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那拉提草原 讀烏孫國文化 (組圖)

作者:明言 發表:2008-12-16 07:4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那拉提草原,海拔在1190米以上,屬於高山河谷草場。它的周邊是西天山中部的自然形態,既有比較寬敞的河谷,表現它的平坦,又有周邊的丘陵,表現它的屏障,它是一種搖籃似的草原。

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亞高山草甸植物區,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牧場,具有平展的河谷、高峻的山峰。那裡深峽縱橫、森林繁茂、草原舒展交相輝映。綠色的草原、藍色的河流、白色的冰川、雄偉的天山,剛直不阿的青松,組成了非常優美的自然景觀。每年的6月至9月山花遍野,水草茂盛,是草原旅遊的最佳時期。這裡受到美術家和攝影藝術家們一致推薦。在那拉提一望無垠的草原上,撒落著珍珠般雪白的氈房,草原南側有終年白雪皚皚的雪峰相伴。綠草、雪峰相映成輝,構成一幅典型的高山草原風情畫卷。

許久的期待之後,終於促成了我們這次那拉提之行。車過了新疆首府烏魯木齊,沿天山公路南行,在海拔4千多米的天山上,我們一睹了千年冰川的奇景,再順著清澈的鞏乃斯河,不久就來到了人稱小江南的伊犁大草原--美麗的那拉提。

這裡水草豐美,牛羊成群,生活著勤勞的哈薩克牧民。我們驅車來到那拉提草原上最有特色的景區--草原部落。景區在風光迤邐的美麗大草原上,再現了歷史上古代烏孫國輝煌一時的景觀,展現了哈薩克馬背民族特有的生活風俗、宗教信仰和神奇的傳說,突出了故國烏孫和哈薩克族文化民俗兩大主題。高大的國王帳、王子帳、公主帳映入眼帘,祭天臺、拜火臺、天鵝泉、赤谷城……,每一處都留下一段耐人尋味的傳說:

太陽廣場與石像:那拉提漢語意思是:最早見到太陽的地方。踏上太陽廣場,這表明已經來到了真正的那拉提, 窺見了那拉提草原哈薩克民族文化的端倪。太陽意味著光明,四里八方尋求光明的人們,已經來到了最早見到太陽的地方--那拉提。

廣場矗立的巨大石像,是哈薩克人對薩滿教信仰留下的痕跡。薩滿教相傳:石像水一樣,在神化中,是孕育宇宙第一生命的母體。這第一生命被稱做石神或火神,世界就是由這個初始宇宙神創造的。石作為火的生源和依托,被視為宇宙之母或宇宙生命力的象徵。

天鵝泉:哈薩克人喻為生命泉。傳說古代有個善良勇敢的青年遇難,天使化作一隻美麗的天鵝飛來,變出一眼靈泉,用泉水救了那個青年,後來天鵝變成美女與青年結婚,生下的孩子叫哈薩克。哈薩克的後代最後發展成三大部落:大虞子、中虞子和小虞子。那拉提哈薩克人的傳說,從沒有文字的時代到文字產生,都記述了這個古老的故事。

當白天鵝從那拉提上空飛過時,哈薩克人就想起了凌空而降的天使,就想起天神的庇佑。今天,哈薩克人依然口口相傳:心地善良的人遇到危難的時候,誠心祈禱,就會得到神靈的救助。每一個那拉提的人都認為祖輩的傳說比史料更可信。

天鵝泉水汨汨的流淌,天鵝泉邊的護泉老人會將天鵝泉的故事娓娓道來。相傳,誠心敬神的人,如果在泉邊虔誠向神靈祈禱,流出的泉水會更加甘甜,並能得到神的佑護。

白天鵝的神話傳說是那拉提草原歷史的開篇,哈薩克人對神的崇敬與膜拜,不亞於任何一個民族,對神的信仰,貫穿於日常生活中。哈薩克人吃抓肉,特別是吃盛有羊頭的抓肉時,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規矩,當主人把盤子放到桌上後,所有在座賓客,要先行敬神祈福。其它一些習俗如婚姻、生育、疾病、喪葬、服色、出行、迎客、集會,甚至判決等等,處處都體現出對神靈的信仰與敬奉。

工作人員小李對我們介紹說:哈薩克人嚴禁同部落人通婚,如果有同部落的男女相好,一旦被發現,就要被處死,但在處死之前,有一個規定,要由神來決斷他們該不該死。這一對相好的男女會被綁起來裝在口袋裡,放在草原上,任由99隻羊踏過,再由99頭牛踏過,後由99匹馬踏過,如果他們沒有死,就說明他們的結合是神准許的,將不再會被處死,但要被趕出部落,永遠不許回來。

拜火臺:拜火台上的柱子上刻著古老的經文,頌持著原始拜火教的經義。哈薩克人早期信奉薩滿,有拜火之禮。認為火來源於天界,最神聖、潔淨,相信火能淨化萬事萬物,相信火的光明與火焰能去除邪惡淨化污穢卜問休咎等。所有的新人和攜著帶來的禮物要從火上邁過,以便加以淨化,取義一切消除邪惡,淨化污穢,順利吉祥。拜火臺周圍佈滿旗陣,以示國威。草原上的哈薩克人至今也保留著對原始薩滿教的信仰,經常要舉行拜火儀式。

在拜火臺旁邊,我們遇見了那拉提草原唯一的、也是最後一位薩滿,50多歲。手中拿著法器,正在給來到草原的有緣遊客祁福消災。

再次單獨遇見薩滿的時候,他遠遠就熱情招呼,聊了幾句,他說:薩滿就是漢族人說的法師,薩滿的身上都是有神的,你們身上也都有神,有神的人火是燒不到他的,如果身上沒有神就會被燙傷。說著伸出舌頭,拿起手中點燃的煙頭向舌頭一點,再給我們看完好無損。接著他說你們倆也有神。也許是有緣,薩滿法師一再熱情邀請我們去他的氈房坐坐。

在他簡陋的氈房裡,他告訴我們,他的本名叫伊斯巴斯,原來是兵團農四師70團的一名司機,他的爺爺是薩滿,曾經是很有名望的,過去,草原上誰家有病有災,爺爺都會帶著他的獵鷹前去化災解難。他爺爺一直活到110歲才去世,臨終前他一直在身旁伺候著。說著拿出爺爺傳給他的薩滿法器給我們看,一個被磨的光亮的骨扇。我們問起他的師承,他說了自己兩次九死一生的苦難經歷,雖然得自爺爺的遺傳,卻是一位上海來的教士開啟了自己的法力。現在,他能看到神、能看到和醫治人身上的病、能預知感知一些事情,並談了自己不得已逾火而沒受傷的一段經歷。他說他只信神,曾有人威脅過他,但他不怕!

當我拿相機準備給他照像時,他說:很多人要給他單獨照相卻照不成,他也不知為什麼。我拍了幾張照片後,薩滿法師給我們表演了他的獨門絕技:用嘴唇、牙齒配合一個管子,演奏了一首悠揚的哈薩克曲子。我看了一下,那只是一根普通的建築工地用的塑料管,除兩頭外,管子上再沒有開孔。

我問他將來會發生什麼變化,他說,將來飛機沒有了、汽車沒有了,信神的哈薩克人的氈房還在。薩滿法師的自信和神態很像一位智者。

回來後我查了一下,維基百科:薩滿(珊蠻)(Shaman,巫師)曾被認為有控制天氣、預言、解夢、占星以及旅行到天堂或者地獄的能力。而伊斯巴斯的名字在哈薩克語裡的意思是"踩著聖人的腳步"。

拜火臺的旁邊是法臺,法臺分兩層,上面一層關押犯人,下面一層有狼在守護。有人違背了戒規,便在此地受罰。狼代表了勇猛,告誡人們要遵守法規族規。

烏孫國的強大並非偶然,對神的信仰從根本上維持了民眾的社會道德與社會穩定,而法規、族規等懲戒犯罪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治理的作用。難怪一個原本遊牧的馬背民族,會在草原建立起烏孫國這樣一個西域最強大的一個國家。

赤古城:面山背水的的城池,紅褐色的後牆,城東的吊橋、瞭望臺和赤古城沿的箭孔相得益彰,突現著古代烏孫雄踞草原的強悍和霸業。城內環行長廊,將後城和諧的連為一體,錯落有緻的層樓,使遊客感受到古樸的神秘。

赤古城內,有一眼靈泉,四周布著石陣,它演繹了當年烏孫王在戰場上的一段神話。當年烏孫王帶兵馬作戰,數天數夜斷水斷糧,隨軍法師--薩滿擺石陣施法力,地現靈泉,解救困厄,贏得了勝利。

大帳:分別有國王帳、公主帳、王子帳,是烏孫王室成員居住和宴請客人的地方。遊客在這裡可以體驗到哈薩克待客的習俗,享受到烏孫國王和解憂公主敬獻的馬奶酒,觀看到極具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

景區管理人員還給我們介紹了原本計畫籌建的祭天臺。祭天是相信神靈的哈薩克人流傳已久的一種神聖而隆重的儀式①,充分體現了對天神的敬奉、敬畏與感恩天神庇佑、祈告平安納福的心願。可惜現在草原部落景區的祭天臺尚未建成,不能一睹哈薩克人祭天隆重神聖的宏大場面。

對天神的敬畏和感恩,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約束人心和道德的作用,起到了淨化心靈、豐富精神世界的作用,這是其它方式所不能企及的。

另外,遊客還可以觀賞到鹿石、中門、狩獵場、熏干房,體驗哈薩克民俗生活的夏營、市場。

中午時分,點將台下雷鳴電閃的陣吼,刀劍揮舞的凶猛,歷史的場面、歷史的軍隊,出征前的檢閱無不讓你激動震撼。還有賽馬、叼羊、姑娘追、阿肯彈唱等民族表演無不精彩。

隨後,我們來到哈薩克的冬營--冬窩子,那是牧人的村落,彎彎起伏的小路,輕輕流淌的鞏乃斯河,窗前綠樹成蔭,推門鮮花爛漫,空中草原就在你的眼前,使你好似飄然回歸到田園生活。

下午的「解憂公主西嫁烏孫國」的大型婚慶場面以及大昆彌王宴請天下使節的雄魂氣魄是我們驚嘆不已。

2100多年前,哈薩克人的祖先烏孫人本來活動在敦煌、祁連山一帶(即河西走廊),後來西遷伊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周圍地區,便在伊犁河流域建立了烏孫國。烏孫以畜牧業為主,人口六十餘萬,擁有兵力近十九萬人,是當時古代西域36國中的第一大國。鄰近的匈奴貴族幾次進攻烏孫,結果都被烏孫打敗。漢代皇帝為了鞏固邊疆,曾派手下一個大臣張騫出使西域。後來,張騫歷經艱險回到中原,給漢帝提了許多建議。漢帝接受張騫的建議,其中一件事就是將一個叫細君、一個叫解憂的公主先後嫁給烏孫王。

先嫁的細君公主被迫按當地習俗,先後下嫁爺孫兩位烏孫國王,由於身處異域,語言不通,倍感憂愁。她曾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穹廬(帳篷)為寶兮旃(zhān,即氈)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hú,天鵝)兮歸故鄉。"歌中表達了她的苦悶的心情。後憂愁而死,年僅25歲。解憂公主也先後下嫁了三位烏孫昆彌(國王)。

由此看來,公主西嫁是政治聯姻並非兩情相悅的民族友好,政治聯姻的目地很明確,是為了維護和鞏固統治,並不是今天宣揚的民族團結與友好。試想一下,為什麼要聯姻,因為漢武帝要穩定邊境的統治,和親是一種不得已的手段,要拉攏烏孫國王共同抗擊匈奴,拉攏的原因是因為當時烏孫國的強大和所處的地理環境。當時西域地區最大的王國是烏孫國,與匈奴相處最近。如果烏孫國與漢室交好,就制約了匈奴。所以真正追尋的烏孫國文化應該是探討烏孫國為何強大的歷史原因。

篝火:因為是奧運期間,原本晚上舉行的篝火被取消了,沒能看到國王帶領眾臣民點燃篝火的場面,只看到篝火廣場的堆砌的木料與零散擺放的板凳,甚是遺憾。

第二天的草原之遊令人心曠神怡,「塔吾薩尼」,意為「美麗的山溝」。在這裡能盡享美麗的「一山四景」的垂直自然景觀:廣闊無垠的大草原,拜倒在溫柔可人的山丘腳下,線條柔和的小山丘偎依在博大險峻的高山懷中,茂密的針葉林為從山峻嶺編織了一件溫暖的披肩,山頂頭上還戴著一頂尖尖的雪白的小帽。「塔吾薩尼」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

在那拉提兩天時間實在太短,美麗的草原景色使人流連忘返,哈薩克民族的習俗文化引人入勝。

感想:每個民族、每個王國,都有歷史的淵源。景區濃重渲染的大漢和烏孫國的和親聯姻,只是哈薩克民族歷史上的一頁,是烏孫國強大國力與外交的一個具體表現。挖掘真正的草原哈薩克民族文化,探求哈薩克民族文化的更深內涵,應該要追溯哈薩克民族產生的歷史,探索烏孫國建立和強大的歷史根源。神話是流傳不朽的話題,對神的信仰和儀典維持了哈薩克民族道德與人文。如果不能深入容貫這些民族正統文化精神內涵,草原景點最多只能成為旅遊勝地,是不能成為文化聖地的。



附錄:

①一些書籍散記的信仰薩滿教的祭天儀式:薩滿教傳統的隆重祭天儀典,屆時眾人攜帶牛羊、獸肉、糧食和馬奶酒前往敬獻天神,全體氏族或部落成員參與,面朝著太陽禱告,祈禱人畜平安、農牧豐收。《元朝秘史》(第103節)記載,鐵木真早年遭到三姓蔑裡乞人襲擊,躲進不兒罕山得以脫難。下山後他捶胸告天,感念不兒罕山救了他的性命,許願要每早祭祀、每日禱告,讓子子孫孫都要遵行,說著將腰帶掛在項上,帽子掛在手上,捶著胸,向著太陽,下跪九遍,灑奠禱祝了。

氏族新薩滿領神儀式亦常同時舉行。薩滿的跳神儀式中,儘管不同民族的薩滿有不同的程式,甚至不同的氏族之間亦不盡相同,但基本程序是完全相同的:請神--向神靈獻祭;降神--用鼓語呼喚神靈的到來;領神--神靈附體後薩滿代神立言;送神--將神靈送走。

薩滿向每一種"神"祈禱,都有不同的禱詞。禱詞中有各種"神"的出身歷史、豐功偉績以及這位神仙的性情愛好等。祭祀不同的"神"都有不同的祭祀方式。

大帳





撒滿





昆吾撒尼





叼羊





草原

来源:清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