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丹尼爾 和「哈利.波特」一起長大的10年(圖)

發表:2011-08-04 16:3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7月7日,倫敦特拉法加廣場。連續下了幾小時傾盆大雨後,紅地毯上積起好幾個水窪。近一萬名觀眾穿著雨披,或撐著雨傘,聚集在一起,等待著《哈利·波特與死聖(下)》首映式的開始。

對影迷們來說,這樣的情景並不陌生。以往每逢《哈利·波特》系列電影首映,天氣總是陰沉沉的。唯一不同的是,這是該系列的最後一個首映式。這一次,他們將與陪伴了自己整個青春期的電影道別。

壞天氣絲毫沒有減少影迷們的熱情。當丹尼爾·雷德克里夫、愛瑪·沃森、魯伯特·格林特,以及穿著一襲綠色繡花禮服的J·K·羅琳走上紅地毯時,整個廣場沸騰了。三個演員與羅琳一一擁抱時,情緒激動的艾瑪最先落了淚。

「噢,我的天哪,」羅琳也沒忍住眼淚,看著身邊三個孩子說,「你知道嗎,說不定我還會再寫一部。」這時,廣場上爆發出近乎歇斯底里的歡呼和尖叫聲。看到場面有些失控,羅琳這才笑著說,自己只是開個玩笑:「但沒有一個故事能獨立於觀眾而存在,所以,謝謝你們所有人。」空氣裡瀰漫著傷感和感動,一些人邊鼓掌邊落淚。

首映式後,當記者問到如何看待一個時代的終結時,22歲的丹尼爾引用了法國路易十四皇帝臨終前對臣民們說的一句話——「你們為什麼哭?難道你們曾經想像我可以永生嗎?」

「現在的情形和它相似,任何事總有終結的時候,」丹尼爾說道,「但哈利·波特的故事並未結束,它今後將伴隨著每一個人的人生。」

「一個命中注定能做成大事的孩子」

2000年10月2日,在「霍格沃茲」魔法學院附近的「霍格莫德」車站,丹尼爾飾演的主角哈利·波特結束了第一年的學習與探險,與好朋友赫敏和羅恩即將登上開往倫敦國王十字車站的歸途列車。在站台上,他們向「大個子」海格揮手道別。

這是該系列的第一部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以下簡稱《魔法石》)中的最後一個鏡頭,也是11歲的丹尼爾正式作為男主角出演的第一幕戲。在之後十年裡,他將成為全世界最受孩子們羨慕的「男巫師」。但最初那一刻,他仍然還在為自己能被選為如此特殊的角色而受寵若驚,甚至有些不知所措。當時同樣是第一次來到片場的其他150多個孩子瞪大雙眼,朝他投來既羨慕又妒忌的目光,小聲說著:「噢,我的天哪,是他!」

「是他。」第一、第二部電影的導演克里斯·哥倫布看完丹尼爾在電視電影《大衛·科波菲爾》中的表現後,便確定了這個想法。這個孩子應該成為哈利·波特。而當J·K·羅琳看到丹尼爾時,更是驚訝而興奮地說:「這就是我一直想像的哈利·波特應該有的樣子。」

丹尼爾也沒有讓大家失望。《魔法石》的結尾一幕戲裡,丹尼爾有一句至關重要的台詞——他必須回望一眼霍格沃茲學院後說:「我不想回家,不完全想。」(I’m not going home,not really。)在連續拍了幾條都不成功後,哥倫布索性讓丹尼爾按照自己的理解發揮,卻意外地被他的演繹震懾住了。這讓他們在第二天看回放時依然覺得興奮。

「他的表演細膩,感人,投入。一句話,把哈利·波特身上複雜的性格特點都表現出來了。」當哥倫布把這一段剪輯放給製作人大衛·海曼看時,他看到海曼的眼裡閃爍著淚花。他們交換了一個微笑,確信找到了一個正確的人選——「一個命中注定能繼續走下去,做成大事的孩子」。

回望這十年,對於「哈利·波特」每一個劇組成員來說,除了看到影片在全球收穫40多億美元票房的巨大成功外,見證三個孩子身體和心智上的成長更是一份「額外的禮物」。作為三個孩子表演上的「啟蒙老師」,哥倫布在片場給予了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指導。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專門為他們開設了一個「克里斯·哥倫布表演學校」。丹尼爾羞愧地說:「回過頭來看,我不覺得自己在前兩部電影中的表現能稱得上是‘表演’。」而魯伯特則還是用他一貫的調皮語調調侃:「這是我以前的聲音嗎!好年輕!」

三個人裡,變化最大的可能要屬艾瑪·沃森。那個曾經用毛絨玩具填滿整個化妝間的9歲小女孩,搖身一變成了深受時尚界青睞、成熟睿智的布朗大學高材生。她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扮演另外一個人。如今,剪去一頭長發,和「赫敏·格蘭傑」正式告別的她,比任何時候都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艾瑪最新的角色,是在《和瑪麗蓮的一週》中飾演瑪麗蓮·夢露的服裝製作助理。

丹尼爾把自己的一部分成長歸功於艾瑪。他們常在拍攝之餘談論政治、宗教和藝術,偶爾會像兄妹般爭吵辯論起來,但總能擦出「思想的火花」。艾瑪引用威廉?布萊克的話說:「沒有反對的聲音,就沒有進步。」這是她最欣賞的詩人之一;而和丹尼爾之間的交談,也成了她「哈利·波特」時代最珍貴的回憶之一。

不僅是艾瑪和魯伯特,在劇組其他成員甚至媒體眼中,這位身價高達7200萬美元的男星仍然保持著謙遜好學的特質。美國《娛樂週刊》評論說:「真正了不起的,是他如何利用‘哈利·波特’這十年的經歷,把自己歷練成一個優秀的演員,一個優秀的人。」在採訪中被問及十年裡印象最深刻的場景,他的回答不是拍攝魁地奇比賽時的新鮮刺激,也不是和鮑妮?萊特(金妮?韋斯利的扮演者)親吻時的綿綿情意,而是阿方索?卡隆(《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的導演)培養他對表演藝術熱情的諄諄教誨,以及加里·奧德曼(小天狼星的扮演者)教他唱披頭士《Come Together》裡Bass旋律的那份快樂。

「他對學習和成長有著無盡的熱情和渴望。」另一位製作人大衛·拜倫說,「我們為丹尼爾感到驕傲,就像為自己的孩子感到驕傲那樣。」

打破童星的詛咒

在後「哈利·波特」時代,丹尼爾得到的第一個電影角色,是在根據英國小說家蘇珊·希爾1983年出版的暢銷小說改編的驚悚片《黑衣女人》中飾演一個年輕的律師。影片將於明年1月在美國上映,而他已經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另一面」呈現給觀眾。

脫去霍格沃茲學院的魔法長袍,丹尼爾終於能在演藝圈發展《哈利·波特》以外的事業。事實上,在拍攝《哈利·波特》期間,他便已經用行動證明了自己想在好萊塢佔有一席之地的迫切心情。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朱迪·福斯特、克里斯蒂安·貝爾那樣處理好從「童星」到「成熟演員」的過渡。

丹尼爾就曾迷惘過。2008年,在拍攝《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期間,他染上了酗酒的惡習。狗仔隊多次拍到他出入酒吧,喝得滿臉通紅。21歲生日那天,丹尼爾被拍到在聖彼得堡一家小酒館裡慶祝生日的場景:他穿著一件白襯衫,頭髮蓬亂,兩頰通紅,和調酒師同時握住一瓶伏特加,往自己的玻璃杯裡灌酒。

也許太想擺脫「哈利·波特」這個陪伴了他近十年的標籤,他迫不及待地用酗酒、抽煙、拍裸戲來宣布自己長大成人。《哈利·波特》讓丹尼爾從小便收穫了同齡人無法比擬的財富——他是全劇組片酬最高的男星,去年還登上英國30歲以下富豪排行榜首位。然而和好萊塢許多在成名後墮落的明星一樣,丹尼爾沒有抵禦住酒精帶給他的快感和誘惑。與他相似的,還有同樣出演《哈利·波特》的傑米·威萊特。2009年,這位飾演馬爾福的小跟班文森特·克拉伯的19歲演員因涉嫌私藏大麻被捕。

「有好些年,我沈迷酒精,我太迷戀所謂名流的那種生活方式。但事實證明,那並不適合我。」丹尼爾在接受《GQ》雜誌採訪時坦然說道。不過,他表示自去年8月起,他再也沒有碰過酒杯,已經戒掉了酒癮,「並且和女朋友過著舒適的生活」。他把之前的經歷形容為「童星遭遇的詛咒」,並試圖打破它。

或許,丹尼爾可以在舞台上找到釋放自己的另一個出口——一個丹尼爾稱作「能和許多有趣的人一起工作,讓我每晚都玩得很開心的地方」。今年3月,丹尼爾登上百老匯舞臺,演繹了根據1952年同名小說改編的舞台劇《平步青雲》。

該劇講述了一名默默無聞的年輕窗戶清理工「一步登天」,成為廣告公司副總裁的故事。丹尼爾系藍色蝴蝶領結扮紳士,肢體表演生動誇張,但激情四射,充滿活力。

這不免令人想起今年4月26日,《哈利·波特》中斯內普教授的扮演者艾倫?里克曼從配音棚回到家後寫給J。K。羅琳的一封信:「我在那裡最後一次為西弗勒斯?斯內普配了音,又看到銀幕上閃回到十年前,那時三個孩子只有十來歲。最近我從紐約回來,看到丹尼爾在百老匯舞台上載歌載舞(並且表現非常出色)。就在那短短一刻,一生的時光彷彿就匆匆過去了。」

人生又有多少個十年呢?丹尼爾說,這非比尋常的十年,帶給他的記憶足以再持續一萬年。他還說,除非和以後的孩子一起,自己應該不會再去看任何一部「哈利·波特」的電影了。

順著他這句話遙想開去,彷彿可以看見多年以後,當丹尼爾坐在自己孩子身邊,往影碟機裡塞入《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DVD,準備陪他們開始一段魔法冒險的情景。那時,他一定又會回想起自己11歲那年,第一次穿上霍格沃茲長袍時那個遙遠的下午。

来源:外灘畫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