒有心理準備強。」

被「忽悠」的人這麼說沒問題,不過,氣象臺這麼說,就有人不太樂意。

事後,北京市氣象臺在向媒體解釋為何「麥莎」預報不準時,提出了「經驗積累不夠」,「颱風移動路徑很怪,很難預報」,「目前本市的觀測、研究手段存在很大不足」,「氣象研究上的投入還很有限」等原因。

一位網友直言:「這就是典型的找客觀、推卸責任的表現。誰也不會要求天氣預報能百分之百準確,可是,折騰出這麼大的動靜,耗費了那麼多人力物力,相關部門能不能至少說一句致歉的話?」

也有人擔心,未雨綢繆或許比颱風真的到來而沒有準備要好,但是,這一次天氣預報頗有一種「狼來了」的效應。「大眾對天氣預報的信任程度將會受損,而這種損失將以何種面目出現,還尚未可知。」

還有人則把這件事看得更為嚴重。司法部研究室副研究員劉武俊在一篇評論中認為,氣象預報是一種由氣象部門提供的公共信息服務,信息的透明和準確,驗證的其實是「提供公共信息服務方面的政府信用」。

有意思的是,等待「10年不遇」的暴雨不得,「麥莎姐姐」前腳剛走,8月12日,另一種「10年不遇」讓人們措手不及。這天,京城大霧瀰漫、雷聲滾滾、暴雨傾盆。據氣象專家說,這個季節,這三種天氣現象同時出現,10年罕見。結果,這種10餘年未見的天氣,導致西三環、南四環都有立交橋出現積水,有的地方斷路達數小時。密雲縣內發生3起傷亡事故,4人死亡,多人受傷。

以前沒準備的時候,被大雨「涮」得夠嗆;全力以赴時,卻被閃了個空;等你放鬆警惕了,又遭遇突然襲擊……「敵人」可實在是狡猾。

其實,還是一篇《麥莎來不來生活一樣過》的文章說得實在。「實際上,一個城市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不是看臨時的準備,而是看平時的積累:房屋是不是足夠堅固、各種設施的防災指標是不是都嚴格執行、醫藥食品等的儲備是否夠用。平時把事情做到位了,就不會產生心理波動和緊張感。」

夏天有雨,冬天有雪,春天有大風、沙塵暴,還有乾旱、洪澇、人為破壞……需要抵禦的災害數不勝數,如果總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那恐怕真是防不勝防,忙不過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