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黎國的奧秘是如何解開的(組圖)

發表:2011-07-30 16:2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黎城古墓出土的青銅壺

漢代許慎《說文》載曰:「黎,殷諸侯國也,在上黨東北。」唐朝大型地理著作《括地誌》云:「故黎城,黎侯國也,在黎城縣東北十八里。」乾隆年間的《山西志輯要》也記載,黎城屬潞安府,這裡屬於古代的黎國。

諸多史書皆言,黎城境內應有一個商周時的「黎」國,但多年以來一直缺乏有力的考古證據來證明。

那麼,古黎國究竟在哪裡?

盜墓賊持槍火拼

6月20日,記者在黎城縣文博館館長趙曉惠帶領下,來到黎城縣西關村。

西關村西南部有一塊坡地,當地人叫做塔坡,1958年全國水利大躍進時,塔坡東北方建成了水庫,水面面積常年保持在1萬平方米,坡水相顧,多年來波浪不驚。

趙館長對記者說,其實,2005年6月中旬,在塔坡便發現了古墓群,但古墓群是被盜墓賊發現的。這年5月,西關村李振芳家的玉米地開始遭殃,到處是盜洞。不久,在塔坡水庫南岸和北桂花村之間的一片田地裡,村民們發現洛陽鏟打的探眼遍地,周圍的浮土中還能見到銅片和蚌片、陶片等,「當年下半年,幾夥盜墓賊還在這裡持槍火拼過」。

鑒於如此危急的情況,接到報告的省文物局立即作出批示,由省考古研究所牽頭,長治市和黎城縣文物管理部門參與組成考古隊,張崇寧、楊林中兩人負責,於當年年底開始鑽探,為搶救性發掘作準備。

其實,早在上世紀70年代,當地村民在水庫邊的磚窯挖土時,就曾挖出過鼎、觚、爵等青銅器,這些東西後來交到了縣博物館。1986年,黎城縣文博館也在這裡出土過青銅器,只是沒有注意到這裡還有大規模的墓葬群。而多年之後,無孔不入的盜墓賊搶了先,從現場來看,多座墓葬已經被盜掘,損失難以估計。

這個諸侯是誰?

2006年1月,考古隊開始對這處墓地搶救性發掘。

初步調查發現,整個墓地面積約40畝,探明的墓葬92座,其中大型墓3座,中型墓15座,其餘為小型墓。因為年代久遠,地勢變化、水土流失,所有的墓葬口距地表僅在50厘米左右,也正是因為過分淺,幾乎所有的墓葬都受到不法者的驚擾。

接下來的過程幾乎可以用慘痛來形容,在被盜的1號大型墓,2號、3號中型墓中,工作人員清理出的僅僅是一些零散玉器和陶器,青銅器則只是在陪葬車馬上的一些附件,其他的都被洗劫一空。

在發掘過程中,1號墓葬令所有考古工作者既興奮又失落。這是一座帶斜坡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其規模與晉侯墓地的大型墓葬相同。墓室周邊東、北、西三面二層台上放滿車輪,共14個。14個車輪也就是7輛馬車,這通常也是諸侯墓葬的禮制。車輪與車輿都是拆開下葬的,在有的車軛上青銅飾件尚在原位,轄等均隨葬於棺槨間,車輪直徑約在1.1米左右。除了這些,其餘隨葬品均被盜一空。據群眾反映,盜墓者曾在此盜走刻有文字的鼎,至於上面記載著什麼,誰也說不清了。

根據陶鬲殘片分析,墓地時代為西周晚期。那麼,這位諸侯是誰?這片西週末期的諸侯墓群會是屬於古黎國的嗎?

最關鍵的銘文

2006年4月28日,在6座被盜墓葬基本清理完畢而幾乎沒有收穫的時候,考古隊在工地東邊一塊莊稼地裡探到3座中型墓,尤為珍貴的是,這三座墓都還沒有被盜過,發掘之前它們被編為7、8、9號。隨後,編為10號的大型甲字墓發掘工作也有了結果,雖然大量青銅器被盜,但在10多米長的墓道裡清理出23匹陪葬的馬骸,姿態各異,非常壯觀,證明了墓主人「侯」的身份。

整整1個月小心細緻的發掘後,8號墓中出現了一件青銅圓壺,工作人員打開青銅壺的蓋子反過來一看,有銘文,三行九字,「□侯宰□作寶壺永用」(□為當時未能辨認出的字)。

       
青銅壺銘文

這個侯是什麼侯?偏偏最關鍵的第一個字卻不能馬上辨識。而根據史料記載,黎城為古黎國所在地,最有可能是黎侯了。但是這個推斷還需要根據啊。

在對青銅壺採取保護措施之後,專家們開始研究。他們在《殷周金文集成》上看到,銅壺上的第一個字,多個青銅器上出現過,是「楷」字,讀作「皆」。皆、耆(qi)、黎在古音中屬同一韻,在古文中應該屬同音可以假借的,而在《甲骨文字釋林》中,也有該字記載,註釋為商周時北方國地名,可能是「黎」的音轉字。再結合多種史料,專家們認定,這第一個字實際就是「黎」字。

另外,黎城西關墓地出土的另一件青銅鼎內,專家們也發現了銘文,根據對青銅壺銘文的研究,該鼎的銘文應為:「黎宰中考父作季始寶鼎其萬年子子孫孫用享」。也就是說,黎城西關所發現的墓地,應該就是古黎國的墓葬區,墓葬的墓主之一,正是黎侯。此處,即為史籍中記載的古黎國。

黎侯虎找到老祖宗

歷史文獻表明,在商朝時黎城就是黎侯國。「商紂為黎之,東夷叛之」(《左傳·昭公四年》),說的就是商紂王為了逼各諸侯多進貢,在黎城舉行了一次威武的閱兵儀式,但東夷的首領未等會散就逃了回去,拒貢賦而叛商。西周建立以後,黎城仍為黎侯國。但是,多少年來因歷史文獻甚少,加之傳記之誤,黎侯古國的地域之爭沒有定論,通過這次黎城西周古墓群的發掘,總算找到了黎侯古國的「身份證」。


黎侯虎

黎城有一項地理特色鮮明的工藝特產,就是「黎侯虎」,作品有草編、刺繡、剪紙的等等,最為著名的是布藝虎。在黎城民俗中,虎有賜福增壽、鎮宅祛邪、安家生財作用,如當地小孩滿月那天,要舉行儀式,由孩子的姥姥拿上「虎」,放到小孩懷中,意在示意小孩像虎一樣健壯,然後小孩母親再把「虎」放在小孩的身旁,虎頭衝向小孩身體,示意這隻「虎」能驅邪去災,保佑孩子茁壯成長。1998年農曆虎年,黎侯虎被郵電部定為生肖郵票圖案,使黎侯虎一下子名聞全國從而被譽為中國第一虎。

在對塔坡墓地的10號墓葬清理時,雖然該墓已被盜掘,但是考古人員居然從中發現了一隻精美的玉虎。這隻玉虎長11.6厘米,高5.8厘米,形態威風凜凜,古樸逼真。玉虎的出土,說明在黎城遠古的歷史上,虎一直是當地居民的圖騰,而黎城現代的「黎民」對虎的執著眷戀和崇拜,正說明他們和這塊土地上古老的居民間,有著深厚的不可磨滅的聯繫。

黎侯虎嘯震四野。2009年,黎城西周墓被列入「新世紀山西考古十大發現」。

来源:山西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