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著自己的百姓完成國際主義義務

發表:2011-08-08 17:5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9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文章摘要:中國面臨飢荒時,官員寧餓著自己的百姓,也要完成「國際主義義務」,將從加拿大購買的小麥轉運給阿爾巴尼亞。

1962年,大西洋上幾艘巨輪正駛向中國,突然接到命令——滿載小麥的輪船改變行向:

雷茲·於邁爾·馬利列曾任阿爾巴尼亞駐中國大使。60年代,他曾在中國工作,生活,與中國高層領導人交往密切。他所著的《我眼中的中國政要》一書中,披露了一些當時援阿的情節,現摘編如下:

1962年,中國和阿爾巴尼亞簽署了一項基礎協議。根據這項協議,中國方面將向阿爾巴尼亞提供一批數量可觀的小麥。那時,我們十分需要糧食,嚴重的乾旱使庫存小麥幾乎告罄,只夠維持短短几週的需要。我們的外貿部門堅持要求中國按照雙方簽訂的協議,將小麥緊急運往我們的港口,但小麥遲遲沒有發出。在這種情況下,我在北京要求會見李強,他當時是中國的外貿部的部長。

很遺憾,李強說,「我們手頭也沒有小麥,因此沒法發貨。」我要求履行政府協議,但他不改初衷。堅持說:「我們沒有小麥,我們自己也需要大批小麥」。在發運小麥的問題上,李強沒有給我任何希望。

在這種情況下,我決定見劉少奇主席,向他提出這個問題。我利用了他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招待會的機會。招待會是為歡迎某位國家元首到北京訪問而舉行的。晚宴結束後,我向劉少奇主席問候,然後向他提起,根據協議應當發送小麥的事。他知道這件事。就對我說:「別著急,我來關心這件事。」

第二天一大早,中國外交部通知我,李先念副總理——他主管國家經濟——將於8點鐘見我。他說,中國不能在預定的時間內發運小麥,是因為中國也遇到了很大困難,但考慮到阿爾巴尼亞的需要更為迫切,「我們再次進行了研究,並指示中國有關公司,把從加拿大購買的小麥轉運給你們,即刻發往你們的卸貨港口。」

我立即把中國政府的決定通知了國內。短短几天後,航行在大西洋上的幾艘滿載著運往中國的小麥輪船,接到命令後,改變了航向,駛抵阿爾巴尼亞港口並卸了小麥。就這樣,阿爾巴尼亞人民依靠中國的慷慨援助,度過了因乾旱再度加重了的缺糧危機。

而我們中國的老百姓在中國政府的所謂「三年自然災害」的謊言下餓死了好幾千萬人,卻「打腫臉沖胖子」的去救濟別國。

来源:新觀察論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