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公子隨筆】周文王姬昌的傳奇故事(圖)

作者:梅公子 發表:2018-06-30 01: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禮記》是儒學經典之一,記載了周文王的家世。(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禮記》是儒學經典之一,記載了周文王的家世。(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周文王姬昌,八百年大周的奠基者,更是將神傳禮樂承繼和發揚光大的聖人,數千年來,我們都依然生活在周文王為這個世界建立的秩序和教養之中。

循著時光溯流窮源,他的形象歷久彌新,溫暖,深情,感人至深,尤其是世風淪喪,禮崩樂壞的今時今日,再回頭看他的一生行止,更是令人難過。

《禮記》裡這樣敘述姬氏的家風:「文王之為世子,朝於王季,日三。雞初鳴而衣服,至於寢門外,問內豎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內豎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節,則內豎以告文王,文王色憂,行不能正履。王季腹膳,然後亦復初。食上,必在,視寒暖之節,食下,問所膳;命膳宰曰:『末有原!』應曰:『諾。』然後退。」

這是最初的姬昌,一個稚氣的垂髫童子,他對於父母的孝,全出於天然本心,每日早晚去父母寢宮外請安,問候,如此每日三番。凌晨時分雞初鳴時,姬昌即起身穿好周正的衣衫,前往父母居住的寢宮門外,向守護的侍者輕聲詢問:父母今天的睡眠如何?是否安好?每天的日中,他會第二次來到,向父母問安,每天夜晚就寢前,他會來到父母的寢宮前問候晚安,父母安寢,他方才敢睡下。隨著季侯寒暑更替,他還會去叮囑廚房,每一頓的食材不要重樣,要換著各類新鮮食材,製作飲饌膳食。若是父母飲食起居如常,無有不安,姬昌便心生喜悅;一次父王身體有恙,報到姬昌那裡,他聞訊便急忙趕來,因為心慌,走路甚至不得正步而行,伺候於病榻之前,日夜不離,直到父王身體康復,飲食恢復正常,姬昌才會恢復早晚三省請安的日常規律。因為擔心季歷舊疾復發,每次父母進膳時,他必然在側旁侍奉,察看食物的冷熱是否適宜;而當膳食從桌席上撤下時,他也會詢問每一樣食物減少與否,程度如何,得以知道父母的胃口。還會吩咐供應膳食的廚吏,明天不可以烹調同樣的食材哦,意思是得換著花樣來做飯。當廚工侍從都一一聽命應是,他方才離開。這一套孝子的日常程序,本來是姬昌出於天性,對父母表現出的自然之舉。他的天命本來是聖人垂範,教化天下蒼生。因此,他的這一套請安之禮,便成為後世孝子的行為規範。

而當季歷亡命於殷商之地,姬昌為父王操辦葬禮時,《禮記・祭義》有載,「文王之祭也,事死者如事生,思死者如不欲生,忌日必哀,稱諱如見親,祀之忠也。如見親之所愛,如欲色然,其文王與?詩云:『明發不寐,有懷二人。』文王之詩也。」

這裡是文王對於父親的哀悼與懷念,對往生者的孝與敬,一如父母還在身邊,在寢宮裡,在庭院中,覲見時必然得見。然而,父母到底是不在了,每當真的意識到這一點,天地失色,極致的悲慟之中看這人間一切都不復生趣。「明發不寐,有懷二人。」--他靜坐於深長如永夜的長夜裡,懷念著的那兩個人,是賜予他生命,賜予他疆土,賜予他身負囑托與使命的人。他們之間,有尋常的骨肉之情,有家國托付的大義,尤其是父親,死於囚禁與屈辱之中。姬昌想著他們,一個個長夜裡不得合眼,直到窗紙透白,

「祭之明日,明發不寐,饗而致之,又從而思之。祭之日,樂與哀半,饗之必樂,已至必哀。」這最初的禮儀,我們中華民族文化裡侍奉父母的孝禮的源頭。「禮,體也。」不止是禮節與儀式,更是出乎於本心。祭祀之時,舉哀與奏樂並行,行鄉牢祭禮時,必同時奏樂和鳴;每至已時,這是跪哭父母在天之靈的時辰,心傷流淚,悲聲痛哭,已表達對亡者的念記感懷之情。

父王被害,姬昌意欲起兵,為父親復仇。然而,商朝的文丁害死了季曆,自己也在兩年之後駕崩。新登基的商王帝乙,為了安撫西伯候,便將王族中最好的女子,下嫁給了姬昌。這位女子便是後世的女德典範,周室三母之三的太姒,文王之妻,武王和周公旦之母。關於她的來歷,一說是商朝王室的公主,帝乙的皇妹;另一說是有莘國的女兒,有莘國,我們知道,是盛產王后與嘉惠美女之地,連陪嫁的廚子,都能成為商王朝的治國首相。總之,這位女子的來歷總是在兩者之間的。要結親了,自然,姬昌也得停止起兵干戈之事了。他曾經暗訪這位姑娘的居住之地,聞聽到她的賢德惠美的好名聲,或許,還一窺美顏,為之心傾。

責任編輯:李雲飛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