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全民大會戰 美國為新核彈頭招標

發表:2006-06-08 20:4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為核彈頭的設計方案競標,這件事聽起來不可思議,但美國人真就敢這麼堂而皇之。近日,《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等美國媒體紛紛報導稱,美國的兩大國家實驗室洛斯.阿拉莫斯和勞倫斯.利弗莫爾都在高速運轉,爭奪美國新一代核彈頭的研製權。這令很多人大吃一驚,原因不是美國要造新核彈,而是美國居然把如此尖端的武器拿出來讓「群雄逐鹿」。

分析人士指出,新核彈頭只是美國「軍工金字塔」的「塔尖」。它下面有太多的常規武器裝備,而「塔基」則是整個美國社會。「全民參與」使美國的軍工科技、軍品生產和軍火貿易遙遙領先,而正是美國的軍事技術發展將美國的科技水平推上了世界霸主的寶座。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核武庫,萬枚核彈頭能毀滅地球幾十次,那麼,美國為什麼還要「推陳出新」呢?據《紐約時報》等媒體披露,美國的W-76型核彈頭大約佔據了庫存核彈頭的1/3,而它存在著致命「缺陷」。冷戰時期,美蘇大搞核競賽,為了在單枚導彈上裝載儘可能多的核彈頭,來對付蘇聯龐大的戰略核潛艇部隊,美國軍方曾向研發部門施壓,要求給核彈頭「減肥」,這就導致了W-76型核彈頭的保護外殼整體變薄,最薄的地方「只有啤酒罐那麼厚」,受到撞擊後容易變形或者破裂而影響起爆效果。

此外,隨著時間的推移,彈頭內部發生腐蝕的風險增加,各類部件也逐漸老化,嚴重影響其安全性和作戰能力。為此,美國國防部為新核彈頭研製計畫立項,名為 「值得信賴的代替核彈頭」研製計畫,簡稱為「RRW計畫」。該計畫要求新型核彈頭生產方便,無需初步試驗就可裝備,首批樣品必須在2012年以前生產完成。有分析認為,這種核彈頭未來將取代美國龐大而複雜的核彈家庭,大大提高美國的核打擊能力。

對於這樣一項融國家戰略、軍事戰略、核戰略於一體的武器研製計畫,美國十分重視,並決定通過競標來選擇研製者。目前,負責監管美國核武器的聯邦工作小組 ──核武器委員會已經收到了兩個實驗室所提交的設計草案,每份草案的內容多達上千頁。預計今年年底之前,美國政府將做出最終選擇。

參與競標的兩家實驗室隸屬於美國聯邦能源部的國家核能安全署,是世界級的核彈「孵化器」。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成立於1943年,它的第一位主任是美國 「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美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和在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都出自這裡。現在,它的工作人員已達到1.2萬人,年度預算高達22億美元。面對新的核彈頭研製項目,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設計小組負責人約瑟夫.馬茨稱,該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夜以繼日地工作,休息日都在加班。

記者在該實驗室的網站上看到,馬茨最近召集核武專家召開了一次內部座談會,專門討論推動RRW計畫的進展情況,並明確指出,洛斯.阿拉莫斯和勞倫斯.利弗莫爾「是對手」。參與競爭的另一方勞倫斯.利弗莫爾實驗室是美國為與蘇聯搞核爭霸於1952年建立的,它為美國的潛射導彈設計出了首枚百萬噸級的核彈頭,美軍一枚導彈攜帶多個核彈頭的技術也是由該實驗室研製出來的。

它的人數和預算資金雖然都比前者少,但其首位主任赫伯特.約克曾任美國核裁軍大使、國防部研究與工程局局長等重要職務。因此,幾十年來,該實驗室的一個傳統優勢就是在政府和軍方人脈很廣。一個具體的例子就是,該實驗室稱,它為新核彈頭開發的一種計算機數量模型得到了國防部的高度讚揚。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瀋丁立教授告訴記者,美國真要搞新核彈項目,首先得突破《全面禁止核武器試驗條約》。美國加入了這個國際條約,承諾不為開發核武搞核爆。而離開真實的核爆試驗,研究核武器的專家很肯定地對記者說,那就很難得到真實的數據,不足以給一種新型核武器定型。瀋丁立說,在這道坎後面,還有美國國會是否批准的問題。

那麼,美國政府提出這個「替代核彈」 計畫究竟目的何在呢?研究美國的學者說,這其實是美國政府改善政府形象的做法,以此來表現政府對美國人安全負責的態度,為執政黨在下屆總統選舉中贏取優勢。瀋丁力還強調,美國搞核武器開發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這個核武器科學家隊伍必須一直有新項目干,才能維持好,否則這些高水平的科學家就會流失。

核武器畢竟是懸在人類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對於它的研製和生產,美國引入競爭機制,但也牢牢地將其掌握在國家手中。至於其他武器裝備,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有時美國國防部只提出要求,武器從研製到定型、生產,全部由民間公司完成。再加上軍工生產的層層轉包,大批美國人參與其中,軍工生產如同「全民大會戰」。

美國每年高達4000億美元的軍費開支無疑是刺激美國經濟的重要因素,目前美國直接從事軍工生產的人達210萬,洛克希德.馬丁、波音和雷神等公司都是腰纏萬貫的「軍火巨頭」,但這還不夠,整個美國已形成了龐大的「軍工複合體」,許多民間公司只要有條件有實力,也能從這塊「大蛋糕」裡分到屬於自己的一塊。從尖端衛星到士兵早餐吃的麥片,五角大樓都會以軍事項目招標的方式向全國乃至西方盟國公司採購,只要這些公司能夠滿足五角大樓軍品採購局制定的「軍用規格」標準。在信息領域也如此,美國軍方經常直接向美國的信息科技公司下訂單。美國有人說:「現在,矽谷與其說是個科研商業中心,倒不如說是個武器庫。」

即使是「軍火巨頭」也不可能「大小通吃」。全世界最為矚目的F-35聯合打擊戰鬥機項目價值2889億美元,表面上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一家通吃」,但實際上這種包含三個型號、零部件 80%相同,而且滿足各軍種特殊需要的戰鬥機家族卻涉及美國350多家企業,至少有60萬電子工程、材料科學等方面的科研人員為其服務,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從五角大樓獲得的利潤至少有1/3要付給民間合作者。

面對美國「軍民一家親」的現象,曾有人質疑,這種模式會不會使企業產生惰性,過分依賴軍方訂單,從而弱化美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其實,情況恰好相反,美國的軍事技術是美國科技發展的「火車頭」。

回顧歷史,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電子計算機和網路,都是美國為滿足戰爭需要而創造出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為瞭解決計算大量軍用資料的難題,美國國防部成立了由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莫奇利領導的研究小組,開始研製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在現實中,這樣的例子也不勝枚舉。如一種軍方用作火箭推進劑的立方烷,經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可提取一種可殺死艾滋病毒的衍生物……

把軍事技術應用到民事領域可產生巨大的科技拉動力和經濟效益,為此,1986年,美國國會專門通過了《聯邦技術轉讓法案》。美國國防部成立了技術應用辦公室,採取了諸多途徑來實現軍事技術的民用化:如確定哪些戰略防禦技術可以在工業部門和私人企業中得到應用;把有關戰略防禦技術的信息提供給工業部門和私人企業,以便幫助軍事技術研究者和可能的用戶之間進行信息交流;通過國內有關計畫及國際協作加速軍事技術的轉移工作。這種軍民技術間的互動,將美國軍事科技方面的優勢成功地轉化為世界對美國企業科技優勢的信心,使美國獲益極大。

除了核武器,美國的其他軍事工業,就幾乎是完全開放的了。在這方面,美國完全是按照小政府、大社會的原則來運作的。軍方根據自己的作戰需求,提出具體、詳細的武器性能要求,由社會上的軍火生產企業來競爭,誰研發出來的東西更好,就會把項目發包給誰,當然,都必須和政府、軍方簽嚴格的保密協議。在這種機制下,美國軍火商的「社會動員能力」大得驚人,因此有人說,是美國軍火商控制著美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