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都哪裡去了,中國窮人你為什麼總是窮?

發表:2006-11-09 23:5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常常聽說有些人一個月工資僅僅二三百元,我一聽說這種事情就心酸。我不知道靠這點收入如何生活,按一袋方便麵一元五角計算,一天三頓飯,每頓飯吃兩袋方便麵也吃不起。前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2005)援引一份調查報告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區進城務工者的平均月工資只有600元左右。根據當地的生活水平,這樣的收入只夠一天吃四碗炸醬麵!」

精英學者告訴中國的窮人說:你要讀書上大學,你要學技術,如此這樣你就可以掙高工薪,一個月五千,甚至一萬。這樣成功的例子數不清。為了幫助窮人脫貧,學者們編撰出大量的「勵志書」,說是「扶貧先扶志,不改變窮人的思想和心態,他們永遠脫不了貧……」

報刊上、電視上,也到處宣揚創業成功的例子,讓中國的窮人們學習。

於是,愚蠢的中國窮人就只怪自己沒出息,朝思暮想也只是今後努力掙多些。這使我想起了過去寫大批判文章常常說的一句話「耗子頭,螞蚱眼,吃不多,看不遠」。

2006年8月10日,"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政策動向課題組"的一篇文章,《收入制度改革,一場靜悄悄的革命》,文中披露:2004年,國家用於公款消費的財政支出如下:

  公款吃喝費: 3700億元

  公車消費: 3986億元

  公款出國游: 2400億元

  公款賭資外流: 2000億元

  以上合計: 12086億元

  佔當年稅收總值: 47%(不包括各種農業稅)。

2004年全國企業退休職工年平均養老金是7,831元,全國4,465萬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總共3,496億。兩項對比,公款消費接近是全國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總額的三倍半。   

很顯然,大量被貪污行賄的公款未計算在內,大量浪費性、決策失誤造成的損失未計算在內,大量被貪官外逃帶走的公款未計算在內。如果再加上這些,又該是多少呢?

由於實行的是官本位制度,人人拚命往公務員隊伍裡擠。我們的幹部隊伍龐大,人浮於事,大量的行政費用花在工資上。

2000年中國國家財政收入是1.3萬億元,2003年突破2萬億元,2004年上升到2.6萬億元,4年之間國家財政收入整整增長了一倍,2005年已經接近3.1萬億元。

從1995 年到2004年,中國稅收收入年平均增長率高達17.7%,其中,國稅年平均增長率為17.1%,地稅年平均增長率則高達19.6%,二者均遠高於同期 GDP增長率和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率。另據國家稅務總局提供的數據,2005年全國稅收總收入高達30866億元(不包括關稅和農業稅),比2004年增長 20%,增收5148億元。2006年上半年全國稅收收入19332億元(不包括關稅和耕地佔用稅、契稅),同比增長22.3%,增收3522億元。這表明稅收越來越多,越來越重。

物價越來越高,據說二十世紀末的一千元,購買力只相當於八十年代初的三十多元。這意味著國家無形中拿走了多少錢財!

與國家財政收入增長相對照的是,中國在教育、社會福利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很少、很小,反而在房屋、高等教育和醫療等方面高收費,高得驚人!而十三億人的醫療公費,80%被二百萬幹部花掉了。

與此同時,在收入分配方面,我們是兩極分化貧富懸殊,極大一部分被少數人拿走了而他們卻很少承擔應有的稅務,我們的社會缺乏這方面的平衡機制。

權錢交易黑箱操作,又有多少錢在看不見的漏洞裡走失了呢?

最後能落到老百姓手裡的,能有多少呢?

……

中國的法治是只管老百姓的,是為了約束老百姓的行為而制定的。中國的法制對執政組織的權力缺乏監督、制約和制衡,對國家的財政收支缺乏有力的管束。

於是,我們就應該明白了,為什麼中國的窮人越來越窮。

對個別窮人來說,通過努力奮鬥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況不是不可能,但根據上述總體情況分析,卻不難證明這樣一條真理:不完善我們的社會制度,要改變中國窮人的整體狀況只能是痴心妄想。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