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News》這篇報導是由資深媒體人楊士仁具名撰寫,該刊以重要的篇幅刊出。楊士仁兩年前就曾撰寫類似報導,指稱「中資介入臺灣十七家媒體?情治單位掌握可靠訊息,中方大舉滲透輿論重鎮。」受到廣泛引用,立法委員也引用該項報導作為質詢的依據。
報導說,最近,台聯黨籍立委曾燦燈以中資介入臺灣媒體為題,質疑TVBS(聯意製作公司)資金來源,引起日本讀賣新聞注意,因此,派該報東京本社編集局國際部記者中津幸久專程來臺,蒐集中資介入臺灣媒體的進一步資訊,作專題報導。
楊士仁說,根據中津辛久透露,中國勢力日趨龐大,對周邊國家或地區,包括日本、臺灣、香港及澳門等的影響日增,讀賣新聞鑒於這種情勢的演變,特辟「膨脹中國」專欄,從各個層面深入報導和連載;「中資介入臺灣媒體」是專欄單元之一。
他說,他撰寫的「中資介入臺灣十七家媒體」文章的資料,是來自臺灣情治部門的機密文件,該機密文件標題為「國內報社、雜誌、電視等媒體接受中共或中資資助續況」。
根據資料指出,這些媒體包括官報轉型、歷史悠久的一家報社、兩家晚報(已停刊)、南部一家經營多年且具有色彩的日報、香港在臺發行的兩家週刊、一家科技出版社、一家偏向大中國色彩的財經週刊、兩家民營有線電視臺、科技相關的家庭集團及另一家知名度不高的日報,總計十二家;後來又發現一家大報(日報)、南部兩家民營日報及兩家有線電視臺(其中一家大肆擴充營業、一家財務顯著惡化)。
楊士仁說,中資來臺通常會通過外資,包括避稅天堂的一些島嶼的紙上公司、香港公司及化名外商,迂迴轉進,不著痕跡。最近幾年的臺灣媒體,不論是平面的或電子的,營運普遍不佳,造成中資乘虛而入,採行類似當年基於統戰撥款供作香港政治、股市及房市用途的手法,企圖影響臺灣媒體,摧毀臺灣民眾心防。
他舉中國時報文化事業公司為例指出,在該公司財務最差的2001年引進英屬維京群島商NEWSLINK INVESTMENT公司資金3718萬8000美元,大約折合新台幣12億元,經由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在當年九月二十五日審議核准,大大方方匯入,佔有中國時報一半出頭的股權。代表人為余建新,足以掌控報社的營運。
他說,這項投資額約達十二億元,但顯示在資本額的投資只有八億多元。情治單位懷疑投資中國時報的維京集團具有「中資」背景,是中時在每月約虧損八千餘萬元之下,積極向外尋求金援的結果。
楊士仁報導又舉聯合報系為例說,該報系旗下數位分類線上公司是一家小公司,主要從事企管顧問、資訊軟體服務、一般廣告服務及圖書出版,可以說是聯合報的周邊事業,資本額僅三千萬元,董事長與聯合報公司董事長同為王必成;資本額中,英屬維京群島商方正科技公司持有新台幣450萬元,佔15%,由葉嘉揚代表出任董事。
他說,這是聯合報系二十多家關係企業中,首次引進外資的公司,雖僅佔有公司資本額的450萬元,但是實際投資金額可能更多;這是數位分類公司的一小步,卻是聯合報係引進外資的一大步,不宜小看。
他說,該外資法人的代表董事是葉嘉揚,他的身份特殊,背景不明,容易讓人聯想是否與中資有關。
楊士仁說,操著一口廣東腔國語的葉嘉揚曾任中國北京大學校辦企業──北大方正公司副總裁,與中國官方關係匪淺。十餘年前,聯合報係引進北大方正公司的電腦組版軟體,與北大方正建立緊密商務關係:後來自立報系(自立早報及自立晚報相繼停刊)、中央日報跟進使用。臺灣新生報在臺灣省凍省後,由省營轉為國營;2001年1月29日因不堪賠累而解散;民營的臺灣新生報在2001年7月17日獲准設立,實收資本額3800萬元,由葉嘉揚出任董事長,因而被外界懷疑新生報是中資報紙。
新生報與中央日報同在臺北市八德路的八德大樓,於是連中央日報也受到關切。不過,報導中說,當時的新生報董事會極力澄清,說明蔡嘉揚是香港人,持有加拿大護照,已離開北大方正集團,在臺灣擁有電腦、機械等事業;他擁有的193萬多股股票全為個人所有,不代表任何團體。
報導說,直到2001年7月17日,新生報另組公司,成為臺灣中華日報的子公司,葉嘉揚不再擔任董事長,由中華日報董事長詹天性繼任。中國國民黨接手新生報後,新生報是唯一賺錢的黨營文化事業,今年上半年小賺196萬元。葉嘉揚退出新生報後,代表維京群島商方正科技出任聯合報系小公司董事,是否與中資有關,仍是謎團。
楊士仁在報導最後指出,其他擁有外資董事的媒體,與中資有無關係?情治單位密切掌握訊息外,財金部門也從資金流向抽絲剝繭,全力防堵中資非法介入臺灣媒體。
(日本讀賣新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