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质量报告》:乌鸦还是夜莺?

作者:章淑 发表:2005-04-20 06:4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你所质疑的,就是我们要求证的”---以曝光造假黑幕、维护食品安全而迅速“走红”的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最近似乎不再愿意把它这句著名的格言作为自己的惟一宗旨了,而是在“注重信息平衡”的口号下开始为部分企业“歌功颂德”(见3月15日《北京晨报》)。在我看来,这一转折是根本性的,它将成为《每周质量报告》走向没落的开始。在这一过程中,受害最大的当然是消费者,其次是自废武功的央视。而受益最大的,就是那些一度对这个栏目谈虎色变的商家。

  《每周质量报告》为什么会在观众当中“走红”?这是因为在市场上的所有商家都具备这样一种基本特性,即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能,他们都会尽可能地来散播对自己有利的信息,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而普通的消费者,则由于知识、手段等方面的限制,在和商家进行的信息博弈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就是所谓“信息不对称”。但《每周质量报告》挟着央视特有的人力、物力和政治地位方面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消费者打破了这种不对称,这才是这个栏目受到欢迎的根本原因。

  现在,《每周质量报告》开始“注重信息平衡”了,“平衡”的结果是它不再帮助消费者去打破这种“信息不对称”了,也就是说,它不再愿意告诉消费者某些商家想极力隐瞒的信息,而是向消费者灌输商家极力想散播的信息了。在这种情况下,观众为什么还要追捧这个栏目呢?是因为它比“新闻联播”更正面?比“非常6+1”更精彩?比“同一首歌”更怀旧吗?

  《每周质量报告》的制片人给出的另外一个理由是:“扶优是另一种形式的打假”。但在我看来,这一说法是不合逻辑的。因为“扶优”即便是百分之百的准确,并且背后没有利益交换,其含义也不过是说“某种食品是可以放心去吃的”。由于所有能够堂而皇之地摆上超市货架的食品,其隐含的基本假定都是“可以放心去吃的”,所以这个结论实际上是等于一句废话,它并没有回答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哪些食品是不能吃的?”这个问题不回答,还谈什么打假呢?

  由于原生的《每周质量报告》强化了消费者的地位,所以它在商家眼里的形象,无疑是一只乌鸦,不过现在乌鸦的叫声已经有点像夜莺一样动听了。《每周质量报告》为什么不愿做乌鸦了呢?是迫于方方面面的压力,还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笔者不了解内幕,也就不乱猜测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不论《每周质量报告》选择做什么,但消费者打破信息不对称的要求会始终存在,而只要这种要求存在,在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就自然会有别的媒体出面扮演“乌鸦”的角色。夜莺版的《每周质量报告》,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自我边缘化。

  《每周质量报告》,乌鸦还是夜莺?这的确是个问题!(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