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潘岳新文章與處於最關鍵十字路口的中國

發表:2004-01-12 16: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大陸經濟時報12日發表了潘岳的新文章《可持續發展與文明轉型》。文章對統治全球的工業文明報以極其悲觀的看法,並提倡向新的生態文明轉化,並認為主動、快速地實現新的文明轉型,是中國成為世界先進國家的一次難得的機遇。從文章中看,潘岳將可持續發展放在了文明轉型的高度,無疑是一種進步。在還想著建大壩、建核電的中國,也無疑是一種空谷來音。

作為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正扮演著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同時也意味著,能源需求的增加,對於中國來說將是不可避免的。正如潘岳文章中所說的:

「從1990年到2001年,中國石油消費量增長100%,天然氣增長92%,鋼增長143%。這樣的消耗速度,迅速耗盡了國內的資源。中國人口佔世界21%,但石油儲量僅佔世界1.8%,天然氣佔0.7%,鐵礦石不足9%,銅礦不足5%,鋁土礦不足2%。到今天,我們已經不可能靠國內資源來支撐今後的發展。從消費總量看,到2010年,我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將
達到57%,鐵礦石將達到57%。」

但是這一需求的增長,恰好出現在全球廉價的和易開發的石油資源趨於枯竭的時候。世界經濟將在21世紀的上半葉,迅速走向石油資源的最後消耗,為了保障石油進口的廉價通道,政治上的緊張關係不斷加劇,原油價格不斷上漲,經濟危機在所難免。世界經濟處於石油陷阱之中,按潘岳的說法,就是「我國的國內資源再也難以支撐傳統工業文明的持續增長,我國的環境更難以支撐當前這種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產方式的持續擴張」。

唯一的出路,就在於誰先掌握了新能源的開發技術,誰就有可能率先跳出這個陷阱。要滿足急速增長的能源需求,保障必要的能源供應,唯一現實的可能是選擇可再生能源作為能源供應的基礎。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實現國家的安全和未來的生態安全,促進工業增長,達到與傳統工業國家總體經濟水平相似的高度。

實際上,一些可再生能源並非我們通常認為的那樣難以利用,現有的技術已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建造一座新的常規發電站大約需要四年的時間。生化發電站和核能發電站,無論是使用煤炭還是核動力來驅動,都需要大量的水--用於蒸發過程或冷卻系統。但是水的供應恰恰是中國最大的問題之一。如果中國的電力生產採用風力發電設備,將會開闢出許多新的可能性。一套風能發電設備可以在一天之內安裝完畢,在幾天之內完成與電網的連接。每一台獨立的設備均可立即生產出電流。它不需要燃料,也不需要水。而中國的西北和沿海地區,是世界風力資源的豐富地區之一。

著名的再生能源專家赫爾曼.舍爾認為,中國擁有大約10萬兆瓦的水力資源,因此可以組建一個主要由水力和風能組合的國家電力供應網路。其前提是,中國能夠自己生產大量的風力發電設備,做到快速安裝。當具備大批量的生產能力時,還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成本。安裝一組40萬兆瓦的風力發電設備,就可以取代20萬兆瓦的常規蒸汽動力發電站。如果一颱風力發電機的功率為1.5兆瓦,大約需要30萬臺同類風力發電機。如果計畫在10年內實現這一目標,那麼年產量大約為3萬臺。其結果是,在10年內中國利用自己的力量,建立了一個運用水能和風能資源、無污染的、節水型的電力生產體制。與此同時,中國還有能力成為世界市場上風能設備最有力的競爭者。除此之外,還可以大規模地生產和利用海水去鹽設備,從海水中獲取淡水,同時輔以風能設備建立淡水清潔系統--這將是克服水資源危機的最具吸引力和最有利於生態的開端。

關於新技術,赫爾曼.舍爾還指出,中國是世界上對分散型信息技術需求最大的一個國家,例如行動電話。它在微電子技術領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微電子技術是光伏電力生產技術最為重要的應用領域,也是光伏設備的一個重要部件。人們由此進入了一個無需電纜和電網的、無污染的電力生產的新工業的篇章。無需國家進行投資,對發電站的電力需求就會急劇降低。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工業國家真正地認識到這一機遇。

為了滿足對動力原料的需求,可再生能源同樣提供了許多新的解決方案。最重要的解決辦法是,藉助可再生能源生產的電力生產生物酒精、生物甲醇和氫氣。林木的利用由此將變得更為經濟,植樹造林並不僅僅是為了氣候的保護,或是防範風沙和沙塵暴,而且可以作為動力原料的源泉。

赫爾曼.舍爾認為,所有這些可以在一種分散的狀態下進行,即各個省份分別運作。由此可以避免能源運輸過程中基礎設施的費用,以及地區間的經濟發展落差。這種做法有助於社會的穩定,同時極大地節約了成本。農業經濟部門將超越其原來糧食生產者的角色,獲得新的意義。這也與中國的文化傳統相適應,同時中國將先於傳統的工業國家,步入現代化的一個更高階段。中國可以結合其利用生物能源的經驗,但是最為重要的是形式的拓展。不僅僅是為了獲取取暖和煮飯用的能源,而是要從生物質中獲取電力和動力原料。

正如潘岳所指出的,傳統能源體系把世界文明引入一個經濟的死胡同,同時摧毀了文化。可再生能源--陽光經濟取代生化世界經濟--代表了21世紀及未來的現代化。通過利用可再生能源,文化特徵得以保持。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擁有像中國這樣悠久的歷史,中國具有進行長遠思考的能力,並且具有立即行動起來的現實需求。(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