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財稅超收 理應還富於民

作者:張茉楠 發表:2012-07-16 12:0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5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在當前宏觀經濟數據一片慘淡之下,2011年個稅的大幅超收的確算得上是一抹亮色。不過,個稅收入、財政收入大大超出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和人均國民收入增速卻也隱藏著國家財富分配失衡的巨大隱憂。

個稅增長遠超居民收入增長

個稅收入的徵收對象是個人,儘管受去年9月1日起實施個稅起征點影響,四季度工資薪金所得稅和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稅出現負增長,但這並未改變全年稅收增長的強勁勢頭。2011年個稅收入同比增長為25.2%,達到3633.07億元,完成預算的116.4%,超收854億,遠大於去年超收的360億。

按照財政部的解釋,個稅超收是居民收入高增長所致,但問題是個稅增長並未與居民收入增長同步,而是遠遠超過其增長速度,201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4.1%。如果剔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8.4%。個稅增速幾乎為居民收入增速的兩倍。

而如果再把口徑放大,財政收入同樣大大超出GDP增速。2011年,公共財政收入增長24.8%,是去年GDP增速兩倍多,而這也是1994年稅制改革以來,財政收入增速連續18年高於GDP增速。數據顯示,2006年全國財政收入約4萬億元,到2010年超過8.3萬億元。2006年至2010年,中國GDP年均增長11.2%。而同期,全國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1.3%,遠遠高於GDP增速。

政府財稅收入的高增長引發了人們更深層次的擔憂:中國財富分配失衡是否越發嚴重?中國宏觀稅負水平是否該降一降了?其實,無論是否承認,中國稅負總水平高是不爭的事實。國內的政府部門、研究機構等都曾公布過關於宏觀稅負水平的測算,但由於選擇的測算口徑各不相同,得出的結論也有所不同。

一般來講,用「政府全部收入佔GDP的比例」可以表徵一個國家人民的稅負。依照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中國財政政策報告2009/2010》計算,中國政府的全口徑收入(預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預算外收入、土地有償使用收入、社保基金收入)已經從1998年的1.73萬億元,上升到2009年的10.8萬億元,佔當年GDP的比重,也從1998年的20.4%上升到2009年的32.2%。

而世界銀行曾經進行過的一項研究也顯示,一國宏觀稅負水平與該國人均GDP呈正相關,人均在2000美元以上的中等收入國家,最佳的宏觀稅負應該在23%左右。2010年,我國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而2007年~2009年,我國的宏觀稅負水平分別高達31.5%、30.9%和32.2%,遠遠超過中等收入國家的合理水平。

財稅結構不合理日益凸顯

這些年來,政府財政收入的過快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擠佔了本應屬於國民的財富,這不利於擴大國內消費、促進內需,更不利於經濟的均衡健康發展。與此同時,財稅結構不合理問題也日益凸顯,稅收制度的設計並未真正實現調節社會財富、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公平的功能。當前,政府稅收收入中70%以上都來自增值稅、營業稅和消費稅等間接稅,這意味著我國稅收的70%以上由消費者埋單,考慮到恩格爾係數較低,因此,我國稅收收入的納稅主力軍由中低收入者而不是富裕人群承擔,其中中產階級成為最明顯感到稅負重的一個群體,嚴重束縛了中產消費能力的釋放。

中國已經到了需要重新評估宏觀稅負的時候了,因為這涉及中國能否進一步提高消費率、能否更加合理、高效地配置經濟資源,以及能否向內需型社會順利轉型的重大問題。

從增幅比、國民收入和GDP增長的橫向比較而言,我國的減稅空間非常大,實施大規模減稅的時機已經成熟:首先是起征點需要進一步提高,可將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大幅提高至4500元至5000元左右;其次,需要調整徵稅方式,可考慮按家庭收入增稅,以實現刺激消費、改善收入分配的目的;國外都是按照家庭為單位收稅,而我國個稅徵收一般是以個人為單位,這就沒有考慮家庭負擔問題。比如,收入相同的納稅個人,納稅金額一樣。但由於家庭情況不同,贍養人數不同,家庭整體收入差異很大;再次,進一步改革稅制結構,要考慮對基本工資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支付收入以及各種福利收入等綜合設計稅率,達到促進社會公平的目的。

應把更多財稅收入用於國民福利

此外,國民之所以對政府高稅收表示質疑,除了感覺負擔重外,也是希望收上來的錢能夠更多的用於保障國民福利增長,而不再是把錢砸向大型項目投資。事實上,在許多發達國家雖然宏觀稅負高達50%,但總體福利水平要遠遠高於中國,財政支出的擴大也主要是用於提高社會整體福利水平的。據統計,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各主要西方發達國家政府的國民福利開支,一般佔本國政府總支出的1/2到2/3,佔本國國民生產總值(GNP)的20%至30%。比如,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2007年政府支出的福利支出佔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分別高達68.8%、58.7%、56.7%和57.1%,而相比之下,我國2009年中央財政中的社保支出、醫療衛生支出、教育支出分別為7.6%、2.7%、4.5%,整體國民福利水平相去甚遠。因此,需要政府把更多的公共財政用於提供更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繫上來,通過加大教育、醫療、養老保障等公共產品的服務,提高國民福利。

當前,中國經濟下行風險加大,但穩增長政策加碼的重點又被放在了投資身上,這樣,不但政策後遺症風險大,也難以持久。事實上,穩定增長,刺激內需最好的政策就是大規模減稅。未來,如何進一步完善財政收支結構?如何把政府的可支配收入轉化為居民可直接支配的收入?如何通過全面降低宏觀稅負真正做到還富於民?如何真正落實提高「中等收入比重」的承諾?正是我們急盼的。

来源:證券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