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移民立場欲拒還迎 利弊互見爭辯時起

發表:2007-02-19 05:3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和美國標榜民族大熔爐、歡迎外國移民一圓「美國夢」的鮮明立場相較,英國政府對外國移民的立場有些「欲拒還迎」。2004年包括波蘭、捷克等十個前共產國家加入歐盟後,英對東歐勞工門戶大開,50多萬勞工如過江之鰂擁入大不列顛王國,大量外國移民對英國究竟是好是壞,掀起激烈辯論。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資料,2005年約有56萬5000名外國移民遷入英國,平均每天就有1500名新移民,其中八成四年齡在15到44歲;同一時間有38萬名英國人遷離祖國。

移民經濟效益看法迥異

擔任英國中央銀行外部理事的布萊契佛勞爾(David Blanchflower)教授指出,大批外國移民特別是來自東歐的民眾,使得英國經濟不致過熱、抑制通貨膨脹壓力、利率也得以不快速攀升。

布萊契佛勞爾和央行其他兩位官員:研究顧問沙勒辛(Jumana Saleheen)及經濟學家薛佛斯(ChrisShadforth)合著的報告指出,這些以年輕男性為主,專程到英國打工賺錢的東歐移民,在過去幾年英國經濟快速成長時,發揮了抑制薪資上漲的重要力量,為英國創造龐大的經濟效益。

他說,不少人批評外國移民搶了本土英國人的就業機會,但「極少證據」顯示東歐移民對英國就業機會造成重大影響,過去18個月英國失業率增加0.8%,和東歐勞工並無關連。

布萊契佛勞爾進一步分析,依據國際標準,過去30年來英國的人口成長率為7%,同一時間美國人口大幅增加42%,法國增加18%;不過自1999年以來英國人口增加180萬人(約3.2%),主要的「生產力」都是來自東歐移民。

換言之,和其它國家相較,英國吸收的移民數量偏低,自然也不可能造成太大的影響。

不過反對移民的陣營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反對移民立場鮮明的智庫Migrationwatch今年元月初公布研究報告指出,大量移民對英國帶來的實質經濟效益非常少,平均每週為每名英國人創造的金融利益只有四辨士(約新台幣三元),全年累計每人不過受益2.1英鎊(約新台幣137元),總計全國約6000萬民眾獲得的移民經濟效益約為1億2600萬英鎊,對GDP的成長僅拉抬0.1%。

Migrationwatch主席葛林指出,最大的受益者是移民本身,「他們每天匯出約1000萬英鎊」(約新台幣6億5000萬元)回到他們的故鄉。」

至於政府的立場,從外相貝凱特到內政大臣瑞德,都一致肯定移民對英國經濟所作的貢獻。財政部估算,移民每年為英國創造40億英鎊(約新台幣2600億元),10%到15%的經濟成長都靠移民所貢獻。

費用高昂迫本地人出走

儘管堅持三年前開放東歐勞工是正確的政策,但工黨政府對日益沸騰的民怨不敢輕忽,早在今年元旦,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正式加入歐盟前,內政部即草擬規定,對保、羅兩國的移民嚴加設限。

英國對生活水準相對大幅落後的東歐民眾而言,或許是淘金的樂園,但不少英國本地民眾卻對年年飆漲的生活費和離譜的稅賦忍無可忍,逼迫他們必須遠離家園到海外另謀生路。

根據公共政策研究機構(Institute for PublicPolicy Research)長達九年的最新調查,一份名為「海外英國人:英國人外移的規模與原因」的報告指出,目前約有550萬名英國人永久居住在海外,幾乎每十名英國人就有一人移居國外,2006年約有20萬名英國人遷離英國,其中倫敦居民約有7萬9000人,他們不打算再返回祖國居住;2005年平均每週就有 2000名英國公民永久搬離這個國家。

不少非洲或第三世界國家民眾因為國內經濟環境欠佳而「遠走他鄉」,英國民眾移民國外的原因卻是經濟蓬勃發展,目前英國房地產市場因為高薪的金融企業人士及各國富豪搶購,不斷飆漲,平均房價至少25萬英鎊(約新台幣1625萬),令許多民眾尤其是中下層階級「望屋興嘆」。

英國政府徵收17.5%的消費稅,全球第一高,另外至少30%的所得稅,其他如地方稅、環保稅,倫敦市政府在交通尖峰時間再課徵駕駛人進城塞車費及即將推出的道路使用費、搭機的綠色環保費及年年大幅調漲的大眾交通運輸費用,堪稱「萬萬稅」,各式各樣的名目令人不勝負荷,生活消費不斷激增,民眾苦不堪言。

澳洲為海外移民最愛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移民的英國人並非只有退休銀髮族。調查人員發現,2004年移居海外的18萬名英國民眾,40%是專業及經理人才,25.3%是行政人員,17.5%是退休人員,9.3%是孩童,7.9%是學生。

調查顯示,最受英國移民青睞的國家,排名第一的是澳洲,目前約有130萬名英國人在澳洲定居,其次是終年氣候宜人的西班牙(約76萬人)、美國(約68萬人)、加拿大(約60萬人)、愛爾蘭(約29萬人)、紐西蘭(約21萬5000人)、南非(約21萬2000人)、法國(約20萬人)。

英國是目前歐洲地區經濟表現最佳的國家,但經濟快速成長如同一把雙面刃,一來吸引移民與全球金融服務業大量湧進,在倫敦證交所掛牌交易的外國企業已超越紐約。

但另一方面不斷攀升的生活消費,迫使中產階級民眾出走,對英國是福是禍,只能留待歷史來檢驗。


来源: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特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