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中國海外能源政策不明智(圖)

發表:2011-10-22 20:3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麥克·史彭斯在港大發表演講

一位曾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學者說,中國加速獲取海外能源的政策並非明智之舉。該學者認為,這種短視做法將加劇中國對能源進口的依賴,並放大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對中國經濟的衝擊。

中國近年來為確保能源安全,以高層「能源外交」和企業「走出去」戰略相配合,加速鎖定海外能源供應。

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麥克·史彭斯(Michael Spence)說,他可以理解,但並不認同這種政策。他說:

「這個政策的誘惑力很大。主要經濟體並不完全互信,都在擔心自己的能源供應可能會被切斷。所以我們看到現在的這種基於‘零和遊戲’思維的行為模式。」

從事新興經濟體可持續增長研究的史彭斯教授10月21日在香港大學發表演講時指出,雖然中國的走出去戰略目前有效保證了中國石油及其他能源供應。但長期來看,偏重供應層面的能源政策不利於中國經濟的轉型。他說:

「在自然資源領域,具體說是在能源領域,如果我們沒有長遠的規劃,將導致經濟體中資源、設施和產能的低效配置,這是一種‘確保增長,環境再說’的策略。中國不是執行這個策略的唯一國家,但由於其經濟規模,逆轉這個錯誤對於中國來說將格外昂貴。」

中國官方統計數字顯示,從1993年開始,中國石油消費量首次超過產量,成為石油淨進口國。2009年,中國石油進口首次突破兩億噸。目前,中國石油需求的55.6%依靠進口。中國國內專家預測,這個比例將在2030年達到或超過80%。

諾獎得主、紐約大學的史彭斯教授在港大演講時指出,中國在能源領域的「走出去」戰略基於一種過於樂觀的假設,即國際價格長期保持相對較低的水平。但是,進口依存度的增加將為中國經濟的增長軌跡增添更多不確定性。他說:

「我們希望能源價格能保持相對低廉。但價格週期性的波動必定會對經濟產生嚴重衝擊。」

中國財政部在今年三月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國際油價和能源價格短期波動對中國消費價格、貿易收支以及企業競爭力的影響不容忽視。此外,該報告認為,由於中國國內能源產品價格尚未與國際接軌,因此全球能源價格波動對中國來說也意味著財政負擔的增加。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