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還是吃飯成兩難 大陸百姓生活「緊」

發表:2011-02-07 12:5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2011新年來臨,物價上漲,房價攀高,看病貴,中國各地中低收入民眾明顯感覺生活有些「緊」,他們表示「只有各種保障制度跟上了,我們才沒有後顧之憂,才敢花錢」,「讓收入跑贏物價」成為他們的新年企盼。

明顯感覺到生活「緊」

據《人民日報》2月6日報導,2011中國新年期間,吉林、江蘇、安徽、廣東、雲南等地的中低收入群體民眾反映漲價讓他們明顯感覺到生活有些「緊」,他們最期盼的是生活水平能進一步提高,「讓收入跑贏物價」。

大別山區的安徽岳西縣種了一輩子地的農民汪先財,接到正在讀大學的女兒的電話,說是生活費不夠了。老汪粗粗算了筆賬,女兒的生活費比前一年多了3000多元。

其實,老汪去年賺了些錢,養的蠶繭價格漲了,種的百合價格也漲了,全年收入近2萬元,但仍不敢多花一分錢,「一瓶老酒漲了5元多,一條毛巾也漲了1元5角。」他把掙的錢全部存了起來,給女兒備著。

長春的退休職工葛淑賢花錢更加仔細了:去商店專買破了殼的雞蛋,品相不好但便宜;在天氣還暖和時買一批蔬菜貯存起來,以防雪天漲價。

身為深圳一家電子廠辦公室主任的陳德宇,心裏也有一筆賬:「因為2010年最低工資標準漲了22%,企業員工工資收入增加了 1000元,而生活成本等開支同樣增加了近800元。」他說,工資標準提高是件高興的事,可是物價也漲了,兩者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抵消。

陳德宇前幾年借了8萬元交了首付,按揭了一套房子。如今,他最擔心的是銀行利息提高。

「只有各種保障制度跟上了,我們才無後顧之憂」

大陸物價上漲、房價攀高、看病貴,成了許多人眼中的「短板」, 「吃藥還是吃飯」,仍是一些民眾的兩難選擇,老百姓反映說:「只有各種保障制度跟上了,我們才沒有後顧之憂,才敢花錢」。

在吉林公主嶺市東三街道的光榮社區,60歲的王秀芳和兒子、兒媳「蝸居」在30平方米的平房內。因為是白天,爐子沒捨得點。一家三口疾病纏身,靠每月510元的低保金維持生活。王秀芳每月買藥花去150元,同樣有病的兒子、兒媳往往不敢買藥,憑著年輕硬挺著。

「我們一家三口都納入了低保,否則真沒法兒活。」王秀芳說。不過,因為沒有醫療保障,「吃藥還是吃飯」,仍是這一家的兩難選擇。

有錢存不下 憂養老問題

唐廣智10多年前從江蘇來到深圳一家大型鞋業企業,現在做到部門副經理,每月有8000多元的家庭收入,是很多打工者羨慕的對象。但是,唐廣智的收入減去房租、孩子學費、醫療費用、贍養農村父母的支出,所剩無幾。「孩子身體不太好,看病花去了許多錢。前幾天降溫,女兒支氣管炎又犯了,看病吃藥就花了2000 多元。還有遠在老家的老人要贍養。」

有錢存不下,這讓唐廣智很擔憂以後的養老。「年輕時透支健康,60歲以上可能就失去勞動能力了,不知道獨生子女能不能指望上?沒有退休金的老人將來怎麼辦?」

東北師範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金兆懷教授說,當民眾在醫療、住房、教育等環節上無法很好地依賴民生保障體系,不得不更多依靠自身時,即便增加收入,也無法達到刺激消費的目的。
 

来源:讀者推薦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