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新聞:熱比婭訪問澳大利亞,中國舉止得體嗎?

發表:2009-08-14 21:5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據《美國之音》報導) 維吾爾人熱比婭.卡迪爾最近對澳大利亞的訪問引起中國的震怒。中國先後試圖阻止墨爾本國際電影節放映介紹熱比婭的記錄片,阻止熱比婭在澳大利亞全國記者俱樂部講演,均未成功。在熱比婭訪問澳大利亞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記者李肅比較一下中外媒體的報導。

*中國外交官向澳方施壓*

《澳大利亞人報》8月11日發表的一篇評論說:「在中國大使館企圖讓堪培拉的全國記者俱樂部禁聲之前,他們採取了類似的措施向墨爾本國際電影節施加壓力,要實行政治新聞檢查。在這些舉動之前,去年,中國外交使團在澳大利亞介入組織數以千計的支持中國的抗議示威者對抗關心西藏人權的示威。」

法新社8月11日報導說:「(澳大利亞外長)史密斯和墨爾本市長多爾勛爵對中國向他施加壓力,試圖迫使他取消在墨爾本國際電影節放映熱比婭的記錄片一事表示不滿。」

路透社8月11日報導說:「位於堪培拉的全國記者俱樂部稱,中國大使館政務參贊劉進上個星期會晤了俱樂部的高層人員,要求他們撤銷對熱比婭星期二發表講演的邀請。」

英國廣播公司BBC8月11日報導說:「據報導,這位中國官員說,如果實在要講演,也不要向全國電視播出。」

《悉尼先驅晨報》8月11日報導說:「俱樂部主任萊利對澳洲廣播電臺說,會晤是在彬彬有禮的氣氛中進行的。萊利說,這位中國官員並沒有『直接』要求俱樂部撤銷對卡迪爾女士的邀請,『但是他們希望這個講演者不要出現,這種印象是很明確的』。」

*澳方拒絕中國壓力*

澳洲廣播電臺8月11日報導說:「萊利說,記者俱樂部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取消過任何人的講演。」「記者俱樂部......決定如期進行這次講演。萊利說:『記者俱樂部和董事會有一項執行了四十多年的政策,就是要由他們自己決定誰在俱樂部講演,不受外界影響......。』」

路透社的報導說:「自從1963年建立以來,全國記者俱樂部一直是澳大利亞政治講演者的最高講臺,發表講演的人都是國際人物、國家元首、宗教領袖和工商界領袖。」

《悉尼先驅晨報》8月11日的報導說:「萊利說,該俱樂部同中國大使館一直保持著『良好和穩固的關係』。他說:『我們已經向他們發出邀請,下一次有中國高級官員到堪培拉來的時候,請到記者俱樂部來發表講演。』」

與此同時,西方媒體報導了澳大利亞官方和民間對這兩起事件的反應。美聯社8月11日報導說:「澳大利亞外長史密斯說,一位市長向澳大利亞外交部抱怨中國官員表達反對熱比婭訪問澳大利亞部分行程的方式。」

法新社8月11日報導說:「史密斯告訴澳洲廣播電臺說:『澳大利亞外交部為此同中國官員進行了交涉。』」

路透社8月11日報導說:「針對中國駐澳使館要求澳大利亞全國記者俱樂部取消熱比婭演講一事,澳大利亞外交部長週二呼籲中國外交官『禮貌得體地』表達意見。」「澳大利亞外長史密斯...說:『各國大使館、外交官和官員有權在澳大利亞的社會裏表達觀點。』......『他們可以堅定地表達,但是需要禮貌地和得體地表達。」

《澳大利亞人報》的評論說:「今年三月,中國共產黨宣傳首腦李長春勸說澳洲廣播電臺保證報導中國在西藏問題上的觀點。當時澳廣正在申請在中國廣播新聞。然而這個政府擁有的希望在中國開展業務的電臺卻給了李長春一個有禮貌但沒有承諾的答覆,肯定讓他大惑不解,他習慣於政府機構聽從指令。他的同事們會更大惑不解地發現,澳大利亞政府竟然沒有按照這個國家第三大貿易夥伴所希望的那樣禁止卡迪爾女士講話。不過,由於這些情況沒有如期發生,中國政府及其支持者想自己解決問題。他們企圖制止在墨爾本電影節上播放有關卡迪爾女士的一部影片,還想取消她在記者俱樂部的講演。這種扼殺言論自由的企圖和對他國價值觀念的公然蔑視顯示中國仍然是一個專制國家。」

*中澳媒體論戰*

中國《人民日報》屬下的《環球時報》8月12日報導說:「中國駐澳使館參贊劉進......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他曾與媒體俱樂部進行溝通,但強調他是在履行一名外交官的職責,沒有做錯什麼。劉進說,中方從未乾涉澳國內事務,他與媒體俱樂部的溝通是禮貌而符合禮儀的。」

報導評論道:「本來這只是一次外交官與駐在國間正常的私下交涉,卻引發澳部分媒體和政客對中國外交官的惡毒攻擊。」

報導說:「外交學院副教授熊煒11日對《環球時報》說,作為外交官,為維護本國利益與駐在國政府或民間機構進行交涉是天職所在,各國外交機構莫不如此。史密斯作為外長,應該知道自己的發言會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他這麼做完全無『禮貌』可言。」

然而《澳大利亞人報》的評論說:「如果你覺得這是外交使團的正常活動,想像一下,如果澳大利亞駐北京大使館開始組織抗議示威,企圖禁止放映電影,企圖決定哪些人可以講演,等等,那會引起什麼反應。」

*熱比婭生平記錄片--熱播還是冷遇?*

關於反映熱比婭生平的記錄片《愛的十個條件》參加墨爾本國際電影節,中國媒體形容放映現場「冷清」,而且電影導演和熱比婭受到了觀眾的質問和指責。

《西部商報》8月10日報導的題目是:《充滿無知偏見,熱比婭影片上映遭冷遇》。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所屬的國際在線8月11日報導說:「原先聲稱『爆滿』的首映式,卻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熱鬧。墨爾本市政廳外,只有三五個所謂熱比婭的支持者,在裝腔作勢地喊著口號。」

然而美國彭博通訊社8月8日報導說:「電影節宣傳人員路易斯.赫賽爾廷在這個澳大利亞南方城市通過電話說,《愛的十個條件》將在墨爾本市政廳放映,有1300個座位,而先前計畫的大聯盟影院有750個座位。她說,票已經全部售出。」

英國廣播公司BBC和瑞士新聞8月9日都報導說:「全場1500個座位座無虛席。」

*偏聽偏信還是採訪無門?*

新華網8月9日的報導說:「對話開始後,第一位站起來的觀眾質問導演:作為一部記錄片,為什麼片中只有熱比婭及其追隨者的畫面和話語,卻對中國政府沒有任何介紹,也不表達中國政府和人民的觀點,這不是偏見是什麼?」「面對這些質問,台上的導演和熱比婭張口結舌,無言以對。」

不過,《環球時報》8月10日的報導否定了新華網「張口結舌,無言以對」的說法。《環球時報》的報導說:「新疆自治區外宣辦主任侯漢敏告訴《環球時報》,拍攝宣揚熱比婭生平記錄片的導演丹尼爾被問及為何影片只有熱比婭一方的聲音時,曾回答,他在過去兩年中曾試圖採訪中國政府和新疆當地政府,但接連碰壁。對此,侯漢敏表示,他認真查證了3年的相關記錄,根本沒有一個叫丹尼爾的澳大利亞人提出過採訪或拍攝申請。」

澳洲廣播電臺8月8日對《愛的十個條件》首映式現場的報導說:「這部影片的導演傑夫.丹尼爾斯說,他曾經爭取讓中國方面對卡迪爾女士的故事作出評論,但是沒有成功。他說:『在過去兩年半里,我一直爭取聽到他們方面的看法,但是都碰了壁。他們反而馬上就瞭解我的情況,訊問我,然後就結束了。所以我感到很遺憾的是,我們聽不到中國政府方面對於新疆局勢的充分看法。』」

*中國人會抵制赴澳旅遊和留學嗎?*

《環球時報》報導說:「環球網8日起進行的一項調查表明,近1.4萬名受訪者中,約有87%的人認為中國應「採取實際手段報復澳大利亞,比如抵制赴澳旅遊和留學」。」

《環球時報》8月10日報導說:「今年6月,印度限制學生赴澳留學後,中國成為澳最大的海外留學生來源國,上海社科院的趙國軍博士說,中國手裡不是沒有整治澳大利亞的牌,在政治外交和經濟層面上都能反制澳大利亞。他說,雖然中國也需要發展與澳大利亞的經貿合作,但在遏制「疆獨」、「藏獨」這種國家重大利益上,中國不應怕做出一些經濟利益的犧牲。」

當年,中國抗議日本官員參拜靖國神社,很多中國人呼籲抵制日貨。後來,沒有人統計過日貨在中國的銷售是否有所減少。

當年,中國抗議法國總統會見達賴喇嘛,很多中國人呼籲抵製法國貨。後來,沒有人統計過中國人消費的法國香水和其它高檔法國貨是否有所減少。

今天,由於熱比婭,有人呼籲抵制赴澳大利亞旅遊和留學。日後,會不會有人統計前往澳大利亞旅遊和留學的中國人是否減少了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VOA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