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謊言

作者:阿黃 發表:2003-02-26 01:4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月初,在《方法》雜誌98年10期上讀到一篇令我「震驚」的論文,該文題為《風調雨順的三年》。作者以國內一批著名氣象水文科學家,用全國120個水文站歷年(1895--1979)的氣象水文資料編製的《全國各地歷年旱澇等級資料表》為依據,縝密、客觀地分析了1959--1961年的國內水文氣象情況,認為「不論與其它任何災年或常年比較,1959--1961三年災難(據中國統計年鑑(1983),1959--1961年因「糧食消費不足」,「非正常死亡」率全國平均達到千分之18.08,其中60年全國「非正常死亡」率竟高達千分之25.43,大大超出尚處於戰爭年代1949年千分之20的水平。--筆者注)時期全國的氣候都可以說是天公作美,甚或是歷史上的最好時期,正常程度甚至令人吃驚。」顯然,導致那三年災難的主要原因應完全歸咎於「人禍」,根本不是什麼「天災」。

作者引用的資料均出自國內權威專家、學者之手,相信他們不會也不敢篡改歷史。說實話,我沒讀這篇文章之前,假若有人問我造成「三年災難」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我會下意識地首先想到「三年自然災害」(考試就是這樣回答的)。為驗證我的觀點是否具有「廣泛性」,我還隨機詢問了若干同事,利用上課機會問卷調查了41名大學生,首選回答均為「自然災害」。去圖書館查閱近五年國內出版的數種中國現代史(含中學歷史教材),凡涉及到這段歷史的,也無一例外地寫有「三年嚴重自然災害」。

上述被詢問者基本上是60年代後出生的年輕人,他們只能從書本裡獲得信息,結果尚在預料之中。那麼,親身經歷過那段歷史的過來人,又會如何回答呢?我走訪了本校一些50年代大學畢業的老教師,結果居然和年輕人一樣,幾乎眾口一詞地說:三年災難的「罪魁」應為「自然災害」。當我向其簡述《風調雨順的三年》文章大意後,他們似才進入理性的回億里,繼而如夢初醒般喃喃道:那三年的天氣狀況好像是沒有什麼特別不正常的災害。

這幾日,一種難以言狀的情緒始終伴隨著我。出於某種需要而「統一」的「標準答案」力量如此強大,它甚至能輕易改變親身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的正常記憶。季羨林說,他之所以寫《牛棚雜憶》,是基於「悲哀、孤獨和恐懼」。因為,十年浩劫才過去20年,很多人就已經快要把它完全遺忘了。照此思路推測,倘若十年浩劫在人們心裏尚還有點殘留的「影子」,那40年前「大躍進」的災難,不少人恐怕早已忘得干乾淨淨了。如果有的話,則肯定多是為迎考的中學生們。不過,他們也只是背熟了「自然災害」之類的答案。

「人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這句名言,無疑包含這樣一個真理:一切都在進步,逝去的東西不會重新出現。然而,我們卻常常發現,由於缺乏對歷史反思的傳統或曰沒有「機制」上的保障,當人們採用與歷史上相類似的方法來應付與歷史上相類似的事變的時候,逝去的歷史又往往會以類似方式重演。這時,我們實際又走進了同一條河流。眼下一些地方,某些官員為追求政績的「浮誇」,不是就已呈「風起雲湧」之勢了麼?

士柏諮詢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